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校本科生是没有CICPA的报考资格的,但可以报考ACCA(但除非你的专业和会计实在一点儿边也不沾,否则毕业后再考ACCA,一般可免考1-5门)。
CICPA的报考资格(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注:在校本科生,最早可在大四下学期的3月份报名,9月考试前凭毕业证领取准考证,未按时毕业者,取消当年报考资格);
2. 会计或者相关专业(相关专业是指审计、统计、经济。下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ACCA的免考政策:
会计学专业,完成第一学年课程,可以注册为ACCA正式学员,无免试
会计学专业,完成第二学年课程,免试第一部分3门课程,无需提供成绩单
会计学专业,完成第三学年课程 免试第一部分3门课程,有可能免试 2.1, 2.2
会计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免试5门课程( 1.1 – 2.2)
其他专业,完成第一学年课程,注册为ACCA正式学员,无免试
其他专业,完成第二学年课程,有可能免试 1.1, 1.2, 1.3
其他专业 ,完成第三学年课程,有可能免试 1.1, 1.2, 1.3, 2.1, 2.2
其他专业,毕业,有可能免试1.1, 1.2, 1.3, 2.1, 2.2
MBA学位,获得MBA学位 免试5门课程(1.1-2.2)
CICPA全科通过 免试5门课程(1.1-1.3, 2.2, 2.3)
MPAcc,免试9门课程(1.1-1.3, 2.1-2.6)
注:所谓有可能,是指ACCA总部根据你提交的成绩单上列示的课程评估是否可以免试。
据说某些省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对CICPA的报考管理的非常松,只要缴钱就让报(为了创收嘛,好像北京以前就是这么乱的,但这几年也开始严格管理了)。
个人强烈不赞成这么乱来,对于注册会计师以及整个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来说,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非常高的。坦率的说:实质上的道德要求是个很模糊的概念,遵守与否,解释的空间很大;但是否遵守形式上的道德要求却一目了然。
仅仅为了早几年考CICPA而终生背负这么个道德污点,实在是大大的得不偿失……尤其随着你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往上,便越觉得年少时的挥霍实在是太傻了。何况听说现在的学生有些看到同学找到的满意的工作,会心里严重不平衡至写匿名信——没事小人还要造谣,何况这已经是明显的违规行为——企业往往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
一帆风顺时,会给人一种错觉:遵不遵守职业道德问题不大。但很少有人能一生都是坦途,真的遇到了逆境,企业都是舍卒报帅的——所以在做到“帅”的位置之前,轻易还是不要授人以柄为好。至少别让人随随便便就能抓住程序上的把柄……
可能很多还未参加工作或是刚刚工作的朋友觉得这些很可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银广夏”,可能很多非会计出身的人并不清楚中天勤的两个注册会计师之所以入狱,并不是因为其为银广夏严重不实业绩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毕竟审计报告开宗明义就声明:企业管理者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如果管理者造假,注册会计师只要完全执行了法定的审计程序,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管理层身上——注册会计师也不是神仙,银广夏造的假关税凭证连海关都能蒙住,怎么能要求注册会计师有能力查出来——这也是后来很多注册会计师从上市公司造假案中撇清的原因。
中天勤的两个注册会计师之所以入狱,是因为他们在程序性细节上的不谨慎——让企业帮助邮寄询证函。事后来看,中天勤是否亲自邮寄询证函,是无关其能否查出银广夏造假的——其它途径已知道银广夏造假,自是知道了;若真的不知道,亲自邮寄询证函,也无法让中天勤查出银广夏造假。但这却涉及到注册会计师是否严格执行了法定的审计程序,程序上疏漏是没有任何借口推托的,于是被当作"鸡"杀之儆“猴”也就没话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