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届对“双减”的评论较多,但对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多看法。个人认为,各项政策要想实施好,必须有好的配套支持政策才能实现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 校外培训为什么能兴起,其中一个原因是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学校数量不足,二是师资不足。
学校数量少也与学区房等与紧密联系,为什么学区房强手,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太少,如果假设学校足够多,学区房也就不会太火了。现在很多地方小学一个年级很多班,每个班50以上的学生。而很多地方小学标准班的学生数量是45,发达城市35,对比发达国家20左右。
师资方面,很多地方1个老师如果带2个50多人的班,其中还有做班主任的。很难因材施教,很难关爱每个学生。另外,有些学校只配好了主科的老师,一个素质教育方面的老师,还从社会机构上聘请,这些老师一般来说负责的少,达不到正式学校老师的要求。
管理学上,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我们很多部门,计划做的很好 ,但很多没有做好,最重要的是第二点“组织”不到位。这个组织内涵很多,在这个,对教学来说要有组织构架。比如,一个地方,要有多少个学校,每个学校多少个班,每个班多少个学生,如果配老师。 这些做不好,计划再好也没用。
那实现这些组织框架完善的重要一点就是教育投入。我国2019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才4%多一些,在全球占110位。一般国家都在5%以上,而且我们之前还有很多欠账。
所以,要真正实现双减,最重要的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供给。多建学校,在实现标准班达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标准,最好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或者每个班25人左右。这就需要多培养老师,提高老师待遇。这样才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