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经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一月份同比增长4.9%,二月份同比增长4.9%。这与今年确立的4%的通胀控制目标相差还是有点大的。而三月份的CPI会如何变化呢,从现在预测的数据来看,破5已经是必然的,甚至有机构指出超过6%都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三月份出现的突发事件较多,日本地震,北非动荡,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来之国际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很泛滥,输入性的通胀也成为通胀的主要组成。这些经济变化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物价的上涨,而且是非常明显地快速的。
这一点相信是每一个人都切身感觉到的。 这显然对日趋成熟的中国市场有重大影响。通货膨胀挫伤了消费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耐用消费品开始到非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消费抑制开始出现,今年继续投资消费类的食品饮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必需消费品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但服装、零售、白酒、饮料都将遭遇原材料上涨和消费需求降低的考验。对于白酒我关注的要多一些,情况也要更复杂一些。
我们都知道通胀对股市的影响是在通胀前期推动股市上涨,随着通胀水平脱离控制,达到恶性通胀时。对经济的副作用就表现出来,这时股市也就随着下跌。从10年的七月份开始食品饮料板块开始反弹到十一月十号见顶,抗通胀行情上涨了70%。从那时起开始下跌到近期表现出来的破位走势可以看做是市场对通胀担忧的表现。市场转入以低估值为主的蓝筹板块来进行防御,中小市值股票,尤其是高估值的股票纷纷走弱。所以从整体来看消费类的股票11年可能进入一个调整的周期。在11年的后期有可能调整到位重拾升势。
但不管怎么说,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房地产受调控的情况下,未来仍是市场的主题之一。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消费占GDP得比重将逐渐上升。十二五末的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将比现在翻一倍左右,得出这个数据的依据是国统局的数据表明消费零售商品总额的增长速度在15%-20%。五年之后翻一番应该是差不了多少。所以消费行业的长期走势仍然不错。
再回到白酒行业,高端白酒应该是其中的龙头品种。首先从价格来看,部分白酒的价格不可谓不高。一瓶53度的贵州茅台可能要卖到1400。尽管如此,茅台等一批企业去年加价的次数跟幅度都非常惊人。这是不是可以这么解释,反正能喝的起茅台的人,一定是非常有钱的人或者不在乎钱的人(比如**)。他们也许根本不在乎贵那么一点。更有甚者就是因为贵,越贵越喜欢。茅台一季度高端白酒预收帐款增至47.39亿,显然是经销商提前交付货款以免提不到货。俨然成了金融品,成了投资渠道,成了某些人的保值增值的收藏标的,当然也不能排除炒作的。
除了高端白酒,白酒行业11年面对原料上涨,消费需求下降的考验增长前景有那么点不确定性。最后还是那句话,短期可能调整,长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