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1523 17
2011-04-12
最近在论坛里和QQ群里看到有很多问关于金融专硕问题的同学,我是今年考的,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吧,欢迎各位拍砖。
从分数来说我的成绩并不高,初试374,排在33名,有很多牛人考到了400分以上。而且从复习考试来说我的经验参考性不高,因为我是突击复习的,而且除了专业课和数学之外基本都是裸考的,比较重要的是我对这次考试的一些心得吧。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大家不要把考研当作一件很难的事。我大学一直认为考研非常难,所以也一直没有勇气去尝试,直到最后被逼的没办法才选择了这条路,但一路走来,发现其实真的没那么难,大家不要盯着报录比看,而是要算算自己每科大概能得多少分,确定每科的目标,这样心里就有数多了。再者,大家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压力,我准备考研的时候已经10月底了,所以从一开始打算来年再战,因而也没什么心理压力,发挥的不错。我们宿舍三个考研的都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结果考上两个。最后,我个人感觉考研与所谓的专业基础关系不大。我本科是学语言的,在开始准备考研前几乎没有接触金融的任何知识,但最后专业课考的也可以。所以即使基础不好,只要方法得当,也是大有希望的。

政治:71分。我政治其实真正准备的时间只有半个月。之前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草草扫了两遍,知识点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做序列二又是错的一塌糊涂,所以干脆放弃复习了。考前半个月终于把专业课看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重新复习,借了同学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基本是只看大题,同时结合任汝芬序列二上的大题,只背答案,因为我觉得大题的知识点差不多就是那些,把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被下来最后写上去算是最快的突击方法了。
我选择题大约40分左右,大题大约30分左右。大家时间充足的话还是要认真复习,我选择题错的基本都是基本知识点,这些是死的东西,没背过就是没背过,靠蒙做对的概率很小。同时,大家要多做题,我觉得政治有些选择题就是要靠感觉,题做多了,即使说不出为什么来也能选对。总之,政治复习一定打好基础,然后要多做题,不要遗漏知识点。
英语:64分。英语在复习初期做了些阅读理解,但后来发现专业课和数学复习不完了就放下了,考前做了几套模拟题就匆匆上考场了。
客观题部分大约45分,主观题大约20分。首先一点建议是大家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睡个好觉,对于下午做阅读理解非常有帮助。关于客观题部分,大家一定要研究历年真题,揣摩出题人的思路,这样对于最后做对答案非常有帮助。主观题部分,特别是作文,建议大家还是多背,背多了考试自然就能写出好句子了。

这两门我复习的时间很短,成绩也很一般,相关的经验大家还是参考高分同学的策略吧。

经济类综合:118分。分为三部分:数学、逻辑和作文。数学70分,今年很简单,很多题高中知识就能解。逻辑和作文是MBA模式。我的这个分其实并不高,估计问题出在了逻辑和作文。
我大学数学只是学了一点文科数学,只是简单的微积分,所以数学是从头学起的。由于时间很有限,而且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课上,数学最后达到的水平也只是搞清了相关概念而已,还好运气比较好,考得非常简单,因而数学做得很快,应该没出什么大问题。逻辑和作文我基本都是裸考的,逻辑有不少题没把握,估计分低问题主要出在这。逻辑和作文大家复习的时候按照MBA模式来就行了。逻辑有一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一本MBA备考的书,今年听说基本都是上面的原题。作文的话最好考前能写几篇练练笔。
考试的时间非常紧,大家一定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复习的话建议先复习数学,一是因为明年很可能加难度,二是又可能改回考数三。复习的同学可以考虑9月前主攻数学,出了大纲后看是不是还考经济类综合再复习逻辑和作文。因为这两部分准备不需要太长时间,数学还是关键。

