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025 22
2021-08-09
      你们两个理解的经济学范式不同,这是我所理解的你们的思辩。<br>
一个是微观经济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br>
对于价值的理解,一个说,既然劳动耗费了能量成本,那么成果的获得得到回报就是价值,如果得不到回报,那么劳动量的付出就是负价值。即负价值也是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和劳动量。同时,负价值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也能得出,由于资本家的自私性,经济危机也是难免的。以后也是无解的,必须有人承担后果,不一定是资本家。这是价值的规律。<br>
一个似乎是说,经济学的发展应该是理性的,站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角度来规范价值观,对于负价值的商品就是无意义的,是要避免生产的,否则就是对社会资源和劳动的浪费。只要理性规划,以后可以没有负价值生产。因此,负价值不是价值,不是价值的规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看来先生是个爱学习的学者,喜欢从别人之间的讨论交流中总结理解,这个是很好的态度。看在你这种与某些人不同爱学习态度份上,我就多写点东西吧,希望我们的讨论交流能对你有所帮助。
        你认为我们两个理解的经济学范式不同,这是肯定的。可能你认为hhj-1是微观经济学,而我却只是从政治经济学立场出发才导致结论不同,我认为有些偏差,首先,在人类经济学方面,我的价值论并不仅仅是从宏观上的政治经济学而无视微观个人的价值追求,而是我认为对于人类的价值追求,个体价值是一切的基础,社会是由个体的组织形成的系统化,个体是社会的子系统,社会是个体的大系统,两者是既有差异性又存在同一性的,是五行相互生克影响或矛盾统一的转化。所以,社会系统整体共同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发展,任何一切以整体的名义出发而却导致把利益集中于少数人的集团中而无视个体需要层次发展产生的“国富民穷"是一极端,这样这些少数人代表的只能是“家国”而非“天下人之天下"之国或人类社会,而另一个方面一切以个体的名义出发而却导致把利益集中于其个人手中而无视其它的个体与社会整体需要层次发展产生的“独夫”或“小人”是一极端。所以,价值体现在人类身上,我所追求的是一种个体的效率与社会的公平兼顾的状态。这就是我对于人类价值的理解。“既然劳动耗费了能量成本,那么成果的获得得到回报就是价值,如果得不到回报,那么劳动量的付出就是负价值。即负价值也是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和劳动量。同时,负价值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没有错,我的价值论也是承认这个,因为如果是把人类的劳动力和时间看作为其耗费过程中生产的物的价值,即使是这种物不是交换出去可以实现人类需要的有正向性的使用价值的商品而是一种可能产生负向性使用价值的产品,它也存在着人类的劳动力和时间,因此,它存在着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是负向性的“价值"即“负价值”,因为“负价值”的产生使凝结或物化在产品其中的人类的劳动力的可再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得到了损害,同时也是人类的生命力的损害,这体现在人类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的损失和递减或代价的上升或递增。可见,劳动力和时间的耗费通过产品或商品的使用价值回报到人类的劳动力和时间的再生产体现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过程中就是“负价值"或耗费的递减与“价值"或补偿的实现动态过程,一方面是递减另一个方则是递增,是系统的一体两面,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而对主体主观而言尽管绝对的耗费或负我们追求的是“负阴而抱阳"即产生阴损性的递减与趋于阳补性的递增,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主体主观对客观环境包括自身的信息的对称过程,信息的确定程度提高可以让自我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变得可控制可支配的能力更强。但在整体客观上,主体的劳动力和时间耗费产生的“负价值”对自已是“价值”补偿的实现却未必对他人与社会也是正向的“价值"补偿的实现,而甚至是“负价值"的递增,这个是由于主体对他人或社会甚至是自然对象的“我克"导致的,比如,生产者为了追求“负价值"即成本耗费的递减,在不降低商品价格的情况下,把次劣毒的产品通过社会交换转化为商品让社会中的消费者买单来转嫁自己的成本使自身的“负价值"递减,从而实现更高的价值补偿或补偿与耗费之间更大的价值差这种“剩余价值”,体现在货币形式上表现的利润的递增。这个是损人利已的行为。
