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4-8 10:02:23
lwzxy 发表于 2011-4-8 09:25
9# pengleigz
至少,对你所谓之的“偏好”,看来我未理解错。但这不是那个我所谈及的偏好——preferences的概念,也不是经济学中偏好的概念。应当注意:

  • 偏好是一个等级,不是用基数加以表示的,何来衡量?
  • 同时,偏好是完全主观的。
难道说,需要一个统一的价值判断,用以要求每个人“应该偏好这个,而不应该偏好那个”?更甚者,“偏好这个应该是偏好那个的三倍”?


重点仍是:你认为,“价格是用以衡量偏好的标准”,然而,首要的问题在于价格是从何而来呢?
1、偏好如果没数量,如何确定等级?
2、偏好是完全主观的?任何理智人在确定偏好时都会遵循这样一个客观规律:成本相等时,偏好于价格最高者;价格相等时,偏好于成本最低者;只有成本和价格都相等时,才偏好于最合意者。价格和成本,就是判断偏好的客观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02:48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09:51
23、24、25、26楼:
看来,各位并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所说的都是针对“取a舍b”这个行为来说的。楼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用a换b,是因为他比较喜欢b。我的意思是说,他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a和b的价格必定相等。如果a的价格大于b,他再喜欢b,也不会用a换b。也即,价格不等的组合,理智人总是偏好于价格较大的组合。
还是有问问题,
楼主并没有先设定价格,从而价格是这上取舍的结果.但P兄先假设了价格(当然,你可以事先考虑成本)
比如,我到市场打算用自种的白菜与别人交换其他我能够需要的东西,比如你带来了自种的苹果.现在,二者皆无市场价格.那么我们能不能实现交换----如果你恰好需要白菜,而我需要苹果的话?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交换,意味我们实现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效用判断从而偏,使得交换成为可能,从而表现为交换物的价格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06:37
24# lwzxy

重点仍是:你认为,“价格是用以衡量偏好的标准”,然而,首要的问题在于价格是从何而来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1425&page=3

对了,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价格从何而来?”今天的价格的本质好像人们都不认识了,因为它被形而上学地抽象了,它出生的时候不就是同其它商品一样的吗,只不过它是用来与其它商品计量比值的等价商品,换成纸币也还是改不掉这一本色啊。所以它也是楼主说的偏好的对象,而且是市场中人普遍具有的偏好,就是多多益善的偏好。楼主说的偏好的是原始物物交换阶段的情形,忽视了我们谈的是具有发达的货币媒介的现代市场经济,而pengleigz的质疑是针对发达市场经济的交换,只要把他的对价格的偏好换成对商品(货币)的偏好的说法就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09:10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4-8 10:0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09:51
23、24、25、26楼:
看来,各位并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所说的都是针对“取a舍b”这个行为来说的。楼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用a换b,是因为他比较喜欢b。我的意思是说,他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a和b的价格必定相等。如果a的价格大于b,他再喜欢b,也不会用a换b。也即,价格不等的组合,理智人总是偏好于价格较大的组合。
还是有问问题,
楼主并没有先设定价格,从而价格是这上取舍的结果.但P兄先假设了价格(当然,你可以事先考虑成本)
比如,我到市场打算用自种的白菜与别人交换其他我能够需要的东西,比如你带来了自种的苹果.现在,二者皆无市场价格.那么我们能不能实现交换----如果你恰好需要白菜,而我需要苹果的话?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交换,意味我们实现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效用判断从而偏,使得交换成为可能,从而表现为交换物的价格相等.
你喜欢白菜还是苹果,这个喜欢程度是受交换比例决定的。也就是说,总是存在这样一个交换比例,超过这个比例,你就喜欢白菜而不喜欢苹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11:06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在为最终的价格寻找原因;……唯独p兄是把最终的价格当成所有一切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23:59
33# yangfw