金融学综合:121分。考完了担心上不了90,但好在判卷老师改的比较松。这次完全复习偏了,特别是题型。《金融学》占90分,20分选择,20分判断,30分简答,20分论述。选择判断考得太细了,如我们的某项政策是什么,我国什么法规定了某项规定,国外有无政策性银行等。所以大家复习时一定要把书看仔细。简答三选二,一道利率期限结构,一道欧洲美元,一道金融监管。论述题考的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论述题大家注意看时事,相关政策的含义弄明白才能答题。无论初试还是复试,论述还是简答,人大出题我总结了有以下特点:1.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看书的时候多注意我国的相关政策是怎样。2.人大出的题往往在书上找不到确切答案,很多题的答案是跨章节的,需要大家自己总结,或是需要大家发散思维自己来想。比如说金融监管那道题,说结合《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谈谈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意义。《新巴塞尔协议》是书上有的,但对我国的意义我是在复习复试的时候在复试书上看到的。所以在考场上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总体来说《金融学》重记忆。
《公司理财》侧重的是理解。60分中15分选择,10分判断,35分计算。选择判断考得比较有深度,需要较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计算共三题,不难,最复杂的第三题是课本上例题的改编。但《公司理财》考超纲了,大纲给的是半本书的内容,但考试的时候涉及了全书,虽然超纲的内容很少。建议大家把全书都看一下,课后题也最好看下,复试中有一道题的一小问就涉及到某一章的课后题。
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看下金圣才系列中两本书的课后练习解答,对整合知识和拓宽视野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会见到一些难度更大的新题型。

复试:专业笔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计算。简答论述风格之前说过,计算难度比初试稍大,名词解释考的比较细。大家注意看下历年复试题,会有重题,而且风格差不多,计算基本就是考那么几类题,弄明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英语笔试20道单项和3篇阅读。单选跟高考单选差不多,阅读难度不大。听力和四六级很像,也不难。复试中难度相对较大的是英语口试,因为考的是专业内容。准备复试的时候可以看下英文版的《公司理财》,同时弄清楚相关专业词用英语怎么说,相关概念用英文怎么解释。最重要的是不要紧张,老师可能会把你问得哑口无言,但并不代表会刷你。中文面试就是考专业题了,相比用英文来表述会简单些,综合素质面试就是聊聊天啦。
复试会增加两本书,但主要内容还是在初试的两本书上。

后记:今年的报录比大约在7:1,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这个专业肯定会爆满。但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要看报考的人数,而是要算下自己每门大概能考多少分。我觉得明年即使人再多,考到400分就基本没问题了,按75+70+130+125来算,只要好好准备,其实难度并不大。
至于专业硕士的地位,我想既然国家现在在推广专硕,就不会让社会歧视这个专业。以后的趋势肯定是学硕越招越少,专硕越招越多,所以大家不要过分担心认可度的问题。至于学费嘛,既然决心从事金融这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那就不必太纠结于这点,以后找份好工作一年就都回来了。
还想奉劝一战失利的同学,特别是差的不多的同学,还是不要选择调剂到较差的学校或选择很一般的工作。二战虽然苦压力大,但一旦考上了以后自己的起点就会高很多,同样的精力放在考研上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强于在工作中产生的效果。很多工作了的人说最简单的事就是考研了,其实就是再告诉我们拥有一个高起点的必要性。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愚见。

我准备考研只有两个多月,我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考上,无论初试还是复试准备的都非常仓促,我之所以能考上,更多的是因为我的运气比较好,倘若数学再难点,或面试的时候抽到一道很难的题,那我或许就是另外一种命运了。一路走来,我感觉考研考的不但是知识,更重要是心态,放松的心态对于考试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或许有的同学会说考研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怎么可能有放松的心态呢。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只有在解决了所有问题之后才会有放松的心态,但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觉得至少我自己应该学会在重压下保持放松的心态,平凡而又没有什么背景的我以后想要在北京打拼,必然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压力,而只有学会了在重压下保持放松的心态,我才可能真正幸福。说得有点多了,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我尽量解答,祝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2 22:09:12
谢谢 很有帮助 学术性的太难了 有点想考专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25:34
很诚恳   祝福楼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39:10
请问LZ,《金融学》是看黄达的吗?《公司理财》应该是罗斯的吧?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3 06:40:13
看楼主的语气,真的是心态极好。

内容的整理超级棒。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3 09:33:14
嗯,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