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12) 去罢耳此
五色使人目眀,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
“《五千言》正解”是本人花费数十年时间创作的作品,目的是为了随着帛书出土而彻底还原《五千言》历史真相,解决目前流行的儒篡本道德经千人千解无人读懂的混乱局面,为五千言提供一个雅俗共赏的基础读本,逐步取代目前仍在流传的儒解本道德经,还历史本来面目。
本书作为“正解”,是站在帛甲抄写时期公元前337-306时间段的立场上,从头至尾重新校订注解帛甲本的成果,与传统道德经本,存在本质差别。对比可知,传世本道德经已经被篡改成了盗版的儒家经典,理应随着正版帛书出土而被淘汰。书中对于帛甲本五千言抄写年代,原书创作时间,作者和默写者等历史疑团,都首次给出了答案。到现在为止,包括全部历史注解在内,由于底本错误,可以说除我之外,无人能够真全读懂了五千言,也无人知道她是东方文明诞生于3千余年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以,我的书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是3千年来的第一解。这一结论,其实看过我书第一章解读即可得证。
道学治国天下为公,儒学则为私保皇服务,就像今天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治国路线。不过,道学从其目标来看,实际上是属于周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公有制社会理想。所以,在私有制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实践中先后败给了保皇家私利的周孔儒学。先是周朝周儒800年,又是孔儒2千多年,除了汉初文景之治等时段道学昙花一现,历史都是儒学的天下。这一点与西方文明中的近代的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有类似的地方。所以,五千言与半部论语治天下防止犯上作乱的论语一样,都是治世学说,只是路线不同,目标不同,公私对立罢了。也因此,本书完全可以说是还原道学历史真相从而推翻全部历史注解的开一代历史先河的注解著作,具有非常强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你想要拥有治家、单位管理和理政的大智慧吗?大到治国小到单位管理再到治家,原理相同,而这本书,就是对集结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智慧的结晶——《五千言》的全面注解与解剖。它过去因真本失传而面目全非无法全看懂,现在则随着2300多年前埋藏底下的的千年古董帛书出土,已经全面显露和破解了事情真相。本书作为作者花费数十年时间对它的全面注解解剖,全书通俗易懂,分析细腻到位,无论国主,还是单位主管直到家主,都应当人手一册,从中汲取治家处世理事的为人处世处事大智慧,实现家和单位旺国家发达万事兴。当你读过,就会发现,蒙尘千古的中华珍宝《五千言》为什么仅仅露出一角真面目,就已经能风靡全球的真相所在了,并令美国人都要烧掉所有书去从中领会人类大智慧了。相信我,它必将让你受益终生。因为到现在为止,除我之外,无人真全读懂了五千言。所以,我的书是3千年来第一解。等你读完第一章即知此结论不虚。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17 11:42
呵呵,你研究老子的学说宏扬国学这个是好事,但把自已主观的见解当作为它的正解这合适吗?你说“《五千言 ...
yi_wen 发表于 2021-8-17 12:51
把第一章定为“道可道”,就证明你根本不懂五千言。道德经是儒篡本,正版第一章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17 12:48
“非恒道”那个版本的道经第一章就是概念论,是道德经的全篇定调。没有概念论就不好意思说有哲学,也不好 ...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17 15:55
无论读书还是写书,都要按照“顺理成章”的原则去读,去写。
一、文明与先哲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17 16:22
对国学的研究,还必须能够解释圣经文明与中原文明的根本不同,否则就还在国学门外。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8-17 17:01
呵呵!无知兄可是又要说从中区别自负主义与自谦主义的不同?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17 18:07
对教义和教条自诩正宗正解,自诩优秀种族,自诩先进阶级,这些全部都是圣经文明的特产。这些特产都源于圣 ...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