价格从何而来?一般来说,价格首先由供方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判断进行确定。一定的价格决定一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供给量和需求量的不平衡促使价格向平衡的方向运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25:59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4-8 10:11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在为最终的价格寻找原因;……唯独p兄是把最终的价格当成所有一切的原因!
不知铭兄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而不是价格从何而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32:20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0:09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4-8 10:0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09:51
23、24、25、26楼:
看来,各位并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所说的都是针对“取a舍b”这个行为来说的。楼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用a换b,是因为他比较喜欢b。我的意思是说,他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a和b的价格必定相等。如果a的价格大于b,他再喜欢b,也不会用a换b。也即,价格不等的组合,理智人总是偏好于价格较大的组合。
还是有问问题,
楼主并没有先设定价格,从而价格是这上取舍的结果.但P兄先假设了价格(当然,你可以事先考虑成本)
比如,我到市场打算用自种的白菜与别人交换其他我能够需要的东西,比如你带来了自种的苹果.现在,二者皆无市场价格.那么我们能不能实现交换----如果你恰好需要白菜,而我需要苹果的话?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交换,意味我们实现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效用判断从而偏,使得交换成为可能,从而表现为交换物的价格相等.
你喜欢白菜还是苹果,这个喜欢程度是受交换比例决定的。也就是说,总是存在这样一个交换比例,超过这个比例,你就喜欢白菜而不喜欢苹果了。
你说的,不能说不对,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即效用判断是基于一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条件,这当然包括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但是,当我们寻找价格的终极原因时,则不行.这事实上就涉及到了之前与无知求知网友谈到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问题了.
因为我们如果要问,这个交换比例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你将如何回答?难道还要说是由另外的交换比例所决定的么?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当两个人出现在市场进行交换时,并没有事先的交换比例的确定,对方的要价,肯定影响各自的效用判断,但这种要价,并不等于一种已经确定的交换比例.
另外,严格地说,市场上商品标价,都是一种要价.换言之,由过去讨价还价所形成的交换比例,对于下一次将要进行的交换而言,只是一种要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0:50:57
“你说的,不能说不对,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即效用判断是基于一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条件,这当然包括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但是,当我们寻找价格的终极原因时,则不行.这事实上就涉及到了之前与无知求知网友谈到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问题了.
因为我们如果要问,这个交换比例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你将如何回答?难道还要说是由另外的交换比例所决定的么?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当两个人出现在市场进行交换时,并没有事先的交换比例的确定,对方的要价,肯定影响各自的效用判断,但这种要价,并不等于一种已经确定的交换比例.”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我不懂,所以冒昧地把它们归于玄学之类。和我讨论问题,请作遵循形式逻辑的打算,否则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还以白菜和苹果为例,对交换比例,我们都会有个底线(一般来说,这个底线也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比如说你的底线是1000棵白菜:1个苹果,我的底线是1000个苹果:1棵白菜,那么白菜与苹果能够发生交换的比例范围是:999:1-1:999之间。现在请问,根据效用判断,交换比例应该确定为多少?

交换比例如何确定,我的意见已在36楼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1:24:14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0:50
“你说的,不能说不对,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即效用判断是基于一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条件,这当然包括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但是,当我们寻找价格的终极原因时,则不行.这事实上就涉及到了之前与无知求知网友谈到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问题了.
因为我们如果要问,这个交换比例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你将如何回答?难道还要说是由另外的交换比例所决定的么?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当两个人出现在市场进行交换时,并没有事先的交换比例的确定,对方的要价,肯定影响各自的效用判断,但这种要价,并不等于一种已经确定的交换比例.”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我不懂,所以冒昧地把它们归于玄学之类。和我讨论问题,请作遵循形式逻辑的打算,否则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还以白菜和苹果为例,对交换比例,我们都会有个底线(一般来说,这个底线也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比如说你的底线是1000棵白菜:1个苹果,我的底线是1000个苹果:1棵白菜,那么白菜与苹果能够发生交换的比例范围是:999:1-1:999之间。现在请问,根据效用判断,交换比例应该确定为多少?

