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考研实力在全国是无可撼动的,每年都有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们选择在清华读研,考研路上披荆斩棘,充满了艰辛,在这里跨考教育老师将重点讲解清华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作为备考指导。(1)鲁同学考研经验01考研信息报考专业院校:清华大学本科院校专业:北京工商大学考研初试成绩:398(客观+主观),数133(56+77),英80(52+28),政71(38+33),专业114。考研辅导班:跨考教育冲刺阶段的金融专硕考研辅导班02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431学科特点:内容庞杂,难度精深。清华考试特点:风格飘忽不定,运气成分不小,学得很好不一定拿高分,学得很差也可能分数不错(一方面印证清华金硕的考研难度,一方面再次印证数学作为又拉分,又能掌控的一科,是多么重要)。参考书推荐:货币银行学:易纲《货币银行学》(知识脉络体系极其清楚,知识体系非常完整,但是成书太早,很多内容已没现实意义且不会考)、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每季度一份,首先用于认清政治立场——央行观点,其次原话可以直接用在考试论述题中,再次是准备热点的最好资料)、“翔高”习题集(用于检测自己掌握情况)。学有余力者参考:米十金《货币金融学》(深入浅出,货币政策部分很好,但是部头很大)、黄达《金融学》(逻辑表述不清晰,部头太大,但包含一些具体经济问题,可做课外读物)。国际金融: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逻辑清晰体系完整,但成书较老,称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等知识已经没有备考价值)马君璐《国际金融》(优点是百度找得到课件和讲课视频)《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翔高”习题公司理财:罗斯《公司理财》,对应课后题答案。核心资料仅此一套,课后题答案很多错的(网上的所谓“英文原版答案”也很多错的),但是确是最好的复习资料——题量大,覆盖面广,难度深——多年真题直接取自课后题。做题时多与同学讨论,不必以答案为准,但是要理解在“三点”(参见数学部分)。学有余力者参考:CPA《财务成本管理》(10月份考CPA,可以试试)。投资学:博迪《投资学》,对应课后题答案。也是仅此一套核心资料,其他市面资料的质量原不能与课后题相提并论。课后题错误较少,基本可以放心使用。学有余力者参考CFA一级考试——初试涉及较少,对复试笔试部分比较有用。各科特点:货币银行:不分重点非重点,每个概念理论都可能成为考试内容。可以通过最后一部分——货币政策——来串联全部的章节,考试论述题也通常是从这一章节入手来做。虽然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考到(而且选择题部分考得还很细),都可能论述题中需要论述,但是背下整本书是不可能的。所以做好两点:整理框架,多做习题。国际金融:看似书很厚章节很多,但其实仅仅围绕两个核心问题:汇率和国际收支。汇率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什么影响汇率、汇率影响什么。国际收支也有两个核心:国际收支平衡表、怎么调整失衡(自动、ZF干预)。选择题曾经很细致连考6道(18分),17年的论述也是从这部分展开。公司理财:考试的理论难度一直很低,但是计算难度一直极其大。理论难度不会超过课后题,所以吃透课后题就可以放心,之后研究真题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另外,具历年经验来看,大题部分不是按部给分,而是只看结果,结果错误则整个小问(不分小问时候就是整个题目)分数全扣,所以一定要注意计算。再另外,每年的卷子都有题意不清情况出现,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做题能力,揣摩出题意图(这个真的很能见出高手和低手的距离),另一方面只能看运气了(再次说明431分数很难自己掌控,运气成分不小,一定要抓住数学)。投资学:和理财情况类似,吃透课后题就不必担心题不会做,但真的极其有可能你会做却不会算,最后一样把分数扣光。另外,衍生品部分知识难度很大,可能课本讲述程度已经不够,学有余力可参看“金融工程”课程,这部分是唯一可能出题理论难度很大的部分,而且一旦出题就会高下立现(目前为止还只是出选择,但普遍认为出大题压轴更合适,可能是未来方向)。理财投资很多内容重合,这里也简单解释一下:投资学重点: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均衡定价理论(CAPM、APT,牵涉指数模型,多因子模型、市场模型等等),股票估值理论(DCF、戈登公式、多期增长等),债券理论,衍生品理论。这些部分博迪都讲述地十分精彩,可以不用再看理财对应部分。理财重点(不含投资学部分):现金流分析(第一难点),财务比率分析,资本预算决策(新建项目、重置项目等等,全书主体。18章是完结章,涵盖了之前所有章知识),资本结构理论(MM等理论,全书主体),行为金融与有效市场(比博迪讲的清楚一些,最好都看),衍生品理论在企业定价方面应用(还没考过)。(2)周同学考研经验01考研信息报考专业院校:清华大学本科院校专业:河北财经大学考研初试成绩:政治70+,英语二75,395经济联考综合120,专业课110考研辅导班:跨考教育冲刺阶段的金融专硕考研辅导班02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这次考研把60%的精力给了它。四门课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唯一和其他跨考生不一样的是,我考过FRM,其中有一本门市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关于CAPM、APT、CML,关于远期、期货,关于期权、互换等,我都自学过,且做过不少此类的专业习题。但是很不幸的是,道口初试关于衍生品定价几乎没有,因此没有占到什么优势。9月下旬开始看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罗斯的公司理财、博迪的投资学,大概10月下旬结束这三本书的第一遍。随后开始看第二遍公司理财,每章都做了笔记,并且做了课后习题,这个持续10天左右的时间。随后找到一个对应米什金的课件,看了两遍。又看了1遍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有人说他的货银是米什金的翻版,确实有很多一样的,不过他的货银正好弥补了米什金中缺乏关于中国的内容。按照大纲的知识点顺序,将米什金的和胡庆康的货银,糅合在一起做了笔记。11月底才开始看得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此教材看了2遍,按照大纲的知识点顺序,也整理出了笔记,笔记看起来很快。投资学,由于和公司理财有不少重复内容,按照大纲知识点顺序,做了笔记和整理了部分较经典的投资学题目,此后投资学的复习就摆脱了那本又厚又重的书,主要看笔记。由于没有多少真题可以参考,市面上好的参考书又很少,因此想做一些好的习题,又找不到。于是买了跨考教育郑炳老师出版的《金融硕士(MF)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黄皮书,里面收录了不少学校的431真题,可是这本书编的非常非常烂,里面的习题答案非常多的错误。我选择了几套有价值的真题,自己做了一遍,不会的,就查看教材,把较为经典的题目也收录在我的习题集上了。最后在网上也找到了部分金融学的练习题,开始练习,觉得好的就把它收录。现在发现,其实觉得最根本的还是那几本教材,把笔记做好,把公司理财和投资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掌握好,就挺好的了。由于初试关于热点的问题,考的比较少,而且热点问题也是考基本的知识点,所以把教材搞熟,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以上就是跨考教育老师整理的清华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2019考研的小伙伴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