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太杯具了!从房奴到坟奴 "20年期限"让人情何以堪
楼主
weblog07
1174
9
收藏
2011-04-05
“不看了,大通铺似的,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在看墓地时说的经典台词,成为对现实生活的莫大讽刺。事实上,能住上“大通铺”已算奢侈,网友哀叹: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
又到一年清明,倍受关注的“天价墓地”近日又曝出新的“祸端”,深陷“20年使用期限”的争议漩涡。如何才能终结公众年复一年“死不起”的忧虑,又能让逝者“有尊严”?广东各地频出惠民殡葬措施,为何依然有天价殡葬事件发生?
在一连串的疑问面前,专家市民齐声呼吁,相关殡葬改革法规不该一拖再拖,是时候该出台了!
墓价对比:不到20年起码涨十几倍
广州一家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公墓,第一批墓地价格最贵的3000多元,而目前每穴墓地面积不到2平方米,最便宜的差不多5万元,最贵的超过10万元。“购买了墓穴,自然要建造墓碑,过去一块碑才20元,现在最低的5000多元,最贵的差不多2万元,刻字费500元。如果购买两个墓穴合建墓面的,还要另掏所谓流水位费。市民梁先生的母亲在其父亲去世20年后寿终正寝,近日他把母亲与父亲合葬时一共花了8万多块钱,占了整套殡葬费用的五分之四。
“墓地没有所有权”令生者也难安
经营性公墓20年使用期满,广州已开始出现未续租而欠交管理费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欠费墓穴将成为“无主孤墓”?目前尚未明确。
“天价墓地”年年被“炒”后,今年的清明时节因“不少地方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满,面临续收管理费问题”而有了新的争议点:墓地只能用20年是否合理?
根据民政部1992年发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到了1998年,民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而此前一年颁布施行的《殡葬管理条例》,并未涉及20年后续费问题。
如今,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管理费的问题。记者走访广州几家公墓发现,一些公墓已经开始出现欠交管理费的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银河革命公墓,近年来就出现个别墓穴到期,却没有来续租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极个别的。出现欠费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有的后人可能举家搬迁或移民了,有的也可能出现了没有后人的情况。”有关负责人表示。
4月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一直强调,墓地只是租赁关系,不是产权关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签订合同时,20年是一个期限,20年到期以后,双方根据协议规定执行管理费的收费。
霎时,互联网上针对这一“言语”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截至昨日中午12时,单是三家门户网站组建的微博即时交流平台上就有近万条次的转贴,争议之声更是不绝。一则名为《雷人催款单:您的墓位已欠费》的网帖还直言:“活着,买个商品房还有70年使用权呢!死了,花那么多钱买三尺见方的地方安个身,怎么就只剩下了20年使用权?”
