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219 1
2011-04-12
2011317,我们一行离开了河大,踏上了去往大山的漫漫长路。
路很远,很偏,很僻,很艰难的行走,这个季节也很荒凉。
在望天岭下车,一个村委会,一个戏台,却胜似人间天堂,房屋建筑上这是唯一渗透现代化的东西。
站在桥上等董老,看着这的天,这的水,看到了我许多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的东西:飞机拉线,冰瀑····突然有一种急于登上最高峰的冲动。一位村民非得让我们去他家看看,我不想去,我怕看到我心中想象不到的贫困,但我还是去了,但没有想到贫穷一词,而是想到了坚强。黑暗的小屋中,只有锅台,炕,水缸,一无所有,破破陋陋与高大云耸形成了鲜明对比。
董老下来了,跟随的还有北京的李姐和她的六岁女孩,多多。我们将在望天岭开始发放物资的第一站。带的东西不多,只有一些衣服。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当我们把物资放到小学校园时,有村民陆陆续续过来,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贫困而去争抢衣物,我想如果此地是一个有些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人们的观念有渗透了一些现代化因素的话,村民或穷或富都会对这一笔“免费”的物资眼红的。但望天岭的村民没有,他们很淡然,他们的脸上只有一种眼神,那种眼神不知是渴望,是羞涩,还是什么?朴素,简单,淳朴,所有这些原始纯洁的词语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农村空心化问题。空心化问题可能在全国农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但我感觉这里更为严重,除了自然区位的因素,还有两大问题,一: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生育率低,人口锐减二:人口质量问题。当望天岭还是一片寂静时,外面的世界早已嘈嘈杂杂,永远都是。年轻人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接受了外面的现代化气息。女孩迟早要嫁出去的,他们也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离开大山。男孩没钱没房没权,找不上媳妇,现代文明早已将爱情玷污。村里的劳动力锐减,几乎就看不到二十几的小伙子跟姑娘,整个村里只有六七个小孩儿。


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孩子都是脑袋有问题,这一原因在本次行程中我无从知晓。

随后徒步到了龙王庙,逗留了十几分钟,只分发了两户,我也没跟着进去,也没什么收获。但有一个发现,这里的人家几乎家家有狗。我想这是在中国山村部落中一道风景线吧,也是历史与传统的原因。
坐着三马车,此时它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世界上最好的也是最舒服的运输工具,虽然寒风凛凛,但内心仍然因为神秘而充满激情,因为激情而有热量。
桑树堰,一个在我看来人口质量有很大提高,也接受现代文明最多的地方,我们即将在这里过夜。
也正是在桑树堰,我感受到了董老对于大茂山的百姓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邓小平,毫不夸张,李姐说:“要是在战争年代,董老这块牌子比什么都好使。”
晚上,董老带我们一行到村委会开会,下面是我作为旁听的一些记录与想法。
这次会议只要议程是桑树堰农家乐生产合作社问题,这是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的组织形式,目的在于开发大茂山的旅游资源,带动全村富裕。我认为在会上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①“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这个因改革开放流行开来的话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也让许多地方领导人致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试验户,找带头人,树立榜样,由一种竞争与合作机制带动全体富裕。董老爷子在桑树堰的这一决定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②从农家乐家长们疑惑与担心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收入的不稳定性,对合作社的风险的担心。也正是这个说明了其生活的不易,挣钱的艰辛。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心血浪费。市场经济下的风险与收入的正比关系无法存会在他们的脑中。

网络的介入。李姐是北京人,是希言堂网站的建立者。她想通过网络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茂山,关注贫困人口,开发大茂山的旅游资源。这方面我看到了现代传媒力量的伟大之处。


习惯与法制的矛盾。这是我在听完会议之后最担心的合作社发展的一点。有时习惯是活生生的力量,他可以压倒法制。更何况在这样一个几乎没有现代化制度的山村,即使我们有理事会,监事会,即使我们要求财务公开,但这个广泛的习惯力量是顽强的。即使我们有健全完善的框架协议。

