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4-10 10:57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第八章“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中,对修理劳动作了充分的阐述。
“由固定资本损耗而引起的价值转移,是按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计算的,而确定这个平均寿命本身,又是以维修所需要的追加资本的不断预付为前提的”(196页)
“经验会把投在一定生产部门的固定资本在平均寿命期间遇到的这种事故和所需要的维修劳动的平均量表示出来。这种平均支出被分配在平均寿命期间,并以相应的部分加进产品的价格,从而通过产品的出售得到补偿。”(196页)
但难点在于,马克思只涉及了生产本身的维修行为,这种维修自然是固定资本的追加部分或者补偿部分。没有涉及产品出售后的维修行为,这种维修当然是对消费品的追加和补偿,而且完善的售后服务将维修费用包含在价格里。但消费品本身不是资本。
对消费品的修理行为,与固定资本的补偿类似。这种修理可以看做生产在消费领域的延伸。消费品的平均寿命,是追加了这种修理费用后才确定的。因此,对消费品的修理,应是生产领域。这属于我的理解。
你这个解释我认为是合理的。修理可以看作生产的延伸。因此修理是创造价值的。但修理业显然属于第三产业。
因此第三产业不创造价值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需要做出修改。
按照我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理解,纯服务业是不创造价值的。
这个纯服务业的定义为不产生新的物态产品。举例来说,原来的衣服破了,通过修补好了,显然物品发生了变化,因此算作新的物态产品。
通过组装,把电子零件组装成计算机。 产生了新的物态产品。所以创造价值。所以建筑业(建筑材料变大楼、大坝),餐饮业(食物原材料变美味的饭菜)也产生价值。
从这里看,显然很多被划分为第三产业的工作在创造价值,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产业划分不合理造成的。
运输活动,商品流通,原来的什么物品,运到后还是什么物品,所以没有产生新的物态产品。所以没有创造价值。
各类服务,比如按摩、家政服务、医生看病,管理工作,咨询,艺术工作,显然没有新的物态产品产出,因此算作服务劳动。
我想我这样的理解,你是可以接受的。我个人认为从传统的马经观点看,也是合理的。
后面我谈谈对纯服务劳动的是否产生价值的看法。
纯服务劳动亦可分为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纯服务劳动产生了类似新信息的非物态产品输出。二是广义上的新物态产品输出。三是提供一种服务,来减少成本。
第一类,为医生看病,管理工作,咨询服务。艺术作品。通过上述服务产生了非物质形态的新产品。
比如。医生看病,每做一次检查,就会生成一个检查报告,即有新信息输出。最后医生给出处方,这也是一个信息。实际上看病就是购买一个医生的处方。看病这项服务就是提供一个处方。
类似的管理工作,给出的管理指令,这些是信息。 咨询工作,这个我最熟悉了。给出的是咨询意见。 这些都是以提供新信息为产品的服务。
此外,艺术工作,影视作品,提供的是新音乐,电视这些非物态产品。
好了,先写到这里。老婆揪我耳朵要去做家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