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6-9-16 17:07:00

中国一直都在尝试改变制度,但一次一次都是没用功,知道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在才能建立起一个比较好,和相对完善的制度. 这个是为什么呢?

同样的民主制度思想,为什么建立在东南亚,建立在阿根廷,还有印度,却失败了,为什么建立在日本的民主制度却又那么快能让日本复兴呢?

中国目前就是批评的人多,空想的人多,但是真正愿意做事,真正愿意努力的人少了.就像你和我说制度问题,那我说一句不好听的,你人人都跑去买盗版,政府怎么立法怎么加强监管也是没用.你人人都横冲马路,交警怎么做也没有办法去阻止.

这些都是很基本,简单的问题. 你人人都只是会空想,会去批评,但是却根本没有去做过任何现实点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最基本的问题所在.

就像就业问题,为什么一边企业说请不到好的人才,令一方面大学生都说找不到好的工作.不单纯的教育的问题,还有那些大学生自己的问题.毕竟在中国拥有关系的人是小数,可能1000个人里面就只有那一个.而且假如那个人不能做事情,企业也还是必须要多请能做事情的人.这个就是法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6 17:13:00
以下是引用daydream532在2006-9-16 15:24:00的发言:

我同意关于中国竞争多是不正当的竞争说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关键。还有就是当一个人的起点都不公平时,除了认命外,还有什么办法,要知道一个人有梦想但又让他知道他那残酷的未来是什么心情呢?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去竞争了,现在的中国不是让大家学会竞争,而是学会公平竞争,其马是相对的,另外竞争对于谦虚的中国人来说好像是在脸红耳赤的争什么东西。另外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公平,还有就是美国的社会是否像中国这样垄断,只要是没有关系的人都会被排出在外?WINSTON1986中国人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但中国长期的环境是-不是自己想努力就能得到的(这点上也许我很幼稚),另外我所知的环境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想玩命学时,大家却不能接纳他,反而嘲笑,我位知道这种事情在USA是否很多,但我的大学是这样的。

我想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竞争的前提.我想这个应当是一个制度或类似于制度的带有相当约束性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完备的前提,那么投入和产出可能会失衡,也就是努力和所得可能会不一致,那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内敛的"圈内"文化,在英国如果有名望的人为你写一封推荐信到名校那么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高很多.这和中国的私人关系有点象.但是英国人认同那样一种方式,因为前提是对那位有名望的人的信任.可是,中国人对现有的招生舞弊的现象是一种习惯,他们没有途径去反对或者说反对根本就没有效果.红字的部分,我认为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幼稚,而是无法理解现实.如果这个现实不能改变的话,那么很多问题都无从谈起.让一个努力却无法预见到产出收益的社会拥有和西方成熟经济体一样的效率,那是痴人说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02:06:00

我同意关于中国竞争多是不正当的竞争说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关键。还有就是当一个人的起点都不公平时,除了认命外,还有什么办法,要知道一个人有梦想但又让他知道他那残酷的未来是什么心情呢?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去竞争了,现在的中国不是让大家学会竞争,而是学会公平竞争,其马是相对的,另外竞争对于谦虚的中国人来说好像是在脸红耳赤的争什么东西。另外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公平,还有就是美国的社会是否像中国这样垄断,只要是没有关系的人都会被排出在外?WINSTON1986中国人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但中国长期的环境是-不是自己想努力就能得到的(这点上也许我很幼稚),另外我所知的环境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想玩命学时,大家却不能接纳他,反而嘲笑,我位知道这种事情在USA是否很多,但我的大学是这样的。

关于红字部分,我的观点是,你自己根本不去努力,或者努力不够,那能得到什么呢.我每次回国,还有到一些公司里面去接触到,我却看不到什么努力. 虽然有一部分人确实很努力,而日后他们也会成为成功者,这个是事实,也是一句大实话,就像为什么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加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收入也不错.或者不少大学生在还没有毕业就能找到工作呢?别和我说这些是环境造成的,没有可能说上面我说的那些人都是靠关系,靠什么不正当竞争.另外很多人,进了大学开始工作之后几乎就放弃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他们自以为大学毕业就已经够了,这个也很好笑.

