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8871 20
2011-04-15
请问保留价格曲线和需求曲线不是一回事么?是不是保留价格衡量的纯粹是特定商品效用的边际变化,而需求价格衡量的是考虑到其他商品消费变化引起的总效用的边际变化?这一点对理解消费者剩余比较重要。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5 12:34:39
楼主理解偏了吧。
    我的理解:
    需求曲线是假定其它条件或因素不变时,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即一条需求曲线,从而一个需求函数只考察或反映一个商品的不同价格与不同需求量的对应关系。
    需求价格可以分作两种情况来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每一种需求价格的理解都必须放置到特定的需求函数或相应的坐标系中才可以,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其一,任意的某个需求价格;其二,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均衡价格。
    任意的某个需求价格其实内涵着边际需求的意思。任意的某个需求价格对应着一个特定增量需求情况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此,任意的某个需求价格都是某个增量需求下的保留价格。
    但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只需要支付均衡价格。对此,西方经济学用消费者剩余加以描述。
    我个人的记忆中不存在什么保留价格曲线,只有需求曲线,或需求价格曲线。基于上面的诠释,楼主也应该能看到,需求曲线本身包含着保留价格问题。
    对楼主的该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请回到“需求”的概念界定上。
     所谓需求,是当其他条件既定时,在任意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循着基本概念,楼主会看到,需求本身内含着保留价格问题。“愿意”的出价反映了消费者的保留价格。
     啰嗦了很多,希望对楼主有用。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5 12:39:35
不同的价格P,对应的消费者需求量Q不同
比如P为10,Q为20,那就意味着,对该商品的保留价格为10或者更高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20.

P为12,Q为15,那就是保留价格≥12的消费需求量为15.

需求曲线,指的是不同保留价格的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可能消费量的集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5 14:10:15
楼上的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效用拟线性的情况下,上面的解释勉强。范里安的中级里面有这个问题,我现在是这样理解的,需求曲线是反映总效用变化的,因为消费者不仅仅消费一种商品,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反映了某商品数量变化的总支付意愿的边际变化。问题是保留价格曲线是不是只考虑某商品(特定商品)本身数量变化对效用变化的边际影响?如果不是,那保留价格曲线和需求(价格)曲线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说计算消费者剩余时用需求曲线计算的只是近似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5 17:34:24
ewebnet 发表于 2011-4-15 14:10
楼上的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效用拟线性的情况下,上面的解释勉强。范里安的中级里面有这个问题,我现在是这样理解的,需求曲线是反映总效用变化的,因为消费者不仅仅消费一种商品,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反映了某商品数量变化的总支付意愿的边际变化。问题是保留价格曲线是不是只考虑某商品(特定商品)本身数量变化对效用变化的边际影响?如果不是,那保留价格曲线和需求(价格)曲线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说计算消费者剩余时用需求曲线计算的只是近似值?
        范里安在消费者剩余章节里假设商品的效用拟线性是有原因,这个假设等价的意义就是,1初始禀赋并不改变你购买商品的数量,2你少购买一单位商品所节省下来的钱和你原先没有花掉的钱是等值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讲,最后的100人民币可能没有最开始的100人民币有价值)。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你意愿的最高付款额与实际付款额之差,而消费者效用变化则与效用函数有关,拟线性效用函数假设最最后100人民币与最初100人民币带来的效用是一样大的,所以用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效用变化就是合适;当效用函数不是拟线性的,最后的100人民币与最初100人民币带来的效用小,则用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效用变化就会产生偏差。
       其实你只需注意两点:
1保留价格曲线和需求曲线在分析消费者剩余时没有区别。
2用需求曲线计算消费者不是近似值,而是准确值,但用这个消费者剩余去衡量效用变化时它是个近似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7 21:02:22
4# ewebnet

正好今晚有空,一点一点地驳你
你说,需求曲线是反映总效用变化的

我们假设需求曲线满足Q=a—bP
那么,Q应该是关于P的方程,如果要谈及生产要素的话,也可以说成Q(L,K),假设K是固定。

我完全想不出,Q怎么反应总效用的变化了?噢,如果Q是goods的话,可以说是越多越好,效用就越高。

所以,这话不妥当,序数效用,或者基数效用才能反应总效用

在能消费得起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与Q(P)的切点为A(指的一般分析,那些怪异的另外讨论),切点A离原点的远近才能说明效用的大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