交换比例如何确定,我的意见已在36楼说明。
那不是在说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而是说不同的意见属于什么范畴---你尽可以忽视它,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讨论.
那个底线是什么呀?是要价,而不是即定的或达成的交换比例.至于你的假设比例,如果是我是当事者,没法达至一致,差距大太了.除非对方有大妥协.
你在36楼的观点,恰恰表明第一个价格是做为一种不确定的要价而存在的,而后一个价格则是当次交换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1:52:52
第一个价格是由供给方要价确定的,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方的要价会对应一个需求量,这个需求量和供给方的供给量如果不平衡,会促使价格向平衡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总是由供给方根据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平衡情况来进行调整。

就苹果和白菜的例子来说,交换比例最终是由我们的讨价还价能力确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2:39:15
38楼:
“你说的,不能说不对,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即效用判断是基于一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条件,这当然包括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但是,当我们寻找价格的终极原因时,则不行.这事实上就涉及到了之前与无知求知网友谈到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问题了.
因为我们如果要问,这个交换比例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你将如何回答?难道还要说是由另外的交换比例所决定的么?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当两个人出现在市场进行交换时,并没有事先的交换比例的确定,对方的要价,肯定影响各自的效用判断,但这种要价,并不等于一种已经确定的交换比例.
另外,严格地说,市场上商品标价,都是一种要价.换言之,由过去讨价还价所形成的交换比例,对于下一次将要进行的交换而言,只是一种要价.”

注意,在这里,你已经承认要价(成交价是要价的一种)对效用判断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价成了我们判断效用的一个依据,效用判断并不是纯粹主观的判断,而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2:45:18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0:23
33# yangfw

价格从何而来?一般来说,价格首先由供方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判断进行确定。一定的价格决定一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供给量和需求量的不平衡促使价格向平衡的方向运动。
我想楼主所问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关于他所说的偏好的标准的,我的理解他问的是价格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偏好高不偏好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2:45:21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2:39
38楼:
“你说的,不能说不对,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即效用判断是基于一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条件,这当然包括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但是,当我们寻找价格的终极原因时,则不行.这事实上就涉及到了之前与无知求知网友谈到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问题了.
因为我们如果要问,这个交换比例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你将如何回答?难道还要说是由另外的交换比例所决定的么?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当两个人出现在市场进行交换时,并没有事先的交换比例的确定,对方的要价,肯定影响各自的效用判断,但这种要价,并不等于一种已经确定的交换比例.
另外,严格地说,市场上商品标价,都是一种要价.换言之,由过去讨价还价所形成的交换比例,对于下一次将要进行的交换而言,只是一种要价.”

注意,在这里,你已经承认要价(成交价是要价的一种)对效用判断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价成了我们判断效用的一个依据,效用判断并不是纯粹主观的判断,而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二者并不相同,要价是一方面的主观愿望,成交价是两方面的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2:56:07
yangfw 发表于 2011-4-8 12:4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0:23
33# yangfw

价格从何而来?一般来说,价格首先由供方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判断进行确定。一定的价格决定一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供给量和需求量的不平衡促使价格向平衡的方向运动。
我想楼主所问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关于他所说的偏好的标准的,我的理解他问的是价格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偏好高不偏好低?
价格是用来判断偏好高低的依据。价格是什么东西,和偏好高低没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2:58:52
44# 天涯诗客

成交价必定属于要价。
退一步说,对于按要价成交的物品,成交价是不是影响效用判断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05:44
45# pengleigz
价格是用来判断偏好高低的依据。价格是什么东西,和偏好高低没什么关系。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1425&page=5&from^^uid=1123236

第一句:——价格是判断偏好高低的依据。
第二句:——价格和偏好高低没什么关系。
…… [em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09:54
我的帖子主要针对“效用是纯主观的”的观点。天兄似乎同意效用判断是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的,如果这样,我们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不过,就效用论来说,价格决定价值,天兄大概是不同意的。天兄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就这一点讨论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11:15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4-8 13:05
45# pengleigz
价格是用来判断偏好高低的依据。价格是什么东西,和偏好高低没什么关系。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1425&page=5&from^^uid=1123236

