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在国学论坛上就此帖回复他人的问题说明,转录如下——
我们先来说一下基督教的哲学部分,注意——是哲学部分,是不是圣经文字表面意思:
圣灵是最根本的,它是模糊而浑混的存在,它是什么,它就是它,它怎么来的,它无从而来,它什么样,人的思维不可及,它没有形象,无所不在,一切都是它的表现,这是一切的根本与源头。圣父是人格化的圣灵,二者是一又是异,经上说,可以怀疑圣父,但不应该怀疑圣灵。再以后就是人格化的圣父,怎么样创造人,以及以后的具体世界如何如何了。
再来看印度教,一切初始是混浑,就是梵,梵是什么?谈不上是什么,它就它,没有名称,没有概念,没有一切,仅仅是存在。在这个梵中生出(注意,是生出,不是创造,它不具备主动的内容)梵(人格化的梵),人格化的梵与混浑的梵是一体而异的,或者说是不一不异的。人格化的梵,创造的天神、人等等世界的一切。以后是具体的世界如何如何,人如何如何,轮回不涉及梵的问题,它是在人格化的梵以后的世界具体内容中的一个具体问题。
道的问题,我想一般中国人起码有个模糊的概念,论坛中也有介绍与争论,但普遍一致的认识基本思路是——道,无形无象,但肯定是存在,可以是虚空,可以是规律,也可以是逻辑,也可以是一切,等等。但道自己是什么也不是的,它不主动创造什么,但是一切的源头,所以是无为无不为者。道中没有对立,但对立存在于道中,道可以(注意,是可以)是阴阳,但阴阳不是道,等等,同样是一,而又是异。
至于其他宗教,基本内容是类似的。而且随着相互的关系,很多宗教有明确产生定型以前,就与其他宗教有过了解与交流,这种一致性更明显。
关于其他哲学内容,基本也是这个思路,先确定一个被肯定的存在,不涉及具体是什么,然后再在这个最根本的存在上,再讨论它是精神?是物质?是逻辑?是二元?等等等等。一切由此而展开。这一点上,几乎西方古典哲学与所有的宗教、东方思想中的涉及世界本源问题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两点前提
1、世界有根本、或说有本质、或说有本源、或说有初始、或说有核心、或说有终极、或说有真理……等等
2、肯定存在
补充:核心可以是点状的,如第一性或神、或是心;可以是线状的,如过程;可以是离散的,如多元;……
除非了耆那教与佛教以外,其他所有的宗教与所谓的哲学思想一致如此。其他一切人文学科与科学理论,也一致承认此点。具体的内容会有不同,但以上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