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631 4
2006-09-08
假如雷锋当上了董事长,他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成为所谓的“理性人”吗?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搏弈论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8 11:40:00

雷锋的效用函数和我们所谓的不同,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还是符合理性人行为.但是这种公司是否能够在长期生存,是值得怀疑的.

这位雷锋董事长应该以为人们无偿服务为目标函数,可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给予"施舍",那么这么多的钱来自何方那?假如一位工人没有效率,但是在雷锋体系是可以得到同样的工资的.类推的话,整个公司就处于无效率状态,必然遭到潜在竞争者进入.最后还是使得雷锋保护下的群体也还要面临失业可能.所以"雷锋"理性预期到这样的话,就会在开始的时候开除掉无效率工人,而另外一些工人获得幸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8 13:45:00

这是一个伪问题。

(先不谈“雷锋”究竟意味着什么)“理性人”并不必然与“利他”互相排斥,“理性人”可以有自己的偏好。

雷锋当不当董事长,与社会主义道德观与博弈论之关系,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雷锋当上董事长,就要为股东的利益服务,否则股东也可以离开他。当上董事长后,究竟“雷锋”会干些什么,除非我们知道雷锋是谁,否则我们无法做出任何判断(即便我们知道他是谁,我们也很难做出判断)。

博弈论只是人们分析人们之间互动行为的一种方法(绝不是唯一方法),不同的“道德观”只不过可能修改了分析的初始条件,并不改变分析方法。

给出1+1,我们可以知道它等于2,给出2+1,我们可以得到3,但这些都不改变加法的法则(相反我们是根据加法法则才知道它们各等于多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8 16:45:00

sungmoo果然是大师级人物,三言两语就说清了道理。fengshiyu也说得很有道理。

我个人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人应该主要指以“利己”为目标的理性人,显然,雷锋不是这样的人,雷锋可能是其他类型的理性人。不“利己”不一定导致经济效率的缺失,如果将雷锋的目标与社会主义建设融合起来,他的效率说不定超级的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应该说更需要大量的雷锋。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更多的表现出资本主义的特征。当两种不同类型理性人参与同一搏弈,“利己”者将成为胜利者。现在请问,在我们国家,为体现更多的社会主义公平,如何设计这样的一套制度,使得雷锋不要既流汗又流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9 14:43:00

首先,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并不等同于 ‘利己人 ’。实际上,所谓的“理性”更多的是学术上的用意而非文学上的用意,它只是作为研究前提的一系列假定而已:1.给定一组集合,能给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选择;2.有“完美”的记忆能力;3.有“完美”的记忆能力。当然,这在现实中同完全的“市场”的假定一样难以实现。

其次,“利他”的“他”也并不指所有人,而是允许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的。所以,即便雷锋同志当上了董事长不见的就会淹没在解不解雇上面提到的那位“工人”的矛盾中,而这个公司也不见得就是完全的无效率。这就要看这位“雷锋”利谁的取向了。

这是我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