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正在“偷东西”,所有的人都没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只有我直接的对他说:“人生有三个事情要做,一是生活,二是生活要丰富,三是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是要拿回我们的东西,我只是告诉你:我现在看明白了。”其实,我知道,我并没有手段不让“朋友”不拿,但我也不屑于“分赃”。于是,“朋友”与我反目了,关系就这么紧张的僵着。
我和几个同道一起正在过马路,我稍微先了一步,见顺行方向的来车远着呢,正要踏上公路,一辆逆行违规的摩托车呼啸而过,差几公分撞上我了,我还没来得及生气时他居然瞪眼睛给我,好紧张!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上述两件事情造成的“紧张”于我都是被动的,只是路过的陌生人带来的紧张只一瞬间,而识破“朋友”脸后意外导致的紧张就难消解了。但是,其原理似乎一致:骑摩托车的违规,“朋友”也违规;骑摩托车的以为我不会个人脱先走上公路,“朋友”也以为大家都会装糊涂从而我也不会“敢为人先”;总之,都是因为我不“从众”而显现了违规者的惊恐从而被动的与人发生了冲突。
难道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知其黑守其白”“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敢为天下先”么?如果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没有孔子一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刚毅恢弘,人类文明能进步么?
正确的处世之道,是应该微观糊涂宏观明白,是应该时间未到不要“报到”、时机成熟才能出手么?
也许,从“理解万岁”的道理看,骑摩托的人真的有急事要办不得不“违规”一下,我“朋友”只是处的位置好所以能捡便宜,换做别人处他们的状况都会那样做的;谁让我不理解他们呢?我还自以为能得理不饶人,好自居圣贤,这不自找麻烦、找抽么?这么看,也说得过啊。
人生的许多道理互相矛盾,真是让我们这号笨人无所适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