而且你说的"当一个人想玩命学时,大家却不能接纳他,反而嘲笑,我位知道这种事情在USA是否很多,但我的大学是这样的。" 这个正是中国大学生,甚至中学小学生里面都出现的一个很典型的情况,反映的是什么啊,中国很多学生连基本的求知欲望都没有,这个就更加可悲.对于你,我不认为这个就是你放弃努力的借口,那样我就觉得你很可笑,甚至是幼稚.我可不相信你学校里面就没有人认真读书的.至于这个情况,在澳洲,在美国,甚至其他国家都很常见,特别发生在中国学生里面.这个说明什么问题呢?中国人,特别是新一代,知道竞争的残酷,却不愿意学会提升自己的本钱,这个应该说对很多中国新生代是很真实的写照.对于老一代我不敢说,也没有资格说什么,但是对于新的一代里面有很多人,起码为数不少,却是这个样子的,有时间看言情小学,看电影,打游戏,却没有时间复习,写作业,没有时间去找本好点的书看.这样的人想找到份好的工作,想提升,很难,就算有机遇,你没有能力照样倒霉.

另外对于你,我这里句话就没有任何特别的意思,假如你可以像我那样,每天在完成基本作业之后,花一到两个小时,去看,接触更加多的书,同时一直接触着现在企业需要怎么样的人,不断提升自己.这样去提高你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话,我就肯定不相信你会找不到工作,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但是一份好的工作应该能找到的,现在的企业都现实很多了.而且我想,嘲笑你的不会全都是有钱人吧.而且对于你国际贸易的学生,假如能花时间在国际商业法律里面,多吸收这方面的知识,对你很有帮助,除了了解基本的法律之外,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国际商事案例评析>,中信出版社的,朱建林写的,我想对于你会很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0:43:00
WINSTON1986我不知道你出去多久了,还就是我认为你离中国草根的情况是越来越远了,说句实话,我在上大学前就上过班,以前上初中还是年级的前列可到了高中我经历的环境是你可能永远看不到的,我上高中时,我想听一门课却是坐在第4个只能看见老师长嘴,还有你说我不努力我有时是很贪玩,但我也在找时间看什么VC。VB等我不是个好学生,但我知道我要努力,我在周四时就见到了一个要学的同学和一个不学的同学打了起来,结果是大家都认为要学的人有病,另外在国内不是人人都有像你那样好的机会接处你说的一些东西,我的同学打工,最好就是家教,其它就是卖东西类的,你说我不努力我有个事情给你说,你听听在中国和你的世界是否相同,事情是这样的,当初我在银行信用卡部工作时,我努力出了一个本部门内的系统把手工变为了PC程序,还就是我把我师傅的手工活变成了PC还给他们代来的新的方法,结果是所有人都不能接纳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1:04:00
How long! let me see, thi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4:1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4:2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4:2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5:28:00

现在造成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能力差异,而不是制度问题.

楼上的,你好像除了只会反讽之外,似乎没有说出过些什么实质点的事情.

无知,自负的人好像是楼上的自己吧,你不段的去说明西方制度怎么优越,外国怎么富强,却根本认识不到根本的差异在于什么.

你除了强烈的仇恨富人之外,反对中国制度之外,我看不清楚你还能做出些什么.

特别在2000以后,中国很多的暗箱操作,幕后操作已经减少了很多.机会已经相对更加公平.最起码,大学扩招就是在实现一种机会公平,而且保送制度被取消了.

对于目前中国,例如在广州,深圳,我比较了解的地方,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假如比较优秀的话,基本上要找一份2000左右,甚至以上的工作根本不难.对于大专生也能大概找到一份1000左右的工作.假如你自己省点花的话,基本上也能维持,而且在两到三年之内,收入都以一个不错的幅度增加.

而且难道我说的话有错吗. 除了会骂制度之外,却不根本不想想自己的原因. 我不能想象一个,绝大部分人都把买盗版当成一种习惯的国家能发展出自己的高科技产业,能好好的建立自己民族品牌.

BMW原本就是属于一种高档品牌,根本不可能流行起来的.你想事情用用脑子吧.难道GUCCI 会像NIKE一样卖吗?

特别楼上的,你一边说着中国的软件行业,工业被国外压榨,我想先问清楚你,你现在用的软件都是正版吗,你买的那些国产品牌的衣服之类都是正版吗? 在我接触不少中国企业管理人员的时候,他们都更加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盗版盛行才是让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最严重的破坏.

