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现象,货币多了,通货膨胀注定会到来,至于会不会失控,那就看各国央行的本事了!通货按其本意就是指货币,并非价格。反映通货多与少的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发行的货币太多了,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和货币背后的物质基础。衡量进入流通的货币是多了还是少了,主要是看经济增长及其流通中商品和劳务对货币的正常需求。发行的货币太多,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则为通货紧缩。如,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明显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上等于GDP增长速度的180%-200%左右。这时候,客观上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在时间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有个时滞效应,不是同时发生的经济现象。物价作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的结果,会对价格产生传导作用,引起价格的上涨。但是,必须明确,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有明显的时滞效应。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物价可能还没有明显的上涨。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与物价上涨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全球这么多超发的货币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只是因为政府的把控和价格的扭曲,并未在物价上涨中完全体现出来,还没有失控。但注意中国的本轮“猪肉通胀”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货币超发的因素。美国的核心CPI上涨也有货币超发和低利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