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135 4
2006-09-05

亲兄弟明算账与非亲兄弟之间明算账有什么不同?

或者反过来说,在明算账的前提下,愿意和亲兄弟一起合伙,还是和非亲兄弟合伙呢?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6 19:06:00

不同之处多了去。亲兄弟欠钱你能不让?到时候你能硬让他还?例如,我舅欠我家,我大叔欠小叔,基本上都有将近10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6 23:36:00

如果只是亲兄弟两人,“明算账”的程度可能降一些。如果每个亲兄弟身旁还有其他stakeholders,“明算账”的程度可能高一些。

这也许可以理解为,制度的完全性与效率。经济学里常说一些“关系型合约”。当stakeholders在数量与类型上逐渐增加时,制度的透明性与刚性也许会提高一个团队的效率。

古代常说“军中无父子”,这也许同属一脉。

问题还是要转化为,什么条件下,“明算账”更有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2 22:25:00
可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所处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父母对兄弟俩有没有偏心?父母是否能够抑制合伙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周围人在对待兄弟合伙问题上持何态度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4 11:34:00
以下是引用greenspring在2006-9-5 9:36:00的发言:

亲兄弟明算账与非亲兄弟之间明算账有什么不同?

或者反过来说,在明算账的前提下,愿意和亲兄弟一起合伙,还是和非亲兄弟合伙呢?为什么?

1,不同:合约性质和激励机制不同。非亲兄弟之间(我们简单的认为亲兄弟包括所有类型关系比较亲密的合作伙伴而非则纯粹因组织而组织在一起)是正式约束,而亲兄弟之间则很可能是非正式约束。这就导致和多问题不能够正常渠道解决(无法诉诸法律途径)。因此,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不相同:非亲间的激励是纯粹的物质激励,亲间必然会夹杂有道德激励和伦理激励,比如说,他是我弟弟,我就该让着他,不还也是应该的。这看似吃亏的选择,实际上往往可以提升其家族地位,对于正常人(特别是国人)而言这种提升的效用往往比物质激励更高。

2,和谁合伙:这个选择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选择,很难得出确定结论。公司制的企业一般而言更有效率,但是并不意味着家族式的企业就一定低效。两种类型的企业都有成功的例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4 11:35: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