对于你可以说我离草根越来越远,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自己出生的家庭,还有我很多师兄,前辈,目前都经过几年奋斗已经脱离了草根,那些还维持原状的.很少原因是因为他自己倒霉,而是因为他们自己自身的能力.相反我更加看到不少只是依靠关系,而根本自己没有能力的人一个一个倒霉. 而且还有一个情况,不知道各位论坛上的人有没有去留意,不少家族式的企业现在都不段的萎缩,甚至倒闭.原因你们也自己应该清楚.

或者我和楼上的根本观点不一样,我更强调个性,人的因素. 而你则更加强调社会的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5:41:00

有的事情是一直我们都不会明白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8:20:00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国人思想中的官本位思想和控制欲望,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建立,经济秩序的建立与运行仍然受到ZF的强力控制。因此官僚思想才是国家经济最大的破坏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18:3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20:09:00

WINSTON1986你说得太偏机了,你能留下MSN和我们私下交留意见吗?这样比在论坛里速度快多了。

外国靠个人努力得到成功,在国内你能靠个人努力得到成功吗?还有在国内对正版的保护不够不是因为大家的意识,而我是个什么正版没买过几张的人,我有资格告诉你关于为什么在中国正版不能流行起来的原因。

中国的电脑走进大多数家庭是在2000年,当时一张盗版盘的价格是在RMB10元,而一张正版的WIN98是2000多元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这一张正版是一个或是两个月的工资,这还是城市,中国山区有的孩子连书还没有,不是我不想买正版而是一个孩子要想玩游戏,我们跟本买不起。

你说中国的高技术被盗版我要告诉你国产游戏没人玩,国产工具好像还不大好使,用中国的工具的公司我没见几个。

保护高技术的产品要和中国用该产品的定价联系在一起,听说在USA买个正版游戏也是工资的千分之一,而我们是百分之几甚至是十分之几。

我想你的感觉一定很好,我要说得是你说的关于个人努力,你说那些只有区区几个省状元之类的才能受到外国大学提供的,生活学费的资助,我想WINSTON1986不是这些省状元之类的人才吧?你还是够幸远有机会走到了外国,你的能力也许比我们都强,但我想说你要是在中国也不一定能有出头之日,就是说我们出身不好就该自认倒霉,那像你这样的中国一般的大学生,想出来也没有机会,换个位置想想吧,如果你没有出去你会自么样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22:05:00

呵呵.省状元我根本考不到,我那烂得要命的思想政治,中考的时候,就是这门死人政治把我害得很惨,差点连尖子班都进不了.我刚上高中之后不久就出国了.但是我真正开始认真读书是出国之后.因为环境的变化.在国内的话,我估计我的保险线就是在华南理工吧,比较理想的是天津大学.而且我不少在国内读书的朋友,他们现在的事业发展也很不错,虽然他们起点很低,而且我也清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多么大的.

我之前的想法和你们很像,起码在15岁之前的想法都是和你们现在很像. 特别我记得印象很深的,大概应该是10年前了吧,那时候10岁不到.当时人还没有去注意到什么公款消费的问题,当时一件事情印象很深,我和一些市里面的科长吃饭,他们说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多少钱,假如进了口没有所谓,但是进了口袋就惨了.当时我很反感,就算现在也是一样.

在我出国的这几年,我一直很留意中国的情况,在最近两三年,在我接触资料和信息里面,我发现中国的挖粪运动已经开始了.我真的很高兴.可是导致的,却是很多人开始只会空谈,只会怪责制度. 后来我在假期国内的一些公司实习,看见了不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水平却给我想象中要低很多,而且在交谈里面,他们对工资都很不满意,甚至开一开OT就很多怨言.