        从国学的五行学说来说,把主体看作我,即有①我,②生我(利己),③克我(损已),④我生(利人),⑤我克(损人)之分。
       从五行学说分析,损人利己在以主体“我”为主动时,是“我克”,被动时则为“生我”,而损已利人则是在以主体“我”为主动时,是“我生”,被动时则为“克我”。利已“生我”,是人人都追求的,这个无可非义,也是人之根本。但提倡“克我而生”损己利人的思想非我所想。
        让别人损己利人打着仁义道德的所谓大义让人遵循也是虚伪的,毕竟损的不是他自已的利益而是他人的利益,推崇提倡这种价值观的人身居高位,当人人损已利人时往往获益更大的都是他们这种喊着以整体价值观口号为主体利益的优先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儒的许多价值观,本来从春秋战国以来一直到宋朝程朱理学还未被曲解之前,对妇女的贞节观念还是较为宽泛的,尽管有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说,但这里的对象中的“女子”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而是特指有权力的王侯身边的臣妾弄权,亦引申为王侯所宠幸的身边人;小人则是指以损人而自私利已的人,与君子的利人利己之道相违背之人。发到到后来用来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的女人,而符合当时年代封建权力人为道德要求而设立的“贞节牌坊”,抹杀妇女的再婚谋求幸福,使寡妇再嫁决不被视为符合礼教的规范而严加指责或禁止,这就是被现代人视为礼教杀人的原因之一,如果是寡妇或失去亡妻的单身男再嫁取不是因为以损人而是以利人的结果来达到利已的婚烟幸福为目的,而社会没有必要去用那一套伪善的礼教去规范而严加指责或禁止,男婚女嫁本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有关社会和谐的根本,道德仁义的本质就是利人利已,认识这个才是关健所在。另,当今中国的网络喷子就喜欢以道德仁义的大义来劫持人家逼捐而自已却一毛不拔也是这种封建礼教违背真正的仁义道德阻碍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残留思想的延续。最近,网络上几个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例分析,比如,“杭州纵火案"主角,以及一个小鲜肉明星的案例也都是可以用这些原理解释的,这里暂且不多解说。
        现在,我们从国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所体现的男女关系的价值观回到这里的劳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由此也能得出,由于资本家(其实,不仅仅是资本家,还包括被资本雇佣的掌权寻租者)的自私性,而无视他人与社会而通过权力和制度的便利来强势掠夺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了降低减少自身的劳动力和时间以及费用成本这个目的,哪怕是生产次劣毒的产品危害他人与社会的健康和快乐让其使用价值减少或损失,从而转嫁成本导致控制支配和掠夺他人与社会的劳动力和时间以及一切财富价值,导致别人与社会的发展发生危机,这种人为经济危机是难免的吗?我认为除了天灾这些非人为的危机之外,一些人为导致的危机都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人类自作孽的内耗与内讧所致。其实,也可以通过提高人类对主体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种“我生”的效率与对象的使用价值这种“生我”的效率,从而达到“互生"的统一,从而制约“我克"与“克我"的现象来实现主体与对象的和背共处,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身(本我)与心(自我)的互生体现的是身体键康,在人(社会超我)与人(自我)的互生体现的是社会健康,在自然对象(物我)与心(自我)的互生体现的是生态键康,在人(社会超我)与人(自我)的互生体现的是生态健康。这样对于无正向价值甚至是负价值的商品这种无必要之物使用价值产生,由于耗费浪费了更多的劳动力和时间转化为劳动力维持保存可再生产和持继发展与时间可控制和支配的自由度的,就要避免生产的,否则就是对社会资源和劳动的浪费。只要相对理性规划尽管由于人类的理性可能永远也不能达到但却可以相对减少负价值的递增生产。因此,负价值也是价值的一体两面的部分,是价值的规律的体现,是故“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之道!