“安迪儿的blog”在微博上哀叹,“生时为房奴,死后做坟奴”;网友“蜜蜂猪”则在自己的空间上说,“城市墓地每隔20年便要被催费一次,否则就要视作‘无主孤墓’,这让死者何安,又令生者何安?”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殡葬专家乔宽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个墓穴的使用年限是十几年前定出来的,那时候的人们平均代际年龄还是20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计划生育的实施,晚婚晚育的现象很多,许多家庭的代际年龄都拉长了。他建议,一方面要延长墓穴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如何处理过期墓穴,应该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然后统一执行,同时要考虑老百姓可承受的方式。
据介绍,由于很多地方,比如广州的许多墓园建设时间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民政部和各地的相关规定都是在九十年代出台的,因此,20年的使用期限也将临近,可以想象,在未来几年内,公墓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续租问题。而无主墓穴应该如何处理,目前也无明确规定。
李波强调,民政部门一直在调研这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下一步修改相关规定,对收费情况作进一步规定。
墓地正在变小
“死不起”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
此前有媒体报道,广州墓地每平方米的均价早已超越了房价。一块普通墓地售价在2万元到6万元之间,而靠近市中心的墓区,墓地价格超过3万元,最高的达几十万元。
以新塘公墓中华墓园为例,墓穴价格从18800元到64380元不等,而新塘艺术园香园的价格则是每平方米14400元,与楼市价格相差并不远。此外,石坟价格同样不菲,根据新塘公墓的价目表,一个青石浮雕中堂就要50570元,其他的石坟款式,基本上都在25000元到50000元中间徘徊。
除了墓穴价格,每个墓碑还需要收取管理费、安葬费等。像彭老太太老伴在银河公墓的墓地,10年前,面积约6平方米花费就将近20万元。一笔账算下来,墓地每平方米均价超越房价的说法并不夸张。
价格越走越高,面积却越来越小。如今墓地的另一个现状是,不一定有钱就能买到那么大面积的墓地。有墓地园区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现行规定,每具骨灰安放墓穴的面积不能超过1平方米。“以前,骨灰安放墓穴的面积大多是2米乘以4米的规模,但是现在墓园也在严格控制面积,因为土地资源太有限了。”
更重要的是,花了这么大笔钱做了“墓奴”,并不意味着长久拥有,公墓使用20年后还要续费。对此,彭老太太摇头大叹不可思议“我们以为已经买下来了”。
新式殡葬难推
广州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广州市的墓园都是向市场开放的,离市区远近自然决定了墓地价格的高低。“墓穴价格越来越贵是有一定原因的,墓穴不可能建十几层,而土地是有限的。”该负责人表示,骨灰全部都安放在墓园也不现实,国家政策在逐步推广少占土地的殡葬方式,目前**除了鼓励市民骨灰放在骨灰楼外,还大力鼓励市民骨灰还林、撒海,节约土地。此外,有的墓园还推出草坪葬、花坛葬。
不过,据初步统计,一年骨灰还林和撒海的仅有2000具。这种新式殡葬,并不是每个市民都能接受。
72岁的吴伯告诉记者,骨灰还林、撒海对很多人来说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农村的观念依然保守”。他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是以前看新闻播出周恩来总理骨灰撒向大海的画面,当时自己很有触动,也曾感慨了好一阵子,可事情如果真到自己头上,恐怕还是不行。
“以前流行土葬,但是90年代叫停土葬后,我周边的亲戚朋友都选择把骨灰停放在骨灰堂里。”吴伯坦言,“把骨灰还林、撒海,总是比较难理解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wnh728
2011-4-5 08:54:45
殡葬管理太乱了,应当加快改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bjmayi
2011-4-5 08:56:43
有一问题, 还林或撒海之后, 如果大多数人这样做, 算不算污染环境?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weblog07
2011-4-5 09:00:10
身存环境都没有了,何来的污染环境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低智商黑客
2011-4-5 09:01:57
悲哀啊 我还是先考虑房子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sljzhangbiao11
2011-4-5 09:06:40
是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wzncumt
2011-4-5 09:13:27
唉。再次无语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legionnaire
2011-4-5 09:28:42
无语,搁哪里都是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江流1988
2011-4-5 09:31:52
活着的时候能住70年,死了能住20年,还是活着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weblog07
2011-4-5 13:51:22
若有强制拆迁,哪路神仙能帮"钉子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情何以堪,我想明白了。
对“情何以堪,浙大还有老师吗 ”许多回帖的无奈
【转】朝鲜扛编织袋闯南非 国足LV缠身情何以堪?
怎么都不懂
某核心(EI)刊初审拒稿意见,情何以堪,伤不起啊!!!
如果你也是人大人,请看看。---人大情何以堪?!!!
现在的硕士真多 河北农行为例!
让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撰写省公司的年度招聘计划、修改公司的休假加班制度。。。情何以堪
英巨资邀华人教数学 网友惊呼牛顿情何以堪?
让女生们情何以堪哪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经管高考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能源经济学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产业经济学
热门文章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