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4月14日电---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周四表示,对人民币计价投资品的期待热情已超前于市场现实.
香港的银行涌入大量的人民币存款,因投资者押注未来几年人民币将大幅升值.不过鉴于存款收益率仅为0.4%-0.6%,投资者正鼓吹推出更多收益更高的人民币计价产品.
香港首支以人民币计价新股--汇贤产业信托的首次公开招股(IPO)将于4月底亮相,目前已被投资者认购一空,尽管其股息较大多数香港上市的信托公司低.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Martin Wheatley)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我认为对人民币产品的热情也许有些过头."
他表示,尽管香港银行体系内有大量的人民币,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香港有能力一下子推出大量新产品.
"人民币存款确实明显增加,但这并意味着必然能转化为开发新产品所需的充裕流动性,"他说.
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馀额相当于623亿美元,是去年6月时的四倍有余.
在更高层次的金融改革问题上,韦奕礼驳斥了有关各国间法律差异正创造所谓"监管套利"漏洞的说法.韦奕礼今夏将离开香港证监会,赴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履新.
"在总体层面各国肯定趋于一致,在技术层面上虽有一些差异,但努力的方向是消除这些差异,以使市场无法逃避监管,"他说.
不过他指出,被外界广泛指责为助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复杂金融衍生品正开始再度复苏.
"我认为我们确实已经看到(复杂衍生品)再度出现...银行本质上是追求创新的,它们要为股东创造回报,所以要创新并开发出新的产品--监管机构的任务是在这些产品出现後加以评估,以判断产品是否对市场有利,"韦奕礼说.(完)
--编译 王洋;审校 王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