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量,对应的专业术语叫做碳通量(既包括碳排放和碳吸收)。本答案中除了讨论碳排放,还讨论了碳吸收。这是因为如果作为一个排放主体,如果还参与了植树造林之类的减排工程,也是可以抵扣碳排放额度的。碳吸收的测算问题同样重要。
碳通量目前主流的计算方法分两种,一种叫“自下而上”的方法,一种叫“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把碳通量分成主要两部分:人为活动,生态系统活动
具体数据内容:1.全国各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数据数据(指标说明:指标来源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碳排放和能源数据为插值法推算得到)2000-2018年
2.全国各省碳排放数1997-2017年
3.中国350地级市碳排放数据(请注意:由于方法的不同,采用表观排放量核算法和部门法得出的结果有时略有不同,城市碳排放量通过所辖县排放量求得。)1997-2017年
4.中国2700多个县区碳排放数据(指标说明:表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百万吨))1997-2017年
5.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说明: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吨数))1960-2014年
人类活动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等,涵盖了汽车尾气等,主要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得到,即根据一个地区的燃料消费量,结合各种燃料燃烧的效率计算排放的碳量。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地区石油、煤、天然气……的消费量,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排放量。其它答案主要在详细介绍这部分的计算过程。这也是实际上最广泛采用的统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