而且不少我在国内读大学的朋友,还有和我一个交往很深的历史教授,和另外一个中文系教授,他们都反映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很浮躁,没有多少人愿意安下心来把一本书看完,图书馆对于他们的作用就是写论文的时候找点资料.还有最受欢迎的,就是那些言情小说,学生只顾打游戏,有时间谈恋爱,没有时间写作业,很多这些反映,这还是一所重点大学里面发生的事情.但是我接触到这些学生的时候,他们却在大骂制度,还有说找不到工作,之后跑去酒吧.听完之后简直是可笑.而且这些不单纯发生在富裕家庭,还有很多贫困家庭.我真的就不明白这些人有什么资格去骂制度.还有很多工作的人,他们的眼高手低简直就是让人觉得很可笑.还有一个就是海归的归国潮流,虽然我自己都是留学生,但是对于很多留学生,我觉得真的很无奈.他们的水平,说实话简直就是垃圾,甚至英文水平比很多国内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烂很多. 这样的人,后来和我说,一个海外留学生回国就只有那2000快钱一个月. 至于专业水平,就简直不用说了.这些都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我现在PARTTIME JOB的公司,大概在两年前就开始打算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呢,却总是要从澳洲,香港把人派去大陆,我问过一个公司的HR,问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在中国请人,假如你付5000块一个月,加上奖金制度.总比你这样从澳洲把人派过去,特别派的是老外,之后还要给他们找翻译,开销多10倍不止.我HR的回答:中国里面很难找到合适的毕业生进行再培训,不少毕业生都很自负的认为他们知识已经足够了,结果很多工作上都没有办法处理好.另外不少人都觉得工作太辛苦,而辞职了.很难很难找到合适的人.

而且中国的基础教育,我承认很不完善,而且很不公平.我都承认.但是一直在改善,难道不是吗?

另外一个,未来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了.我知道的只是要做好我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

另外官僚思想,对中国的破坏,这个就不用说都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22:28:00

下载下来仔细看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7 23:17:00

winston1986
既然你的思想已经与西方接轨,我也不说什么了,我奉劝你不要再回来,回来也是给外国人做买办,为外国组织廉价劳动力,剥削自己国民。

你自然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但不该在你没有实地调查实地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在国外道听途说来得一些东西在这里指手画脚。


"最值得保护的产业,最好的产业不是保护出来的,而是竞争出来的. "


你最好把话说清楚了,简直笑话。你不是了解历史吗?英国工业化进程早期的纺织业,制造业等民族工业难道不是保护出来而是竞争出来的吗?整个118年的都铎王朝英国人执行重商主义政策,实施保护关税,保护工商业。到后来面对潮水般涌入的印度棉布,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正是在这一法令的保护下,英国的工业才得以喘息的机会,英国人才最终解决了用棉线作经线的问题,从而以机器同印度人的灵巧的双手展开竞争。 美国的制造业也是在1807年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之后才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禁运使美国内制造业不再面对国外的竞争,工业品价格上涨,制造业利润大增,从而使美国制造业得到了空前发展。1812年的美英战争使得美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业陷入萧条和停止,正是在这种没有外来竞争的环境之下,制造业又是飞速发展。一直到19实际末期,保护主义都是美国经济政策的基调。你再看战后的日本,他有没有慷慨的把它的煤炭,钢铁,电力等民族工业拿出来让你参与竞争!

问题只是中国现在已经走上不归路,想回头来保护自己的产业已经很难了,在利润和生存的重压之下,谁也无暇顾及投资大,见效慢的东西。我们只能期待苍天普降甘霖,还好提出了自主创新,只是就看到一个口号,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真的担心会不会像当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样,提出来几十年了,如今却已经被人们遗忘。选择了加入wto,就得遵守游戏规则,有没有实力狼来了都得出去招架两下,可惜大部分是被狼吃掉了。

。。。。。。


至于你说现在中国很多的年轻人不学习而就会关心各种明星和娱乐八卦我比较赞同。新新人类们基本上放弃了学习,放弃了思考,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把书都卖掉了,以后不需要再读书了,大学都已经把书都读完了。而对超女这种无聊到不能再无聊的东西模仿崇拜,成天沉迷于游戏鸦片。社会上很多18-19岁少男少女或辍学或不喜欢读书,宁愿到工厂每天10小时以上跟机器拼体力。


还有别的,偶有时间再回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8 17:46: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09:40:00

很可怕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13:52:00

不得不承认,身为一个大学生,自己周围没几个学习的,学风很差,整天游戏度日的大有人在,或风花雪月,想学的反成另类,忍受孤独与嘲笑,要知道,大家都认为,学好了也没用,照样找不到好工作,学不好没关系,毕竟重点大学,不会没工作,或有识之士要考研,于是千万人挤独木桥,我们这一代,中考一关,高考一关,考研又一关,刷下多少英雄汉,但是,这还算幸运,家境贫困者(大有人在),考研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家中已不易,哪有多余三年供你挥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16:37:00
winston1986与大家观点不一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winston1986先生是目前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那他当然要维护这种制度,拼命地为这个制度作辩护,采取声东击西的方式顾左右而言他,对核心问题避而不谈。他的思路是试图搅浑这趟水,使大多数人看不清问题的实质。对于类似winston1986先生这种利益集团的言论,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22:32:00
很真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11:06:00