第一句:——价格是判断偏好高低的依据。
第二句:——价格和偏好高低没什么关系。
…… [em06]
尺子是判断你高低的依据,但你的高低和尺子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13:49
49# pengleigz
尺子是判断你高低的依据,但你的高低和尺子有什么关系?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1425&page=5&from^^uid=1123236

这句话……更看不懂啦! [em06] [em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19:09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4-8 13:13
49# pengleigz
尺子是判断你高低的依据,但你的高低和尺子有什么关系?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1425&page=5&from^^uid=1123236

这句话……更看不懂啦! [em06] [em06]
莫非铭兄的高低和尺子存在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24:54
48# pengleigz
我的帖子主要针对“效用是纯主观的”的观点。天兄似乎同意效用判断是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的,如果这样,我们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不过,就效用论来说,价格决定价值,天兄大概是不同意的。天兄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就这一点讨论讨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71425&page=5&from^^uid=1123236

天兄认为“效用判断是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的”,从而是走一条客观条件——效用——价格的路子;
而p兄认为——效用判断是根据“价格”进行的,从而是走一条价格——效用——客观条件的路子;
……怎么不是“根本的分歧”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26:1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2:56
yangfw 发表于 2011-4-8 12:4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0:23
33# yangfw

价格从何而来?一般来说,价格首先由供方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判断进行确定。一定的价格决定一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供给量和需求量的不平衡促使价格向平衡的方向运动。
我想楼主所问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关于他所说的偏好的标准的,我的理解他问的是价格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偏好高不偏好低?
价格是用来判断偏好高低的依据。价格是什么东西,和偏好高低没什么关系。
如果交换的两个东西不是对等的商品(即物物交换),而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也就是用钱买东西,你还会说价格是什么东西与偏好没有关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44:23
"如果交换的两个东西不是对等的商品(即物物交换),而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也就是用钱买东西,你还会说价格是什么东西与偏好没有关系吗?"

偏好促使我们去取得商品,价格阻碍我们取得商品。偏好的动力要大于等于价格的阻力,我们才会决定购买。但偏好和价格确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是说我们越偏好,价格就越高(或低);也不是价格越高(或低),我们就越偏好。而是说,当我们观察到购买行为时,我们就说,对这位消费者来说,偏好的动力已经大于等于价格的阻力。价格成为我们衡量消费者偏好动力的依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50:3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2:58
44# 天涯诗客

成交价必定属于要价。
退一步说,对于按要价成交的物品,成交价是不是影响效用判断呢?
.一次交换,成交价只有一个,但要价可以有多个.成交价固然可以是对最后的要价的同意,但是,其性质却不相同,一个是基于一方的主观愿望,一个是基于双方的同意.
成交价对于当次交换而言,是效用判断的结果,而对于下一次交换而言,则是一个影响判断的因素,但是,这时的成交价已经成为过去时,对于这个下一次交换而言,它仅仅是一种要价.只有当消费者表示同意并进行交换时,它才成为成交价.价格或者说价值,具有时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55:38
55# 天涯诗客

现实中,不还价的商品的要价就是成交价,也就是事实上的市场价格。对这些商品来说,不正是市场价格影响着效用判断吗?

比如说去加油站加油,我们认为油的效用大于价格就加,否则就不加。这不正是说明价格是我们判断效用的依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58:26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8 13:55
55# 天涯诗客

现实中,不还价的商品的要价就是成交价,也就是事实上的市场价格。对这些商品来说,不正是市场价格影响着效用判断吗?
前面已经说了:
成交价对于当次交换而言,是效用判断的结果,而对于下一次交换而言,则是一个影响判断的因素,但是,这时的成交价已经成为过去时,对于这个下一次交换而言,它仅仅是一种要价.只有当消费者表示同意并进行交换时,它才成为成交价.价格或者说价值,具有时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4:02:45
57# 天涯诗客

