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1985 发表于 2011-4-5 14:36 
确实如此,我说了那么多还不如您这几句话,呵呵。因果关系在计量上也无非是在一个置信区间内成立。主观的因果认知正是基于客观的,只不过所基于的客观可能很肤浅。当然在自己以为的因果关系外可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因果关系,可当局者迷,正如当下的大部分大学生们。不是没有激情,更不是缺乏理想,但周围的环境包括社会的舆论导致了他们的堕落。
4# knightleo
过奖了,是你的观点中有闪光点。
终极意义上,所谓“客观”也是“主观”的。因为没有主体的观察和信息处理,换言之,没有基于主观认知的“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就“不存在”所谓的客观。正因为如此,才因为主观的局限性,而造成对因果关系把握的片面、肤浅、扭曲甚至谬误。由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互相影响,因果关系往往变得雾里看花。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所说的“理想”了。
至于某些大学生(以及其他人)的“堕落”,根本上既是头脑清不清楚的问题,也是个人选择问题:有激情,而不能坚持,更不够勇敢,有“理想”,但却未必清晰,更不够坚定。缺少主心骨,于是,利益的碰撞面前,个人理想一时幻灭所造成的虚无感使人转向庸俗、转向随波逐流。在这样的个人特质基础上,对人心、社会、环境等因果关系的认知,往往存在前面说的种种问题,于是就不能将因果关系为我所用,也就是“心不能转物,而为物所转(自心不能准确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为客观世界所污染、所同化、所压抑、所摧毁)”。见解深邃明确、人格卓世独立而又能安心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是很少的。
我说的不一定正确。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是永无止境的,但我相信对于自己或是社会都是有益的。所以回帖,希望你继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