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1231 2
2011-04-05
【香港《南华早报》3月28日文章】题:城市发展之痛(作者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医疗卫生研究分析师郑宗美)    自2009年4月公布医疗改革计划以来,中国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正在提前实现将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至其 90%以上人口的计划。但是,如同其他国家那样,中国的决策者和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必须应对由医疗卫生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速,这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现在,近半数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比2000年增长了13.8%。此外,中国计划到2050年将中国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上升至70%。
    笔者最近出席了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那里学到许多东西。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了一些建议,也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所强调的东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创造和确保公共产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种公共产品包括全面的医疗保险、可用于更有效的医疗体系的医疗信息技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构筑中国领导人所说的“和谐社会”等。
    有些观点是需要人们去领会并思考的。其中一个观点是,中央**的每个部其实都是卫生部的一部分,因为它们负责水供应和卫生、公共交通、教育、就业等。包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所有卫生和为人服务的部门都与人的健康和幸福息息相关,都应该纳入一项长期的协调一致的计划之中。
    我们还强调,新兴市场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正面临同样的问题。问题之一是,为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而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剧增所造成的压力。在中国,农民工占人口总数的15%。另一个问题是,疾病类型正在从可传染疾病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这样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变化。疾病的这种变化大多是生活方式改变所致。中国一半以上的男性吸烟,四分之一的成人体重超标或肥胖。无数研究报告显示,几十年后,非传染性疾病将成为中国人的主要疾病。
    这种事态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而且还将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它将以员工缺席的形式给经济造成损失。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各种形式的不平等现象也应运而生。这种现象对**一直试图构建的社会结构的完整性构成了威胁。
    中国正在动用其实际资源来履行其作出的让13多亿人生活得更好的承诺。医疗卫生开支的增加将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的改革也已经启动,尽管据说它是医疗卫生改革中最艰难的部分。
    除了不可预料的事态发展之外,从所走的道路来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产生这样一种医疗体系,即“人人都能享受”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这项体系还需要不断创新。随着若干年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将完全由城市来完成,这种体系还将与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实现了城市化的中国联系在一起。毋庸置疑,这将使城市医疗保健问题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5 23:40:58
不仅是医改、房改、教育改革、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和服务,或者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都面临着城市化的挑战。我国**已经充分考虑这些问题,正在稳步推进,逐步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7 19:34:33
非常有意思的题目,视角独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