      以上这个是人的身心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更进一步就要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了,《黄帝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相安。"就是说天灾的危机是由于自然运动甚至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的不和所至,这里由于篇幅所限,请参见:我发在论坛上几年前写的《大道与大盗、孤立系统与开放系统、国(玄)学与科学、命与性、我心与宇宙》。
参考文献:《大道与大盗、孤立系统与开放系统、国(玄)学与科学、命与性、我心与宇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10 09:58:46
复制代码
人类对价值的追求就是:追求物的价值最小化。等到物的价值等于空气的价值时,就实现了共产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0 10:01:22
复制代码
按权分配。按权分配是我首创的概念,是为了解决既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资分配的一大类分配形式。这种分配形式的基本特征就是:贫富分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0 11:56:27
hhj-1 发表于 2021-8-10 09:58
人类对价值的追求就是:追求物的价值最小化。等到物的价值等于空气的价值时,就实现了共产主义。
首先,你这个价值是人的劳动力和时间的耗成本,严格上是我主题这里所说的“负价值"(或成本),也就是说价值分为(正)价值与负价值,对于环境空气中氧气充是时,任何肺功能正常的人呼吸空气都是毫不废力甚至是可以不用有目的性的意识参与就能由身体的自律神经支配进行,因此,呼吸空气几乎不需要有劳动目的和耗费劳动力和时间就能由身体自动进行,所以,可以说是不产生“负价值”,但如果是空气中有毒或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为了生存与生命的可持续需求者要去耗费劳动力和时间的负价值,你不也叫价值耗费嘛,耗费的价值就是负向的价值,损耗流失的生命力,对于人而言劳动力与时间本质上就是人的生命的健康和快乐以及可持续,而作为正向的价值补偿实现的就是这个东西,任何身外物甚至是钱财无非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媒介,人类的经济学原理舍本求末,往往是本末倒置被身外物所奴役而已,所以,你所谓的共产主义如果是以追求:“等到物的价值(成本耗费)等于空气的价值时”才实现,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原因:①等到的这个“物”是泛指能满足主体自身一切需要层次之物,②作为人的主体的欲望是无限的,因此满足它的物的使用价值的种品也是不可穷极的,当一种物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另一种物的需要,③人的劳动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用有限的劳动力和时间去获得无限的欲望的满足就存在着矛盾。④人(主体)对客体环境的信息存在不能绝对对称只有相对对称,这导致绝对理性只能靠近不能绝对达到。⑤因此,把一定的劳动力和时间去生产满足欲望和实现需要层次的提高,只能通过主体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即效率来相对实现,但越高层次的需要满足所耗费的劳动力和时间越大。⑥所以,实现所谓的共产主义状态的前提只能从公平合作互助的状态中去寻找,其次,才是价值效率上的。也就说公平合作是质,效率是量,两者相互促进的统一才是质量的表现,在现实中量不够时应该在质方面实现,其实,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0 12:04:13
由此可见,如果是人间处处不公平从而使自己陷入了身体上的不健康与心理上的痛苦,即使是你拥有的身外之财物很多,也形同身处于地获。反之,如果是人间处处公平从而使自己身体上健康与心理上的快乐,即使是你拥有的身外之财物很小,也形同身处于天堂(共产主义:人间的天堂)。
       佛家说:“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当我们与人相处时,你能在资源贫乏的时空中,还能心存利人之心时,即一念佛,你即使是在资源相对畗裕的时空中,还能心存损人之心时,即一念魔。

基督教好像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问上帝什么是天堂与地狱,我忘了这个故事的内容,但无非是上帝说:“天堂就是你对别人好时,别人也对你好,从而分享补相互不足,人人都是以互惠互利为目的的互惠人(类似于国学的君子)。而地狱就是你自己满足了,看到别人有哪怕是不足,还要去夺取让其痛苦,人人都是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人(类似于国学的小人)”,可见,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可见,天堂和地狱不在别处,皆在人心中。
当我们的心感觉到生活在公正公平的环境并健康快乐的时候,就是极乐天堂;否则在疾病痛苦的时候,就是地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0 12:39:29
hhj-1 发表于 2021-8-10 10:01
按权分配。按权分配是我首创的概念,是为了解决既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资分配的一大类分配形式。这种分配形 ...
你所谓的“按权分配"以什么为原则?是可以不讲公平原则的弱内强食吗?比如,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因为是工人的雇主,他可以用权力支配工人获便利?比如,有权力的官员可以寻租?只要能达到成本降低减少,从而你认为的价值补偿实现就可以了?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