价格作为测量价值的尺子,和价格或价值具有时空性并不矛盾。事实上,效用判断也是时时变化的,我们能够测知的事物只能是已经发生的事物,未发生的或待发生的事物我们无法测知。

因此,当我们观察到一次购买行为,那么我们就说,在购买时,商品于他的效用是大于等于价格的,但我们不能判断他下次是否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4:38:19
看大家吵架实在是很有意思。我这里想评述一下楼主、pengleigz、天涯诗客的意见。

其实在我看来,三个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
|  *                             *   供给曲线S
|     *                       *
|        *                 *
|           *           *
|              *     *
|                 *  ————————》均衡价格P,以及均衡交易量Q
|              *     *
|          *            *
|      *                   *
|  *                          *   需求曲线D
|-----------------------------------------------------

-----------------------------------------------------------------------------------

楼主所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在均衡价格P之下,为什么均衡交易量是Q,而不是小于Q的一个量呢?

这个答案很明显,如果交易量小于Q,即横轴数值小于Q,那么需求曲线S还在均衡价格P之上,而供给曲线还处在均衡价格P以下。

此时,如果需求者和供给者交易,那么双方都能获得好处,消费者取得消费者剩余,而生产者取得生产者剩余。

在均衡交易量Q的左边,双方对商品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

如果这样理解楼主的意思,那它无意是正确的。

但这样的观点是有适用条件的:即我们考察的是均衡交易量Q左边的情形。

-----------------------------------------------------------------------------------

pengleigz所思考的问题是:在均衡交易量Q之下,为什么均衡价格是P,而不是小于P的一个量呢?

这个答案也很明显,均衡交易量Q对应的个人的效用增量MU与P的关系应该是:

MU / lambda = P

其中lambda是1单位货币留于自用的效用。

基于这一点,pengleigz认为市场上可观测的均衡价格P直接反应了商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增量大小。

正是如此,pengleigz才认为35元的破书比15元的咖啡更受消费者欢迎。

但是这样的观点也是有适用条件的:即我们考察的恰好是均衡交易量Q水平上的情况。

-----------------------------------------------------------------------------------

以下是天涯诗客对我14楼帖的回复: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4-8 09:19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1-4-8 00:25
我楼上发的这个帖有问题,我都被你们绕进去了。

是我错了,你的意思我知道了,这里的35元你认为是市场价。

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或许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

MRS12=MU1/MU2=P1/P2=35/15

如果单从增加一单位两种商品,看谁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增量的角度上来看,破书或许是更受消费者欢迎。
一,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即,市场价,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的.换言之,这个市场价,只是部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其实书并不是这么回事)
二对特定的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愿意接受高价,而是因为效用较高而导致高价.换言之,高价不是人们选择的原因,而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我想说,他说的也有道理。

你们注意,在我的论述中用到了“MRS12=MU1/MU2=P1/P2=35/15 " 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是有适用条件的:

(1)每个人的效用函数均存在

(2)商品无限可分

(3)强单调性成立,即每种商品对消费者都是好的,如果其价格为0,消费者都会无限配置该商品。

(4)效用函数可微

(5)......

其实第2点与第3点就保证了每一位消费者都会配置破书与咖啡这两种商品。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必将使MRS12=MU1/MU2=P1/P2=35/15 成立。

只要该式成立,那么在当前消费配置组合下,增加1单位破书确实要比增加1单位咖啡更受消费者欢迎。

但上式的成立是有苛刻条件的,一旦上述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结论就不成立。

如果将天涯诗客回复中“市场价,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的”这句话看作是对条件2与条件3的质疑,那么他不赞同pengleigz与我的结论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三个人的说法都有些道理,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4:43:48
3# pengleigz
我用跑鞋换你的篮球
自愿的

我当然是认为篮球比跑鞋更有价值
你呢自然是认为篮球比跑鞋对你更有价值
否则就不会愿意交换

等价交换 那为什么要交换
价值当然是主观的

以上是物物交换
引入货币只是多了个媒介
不改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