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6050 9
2011-04-13
  
  【小乘有部】承认事物在过去、当下、未来是实有的,例如:杯子是存在的,过去存在,当下存在,未来也存在,并不是虚无的或假的表相。
  【小乘经部】承认事物在当下实有,过去是存在过的,不是当下的存在,是已经消失了的;未来是还没有出现的,在当下是不存在的。例如杯子当下是存在的,有本身的内容,但过去存在过的杯子,是不存在的,仅以记忆的影像方式在意识中有,未来的杯子也是不存在的,仅以假设的影像方式在意识中有,都不是当下的实有。
  【大乘唯识】事物在意识以外是存在,但没有意识的参与判断,这种有,根本谈不上,所以,有是有,但只能是假有,因为所有的意识到的事物,都不是直接用意识去关联事物本身,而是直接意识到意识中此事物的影像,所以万法是万法,但万法也唯心,没有心的参考,万法无所谓万法,所以唯识只承认假有,但不会说没有。例如:杯子在意识以外不是有,也不是没有,而是无所谓有没有,只有意识参与判断时,才有“有没有”这样的判断,即使说有,说没有都不正确,就起个名称叫“假有”,是有又非真。这方面有相唯识、无相唯识、随理唯识与随教唯识也稍有差异,但总的差异不大。无相唯识包括此心也不承认是实有,阿赖耶根本不是存在的,但种子是实有的,种子组成以后的整体,就是假设的阿赖耶。
  【大乘中观】中观比较复杂除旧觉囊派的他空见以外,都属于自空见,自空见中又分应成派,只破不立;自续派:暂时承认单空;自续派中又有随瑜伽行自续派和随经部行自续派。中观的一致观点,是不承认一切存在,胜义谛中的真实空性是无法名言表述的,所以,仅存在相似胜义的空性表述。应成派在应对他人的解释时,就是只破不立,不管你说什么,都加以否定,例如,你说杯子有,我就说不是有,你说没有,我就是不是没有。但到底有没有,我不直接说,因为无法说(应成派在对自己的弟子进行近似性的直接表述时,一般是讲在空性中什么也不存在,但什么也不存在,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一般人不太好理解)。自续派,基本也是应成派的观点,但在破以前,可以暂时的立一个假设的近似——即接近胜义空性时,不承许一切存在。先肯定这个对一切存在的否定,然后再说其他。例如:杯子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表现与作用可以在世俗谛义上感知。
  
  【总结】小乘与大乘在空性上的根本点——
  ·小乘各宗,都承认外境实有(即一般理解的所谓客观世界是存在的)。
  ·大乘各宗,无一派承认外境实有(即一般理解的不承认客观世界是存在的)。
        其中中观自续派则除了“否定一切存在”(包括自身的否定性)以外,不对任何加以承认。
        而中观应成派,则在名相上无任何肯定式,皆以否定式加以对待,也就是说,只要自身与对象的任何内容,不管是本身否定还是肯定的表现,都加以否定。
  
  各宗对空性的理解分歧,基本就是这种存在不存在的分歧。按一般而论,不能理解中观一切不存在的理论的,可以暂时以唯识为最究竟说,承许一个阿赖耶有(但唯识只承认阿赖耶是相似相续,并非实有),如果对唯识这个不能理解,可以退到经部的承许,即可以暂时把当下事物当成实有假设成真实的,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依有部的三时实有而进行观察。
  
  所以,各宗派的人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发生分歧,但都可以叫佛法,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宗见不同,而宗见不同的设立,是因为人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有些人只能理解到当下杯子实有,杯子只是心的反映,这一点怎么也理解不了,所以,他依的是经部的暂时假设而观察的,并不算错,但不代表唯识不是正确。
  
  不管各宗对空性的理解如何不同,有一点比较一致,就是无论阿罗汉、菩萨、佛,在当下空性实相的自证中所得是一致的(但在法我、后者等方面可能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3 12:06:32
好文,让人从更大的视野来了解佛教各宗派的核心观点,唯识论方面,本人认为熊十力的有关著作值得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3 13:02:24
  
  很多人批评佛教讲空,并认为佛教不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你不能理解这种所谓的不存在的空性,佛教并没有强迫你认同,佛教也提供了对世界的客观存在承认的角度而观察的理论与实践——有部,经部。
  
  很多人说佛教不讲有个自我本性的存在,否定了自我,你不能理解“无我”,佛教也给你提供了、从你可以理解的角度“常乐我净”的如来藏思想。
  
  有些人一味强调所谓儒、道、佛相通论,在世间角度,当然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在真实角度,是不可能相通的,佛教在甚深见胜义中,是不承许一切存在的,道的存在是不可能成立的,更不用说礼、仁之类的内容了。
  
  佛教没有强迫你必须理解、接受和承认甚深见(中观理论)或广行见(唯识理论),你自己非要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去理解自己还理解不了的内容,只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4 16:16:21
  我是谁?
  ——有部、经部、广行、甚深解释不同,各自成立。
  ——从物理角度,我就是这个身体与意识的综合。
    从补特伽罗假立而说,我即我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自性、灵魂、本性。
    从阿赖耶相似相续说,我非我,成立我。
    从胜义空性中,不存在我,“我是谁”问题本身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4 16:34:30
记忆是什么——
  ·物质实在的角度,记忆是物质的表现,在意识中的反映,并通过物质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影像与概念。
  ·万法唯心的角度,记忆是后一个念头对前边的念头的观照,如同镜子里的事物,但镜子本身不增加任何内容。
  ·从甚深见而论,记忆不存在。仅是假立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20:27:04
暂时只能理解到大乘大乘唯识
烈火是否有这些经书,看了才有可能理解其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