经典

文中提到的苏州“四小名旦”是

长城电器、春花吸尘器、香雪海电冰箱、孔雀电视机

有心记的朋友可以记一下

当这些名字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屏幕上的时候,海尔还不知道在哪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16:34:00

孔雀电视机,这个我印象比较深. 当时被荷兰的PHILLIP收购了,年份我忘记了,之后通过这个中国品派公司在欧洲市场募集资金,而且控制权也落到PHILIP手里,当时中国很多人还完全不了解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的办法,而PHILLIP就借用这个公司打入中国市场,而且还募集到一笔好像比收购成本要多一倍的资金. 当时中国是正在大搞合资企业,但是却好根本搞不清楚市场运作的法则. 结果白白的把钱给国外企业赚了.

关于这个,在很多跨国企业进入一个陌生市场的时候,都会选择先收购当地的一些相关的企业,之后把自己的产品打入那个市场,共同特征是由贸易和技术转让转变为建立生产基地,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和品牌输出,然后再回过头来遏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其他国产品牌,推出自己的品牌取而代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16:38:00
另外不少地方品牌,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外资收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20:00:00
全球化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中国人自己富强起来。要追求对外开放程度你赶得上八国联军时代?事实上学过经济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最好的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那时候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一战结束后,民族资本家又陷入了生存困境。好象历史老是在重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21:35:00
以下是引用zhousea在2006-9-15 23:59:00的发言:

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找不了工作只得考研,从硕士一直读到博士后,有时真的无奈.但愿人人都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选择往往是最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0 09:32: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6-9-19 16:34:00的发言:

孔雀电视机,这个我印象比较深. 当时被荷兰的PHILLIP收购了,年份我忘记了,之后通过这个中国品派公司在欧洲市场募集资金,而且控制权也落到PHILIP手里,当时中国很多人还完全不了解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的办法,而PHILLIP就借用这个公司打入中国市场,而且还募集到一笔好像比收购成本要多一倍的资金. 当时中国是正在大搞合资企业,但是却好根本搞不清楚市场运作的法则. 结果白白的把钱给国外企业赚了.

关于这个,在很多跨国企业进入一个陌生市场的时候,都会选择先收购当地的一些相关的企业,之后把自己的产品打入那个市场,共同特征是由贸易和技术转让转变为建立生产基地,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和品牌输出,然后再回过头来遏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其他国产品牌,推出自己的品牌取而代之。

这些教训不能被当成经典案例来警世吗?事到临头,还是义无反顾地往里跳,可能是有些企业根本不知道,可能是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小利,虽然知道市场最终会教会大多数企业家,但这段培训期希望越短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0 10:46:00
好文,关注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0 16:17:00
好文,该顶。民生多艰,但是中国要崛起还有他法吗?我们不可能像曾经的西方列强那样去掠夺他人的资源来进行原始积累,我们也不能像美国那样靠极大的资源消费来支撑经济发展。过多的人口是中国的劣势,同时也是竞争力的来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0 19:21:00
以下是引用jujuwaugh在2006-9-20 9:32:00的发言:

这些教训不能被当成经典案例来警世吗?事到临头,还是义无反顾地往里跳,可能是有些企业根本不知道,可能是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小利,虽然知道市场最终会教会大多数企业家,但这段培训期希望越短越好。

其实关于这个,不少企业家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而是很主要的因为他们自己的企业都面临了很大的困难. 虽然在帐目上他们可能还再赚钱,但是他们的企业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未来竞争. 他们需要尽快把手里面的企业脱手, 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能力或者资金把企业从组.

就像我目前所工作的投资公司,最近就处理了一些这样的企业收购,或者从组(虽然都是很小的企业,估价都不超过2000万),发现这些企业但是靠自身已经没有办法去改造,或者继续发展造成这些的原因很多,特别一个,中国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碰上一个发展瓶颈,做到一定程度.但是这些企业对于外来投资者却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在收购和完成从组之后,之后转手把企业再卖了,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0 22:35:00
太长了,眼睛都看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