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042 128
2021-08-17
  實其腹,——让百姓得到实惠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为目”,令统治者谈虎色变的改朝换代周期律,一个“为腹不为目”的实其腹的经济学方针,也就基本上破解了:

第五十八章(12)  去罢耳此

  五色使人目眀,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

  “《五千言》正解”是本人花费数十年时间创作的作品,目的是为了随着帛书出土而彻底还原《五千言》历史真相,解决目前流行的儒篡本道德经千人千解无人读懂的混乱局面,为五千言提供一个雅俗共赏的基础读本,逐步取代目前仍在流传的儒解本道德经,还历史本来面目。

  本书作为“正解”,是站在帛甲抄写时期公元前337-306时间段的立场上,从头至尾重新校订注解帛甲本的成果,与传统道德经本,存在本质差别。对比可知,传世本道德经已经被篡改成了盗版的儒家经典,理应随着正版帛书出土而被淘汰。书中对于帛甲本五千言抄写年代,原书创作时间,作者和默写者等历史疑团,都首次给出了答案。到现在为止,包括全部历史注解在内,由于底本错误,可以说除我之外,无人能够真全读懂了五千言,也无人知道她是东方文明诞生于3千余年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以,我的书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是3千年来的第一解。这一结论,其实看过我书第一章解读即可得证。

  道学治国天下为公,儒学则为私保皇服务,就像今天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治国路线。不过,道学从其目标来看,实际上是属于周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公有制社会理想。所以,在私有制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实践中先后败给了保皇家私利的周孔儒学。先是周朝周儒800年,又是孔儒2千多年,除了汉初文景之治等时段道学昙花一现,历史都是儒学的天下。这一点与西方文明中的近代的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有类似的地方。所以,五千言与半部论语治天下防止犯上作乱的论语一样,都是治世学说,只是路线不同,目标不同,公私对立罢了。也因此,本书完全可以说是还原道学历史真相从而推翻全部历史注解的开一代历史先河的注解著作,具有非常强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你想要拥有治家、单位管理和理政的大智慧吗?大到治国小到单位管理再到治家,原理相同,而这本书,就是对集结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智慧的结晶——《五千言》的全面注解与解剖。它过去因真本失传而面目全非无法全看懂,现在则随着2300多年前埋藏底下的的千年古董帛书出土,已经全面显露和破解了事情真相。本书作为作者花费数十年时间对它的全面注解解剖,全书通俗易懂,分析细腻到位,无论国主,还是单位主管直到家主,都应当人手一册,从中汲取治家处世理事的为人处世处事大智慧,实现家和单位旺国家发达万事兴。当你读过,就会发现,蒙尘千古的中华珍宝《五千言》为什么仅仅露出一角真面目,就已经能风靡全球的真相所在了,并令美国人都要烧掉所有书去从中领会人类大智慧了。相信我,它必将让你受益终生。因为到现在为止,除我之外,无人真全读懂了五千言。所以,我的书是3千年来第一解。等你读完第一章即知此结论不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17 09:51:49
人为了生存(果腹)就必须拥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这是最最起码、基本的常识。

只有劳动与其拥有的,或他人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使其得到食物与以及生活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7 11:33:33
跟大一统烧书相反,烧掉“非常道”那个版本,只留下“非恒道”这个版本,并从那里面寻得智慧的精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7 11:42:26
 呵呵,你研究老子的学说宏扬国学这个是好事,但把自已主观的见解当作为它的正解这合适吗?你说“《五千言》正解”是本人花费数十年时间创作的作品,”又说“因为到现在为止,除我之外,无人真全读懂了五千言。所以,我的书是3千年来第一解。等你读完第一章即知此结论不虚。”,你能确定你真正的读懂了老子?老子一开始就说了:“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恒)名”,你作为学习与思悟老子的思想作品这个对象的主体,老子在写作品时其思想所体现的逻辑与感悟或体验产生的信息频率你同步共振了吗?对几千年前的人的思想信息频率与现代人的你是不可能信息绝对对称的,不要说对几千年前的人,就是对自身有时候突然灵悟突发达到一定层次时写出来的东西隔一段时间也要再去反复自省拓通才能够慢慢的消化通融,在状态不好时也常常觉得自已那时写的东西是很深刻,甚至是再也写不出,甚至是对自已都产生不能理解了,我从我提出的价值全自性的角度分析,这个是因为不能同步共振保持现在与过去频率一致,或因当时是从一种更高层次的角度进入了那个频率得到了灵感的火花从而顿悟,当在后来进入的是另一个角度的信息频率的原因,也不能说前者更高明,只是角度不同导致出发点与频率不一致而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原理是什么?就是他们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论分析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出发走出了一条分道,从而条条大道通北京,可见,出发点与目的地不同,道也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产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像我们下单滴滴搭车时,出发点与目的地确定了,系统会通过司机与乘客的需求预期来缩小交集范围从而达到既节约成本又实现更大价值的约定,在我的价值全息性原理中曾经以“无影灯”现象中正是因为避免了阴影(弊端)等为例,道出了通往真理的大道就是从“变易”(不确定)中扫除或剔除混乱、复杂、多余、极端、负面或被证伪的谎谬与信息达到相对确定的更“简易”和“不易”的东西,这样才能使人类自身(包括个体与整体)的思想在当下与未来得到更全面的解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7 12:48:29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17 11:42
 呵呵,你研究老子的学说宏扬国学这个是好事,但把自已主观的见解当作为它的正解这合适吗?你说“《五千言 ...
“非恒道”那个版本的道经第一章就是概念论,是道德经的全篇定调。没有概念论就不好意思说有哲学,也不好意思说有先哲,更不好意思说会讲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7 12:51:24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17 11:42
 呵呵,你研究老子的学说宏扬国学这个是好事,但把自已主观的见解当作为它的正解这合适吗?你说“《五千言 ...
把第一章定为“道可道”,就证明你根本不懂五千言。道德经是儒篡本,正版第一章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上德否定下德,是以有上德。这才是原文的真正含义。所以,懂不懂,就象买瓜,甜不甜?需要自己亲自尝一尝,可以到公众号五千言正解,尝过之后,自有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