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2-14 22:13: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2-14 15:52
用需求曲线表示整个成交散点的特征。
例如您的班是学胡扯的——您就是胡扯的代表啊——您代表全班的同学 ...
各个成交散点形成时,你的需求曲线连个影都没有,怎么能够代表成交散点?
在成交散点中,许多相同的成交量对应着不同的价格,许多同一个价格上却有不同需求量;而你的需求曲线每一个需求量与相应的价格都只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何能够代表成交散点?
在成交散点中,许多成交点之间都不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你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两个成交点之间都是负相关的关系,如何能够代表成交散点?

所以,你所谓的“需求曲线是成交散点的代表”纯属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5 09:27:40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2-14 22:13
各个成交散点形成时,你的需求曲线连个影都没有,怎么能够代表成交散点?
在成交散点中,许多相同的成交 ...
区别两种需求曲线——wzwswswz先生请注意
有两种需求曲线,要区别开。
一种需求曲线是从成交散点中抽象出来的,是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来的。
这个需求曲线是成交散点的代表,表示成交散点组合的基本特征。这个需求曲线位于成交散点的中间。
成交散点是事先的,需求曲线是事后的。
一种需求曲线是假设的需求曲线,根据一定条件进行的假设,用于解释价格决定。给定一个供给量。供给量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的价格,就是市场应该形成的价格——假设市场条件符合假设条件。
这里的需求曲线与成交散点无关,没有什么成交散点。这里的需求曲线仅仅是价格决定模型的一部分。仅仅用来说明价格决定。
这里需求曲线是事先假定,价格决定是事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5 10:03: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2-15 09:27
区别两种需求曲线——wzwswswz先生请注意
有两种需求曲线,要区别开。
一种需求曲线是从成交散点中抽象 ...
你到底有没有科学常识?
在科学上,人们往往都是观察到了事物的结果以后,为了说明这个结果,才去假设结果发生之前的原因,并用这个原因来解释这个结果。
因此,既然第二种需求曲线是“用于解释价格的决定”,就绝不可能仅仅是“事先假定”,而完全可以是事后(即成交以后)的假定。

因此,第二种需求曲线完全可以在成交散点形成之后,通过假定成交散点形成之前的需求曲线来解释成交点的价格决定。

你把假定成交点形成之前的需求曲线,说成是在成交点形成之前(事先)对需求曲线的假定,再次证明了你小学语文不及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5 10:27: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2-15 09:27
区别两种需求曲线——wzwswswz先生请注意
有两种需求曲线,要区别开。
一种需求曲线是从成交散点中抽象 ...
既然第二种需求曲线不是第一种需求曲线,那么它当然可以在抽象出第一种需求曲线之前作出假定,并“用于解释价格的决定”,即用于解释成交散点中价格的决定。否则,它就是第一种需求曲线,而不是第二种需求曲线了。

既然我们可以假定第二种需求曲线用于解释价格的决定,那就意味着我们确信在实际的价格决定之前,有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的存在,并且确信这种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是实际价格决定的一个先决条件。否则,假定第二种需求曲线用于解释价格的决定就毫无合理性可言。

因此,你用抽象出的第一种需求曲线来否认每个实际成交点的价格决定之前有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的存在,就是打了你第二种需求曲线的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5 10:44: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2-15 09:27
区别两种需求曲线——wzwswswz先生请注意
有两种需求曲线,要区别开。
一种需求曲线是从成交散点中抽象 ...
因为在实际的价格决定之前,有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的存在,并且这种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是实际价格决定的一个先决条件。所以,我们才可以假定第二种需求曲线,并用它来解释实际价格的决定。

而在计量经济学中,你的最小二乘法属于回归分析,其中价格为解释变量,成交量(需求量)为被解释变量,从成交散点中得到的第一种需求曲线实际是总体平均的每个价格下的成交量(需求量),也就是每个价格下成交量(需求量)的总体均值
因此,你的第一种需求曲线实际就是从成交散点中抽象出来的平均意义的需求曲线,这种平均意义的需求曲线根本无法否认每个实际成交点都有其自身的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并且正因为每个实际成交点都有其自身的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才有了各个成交点各不相同的实际价格的决定。

你用第一种需求曲线否认每个成交点都有其自身的实际需求曲线(相关联需求点(价格/需求量)的集合),就是在用总体的平均量否认个体的实际量,证明了你根本就不懂计量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