我记得曹锦清在《黄河边上的中国》中说过一段话:中国农民历来善分,分到家庭为止,从来不善于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除非出现一个能发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并能全心全意代表他们共同利益的“带头人”。但在桑树堰还没有这样的人。
318号,早上,我们商量行程:坐三马去黄柏寺,然后上老爷石塘,最后返程中看水库,返校。
黄柏寺更远,做三马车将近一个小时,到了这个海拔1300左右的村庄,在黄柏寺没做逗留,时间留在了去往老爷石塘的路上。
老爷石塘海拔1500,上面只有七八户人家,建国六十年才通上电,易想其贫穷,在此不再多言。
三月份,通往山上的路还有冰雪,上山很艰难,有点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感觉,确实很危险,如果稍微一滑就会滚下来,受伤是肯定的的。
快到老爷石塘的时候,遇到了一位61岁的老大爷背着90多斤的谷子下山去黄柏寺碾米,与其交谈才知其生活艰难,年收入150左右,没有户口,也没法申请低保和五保。上了村子只遇见两人,与其交谈大概了解了这个村庄的情况,也有几点反思。

村落中的人口锐减,光棍增多。没有哪个女子愿意来这个地方,除非本地联姻,但本地女孩子又有谁不愿意走出大山呢?一个村民曾娶了一个湖北的姑娘(人贩子贩来的),但生完孩子后就跑了,留下一女孩。


这样的村庄还有必要建立所谓的管理机构吗?如果有,管理成本由谁来付呢?


粮食问题是解决了,但农民缺钱花。我真正明白了“吃饭靠种地,花钱靠打工”。村里基本上也只有十来个人,其余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有一个小孩在县里上初中。大山深处的人也想接受现代化的事物,冰山雪地没有阻碍他们的渴望,但钱却阻隔了他们与现代化的交流。

下山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去看水库。
历经一天多的大茂山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心里有点酸,有点激动,想让他们在一夜间富裕起来,或许这是所有90后在遇到这些事时的共同的第一反应。但富裕与贫穷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长时间的贫困造成了现在的贫困,富裕本身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人去奋斗。既然大茂山的村民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千年,我也有信心他们会走向富裕。
自由与富裕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但邓小平也说过:如果我们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那么我们的改革就算失败了。
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不再有现代社会的浮躁,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完成我们的使命。这个国家在穷与富之间已经走上了极端,我们需要这个国家健康发展。
附件列表
IMG_6747.JPG

原图尺寸 2.1 MB

IMG_6747.JPG

DSCF4881.JPG

原图尺寸 2.35 MB

DSCF4881.JPG

DSCF5034.JPG

原图尺寸 1.26 MB

DSCF5034.JPG

DSCF5041.JPG

原图尺寸 1.22 MB

DSCF5041.JPG

DSCF5042.JPG

原图尺寸 1.23 MB

DSCF5042.JPG

DSCF5078.JPG

原图尺寸 1.25 MB

DSCF5078.JPG

DSCF5093.JPG

原图尺寸 1.23 MB

DSCF5093.JPG

DSCF5105.JPG

原图尺寸 1.23 MB

DSCF5105.JPG

DSCF5108.JPG

原图尺寸 1.26 MB

DSCF5108.JPG

DSCF5118.JPG

原图尺寸 1.25 MB

DSCF5118.JPG

DSCF5119.JPG

原图尺寸 1.23 MB

DSCF5119.JPG

DSCF5120.JPG

原图尺寸 1.29 MB

DSCF5120.JPG

DSCF5123.JPG

原图尺寸 1.27 MB

DSCF5123.JPG

IMG_6714.JPG

原图尺寸 1.42 MB

IMG_6714.JPG

IMG_6744.JPG

原图尺寸 1.46 MB

IMG_6744.JPG

IMG_6746.JPG

原图尺寸 1.72 MB

IMG_6746.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7 16:13:33
无语。所谓的繁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