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一篇合格公文五个基本要素
公文能够表达意志、传递政策、沟通联络、进而推动事业发展,实现组织意图。
- 1.定位准确 (以文辅政,政的核心是政治性与政策性;辅的要义是把握意图,好的意图需注意好三方面问题,一要研究上情,提出的观点、办法和措施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上级部门要求。二要吃透下情,研究工作现状,特别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看准了,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找到解决办法。三要了解外情,就是借鉴外地单位部门在解决相同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完善我们的对策措施)
- 2.格式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条例规定了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15个文种的撰写规范;不同种类的公文除了作用不同外,还要体现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关系不同。例如,有的文种有指示功能,适用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如决议、决定、指示、批复;有的文种具有呈请功能,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的文种具有周知功能,适用于公开发布或在一定范围发布事项,如公报、通报;有的是规范功能,适用于特定范围的工作或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如条例、规定)
- 3.结构严谨 (公文讲究的文章结构,公文格式只是外在形式,结构则体现内在思路;在动笔之前,对文稿基本内容、主旨框架、层次段落、重点观点、开头结尾等进行一番全面考虑和总体设计是公文写作的重要一步;如请示分为请示缘由和请示事项;通知分为目的依据、通知事项、执行要求;法规分为总则、分则、附则;总结分为基本情况、成绩经验、缺点教训、今后打算等)
- 4.内容实际 (需要实实在在地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
- 5.逻辑清晰 (一是在确立主旨中体现逻辑思维;二是写作思路上体现逻辑性;三是段落排序中体现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