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习笔记1.0
2383 2
2011-04-15
                       《金融战败》句摘
  • 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拿在手里时只能是一个整体。
  • 依笔者看,日本的政策当局根本就没有过金融战略的念头,这才是招致今天困境的根本原因。
  • 美元至今仍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同时又与美国一国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美国随心所欲地变幻着反映自己意志的美元价值。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其结果是给日本带来了莫大的灾难。
  • 毋庸讳言,这(指因美元贬值导致的日本美元资产的损失)正是后泡沫时代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通货紧缩压力的关键所在。
  • 说得极端些,如果美国想削弱债务对象国的国力的话,只需将美元汇率导向贬值便足以达到目的。
  • 一般情况下,君临世界的霸权国所拥有的力量中,经济实力不可缺少,这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之所以特意强调,是由于霸权国的经济实力的确是体现在国际资金循环上。要想形成领导世界经济的资金循环,占据核心地位,就必须拥有对外净资产,同时以此为基础使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并得到全世界的信任,只有这样,资金才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 美国霸权地位的形成不仅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而且是美国认识到金钱才是霸权的根本后,根据自己周到的战略上演的一出好戏。
  • 尽管美国这个国家实际贸易赤字或者反映着贸易赤字的经常收支在不断扩大,美元却仍然坚挺,这完全是由另一种原因的资本流入造成的。
  • 流入的资金主要是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日本资金,而其真身正是日本在对美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贸易顺差和经常收支的顺差。这些支撑了日本购买美元的行为并扭曲了外汇汇率。日本铸成金融战败错误的第一步,正是于80年代初如此迈出的。
  • 没有从日本向美国的资本流动,就绝不会有里根**的一边刺激国内消费、一边进行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与平时军备扩充等互不相干的投资行为。
  • 对于把对苏冷战的胜利放在首位的里根**,最大的精神支柱莫过于军费的增加,而在财政上因此留下的窟窿都指望日本资金回填。
  • 美国若想摆脱困境,就应该通过改善产业竞争力扩大贸易收支的顺差,这才是我们在进行评论时应该指明的理所当然的解决途径。
  • 纵观英国、美国的先例,核心的资本输出国同时还应该是世界货币国,在数十年中成为世界政治、军事的核心。在缺少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日本一味扩大对外资产,到底能否被国际社会接纳?
  • 日本经常收支顺差的约半数,是以获取美国长期国债的形式稳定地还流到了美国。
  • 对日本而言,无论是贸易关系还是资本关系,都是一个使人切实认识到只有摆脱美元才能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 80年代前半期,在美元坚挺的情况下,美国从日本的进口急剧增加,成为美国贸易收支赤字扩大的主要原因。
  • 只要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状态不结束,日本就只能继续走下去,否则就有引发美元暴跌的危险。而美元一旦暴跌,已经投资进去的、转变为美元的日本资产还要进一步大幅贬值。为了防止发生不测,不断地投资于美元债券就成了日本唯一的选择。同根相生,日本已逃脱不了受制于美元的命运。
  • 日本的对美直接投资虽然在绝对额上并非高水平,但却具有在美国当地引起充分关注的特点。
  • 在经济上,就理论而言直接投资是日本在汇率变动中仅存的、唯一可享受的汇率差带来的实惠,而这种享受却在政治方面碰到了阻力。
  • 广场协议使日本多年积累的对美资产大幅度贬值,而利率的调整又使日本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现象,最终随着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迅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败。
  • 如果使用最单纯的方式来表达的话,可以说问题恰恰在于日本手中的出口收入全部变成了美元。
  • 汇率风险必须由资本输出国日本承担,这是何等奇妙的构架,却在日美间如同常识般安然地存在着。由此产生了莫大的汇率差损,将日本经济折腾地筋疲力尽。日本将自己储蓄过剩的部分转移到了储蓄不足的美国,并通过美元的中介,使国民的血汗结晶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
  • 金融当局应该领导日本的金融界在进行美元投资的同时,还应对马克、英镑和黄金进行分散投资。同时还应通过确立以日元结算的贸易和投资途径,构思日元的国际化问题,这些并非是不可能的。
  • 泡沫经济的生成,主要是由日本**为引导日本资金持续流入美国而长期实施低利率政策所致。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日本人或者日本社会在采取统一行动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该政策所导致的后果更加严重。
  • 这种充斥日本经济社会的人行亦行(同质性)、人云亦云(同调性)的特性,不仅助长了泡沫经济的生成,说它与泡沫经济的崩溃紧密相关也是不过分的。
  • 不难看出日本国内的舆论和美国的对日压力在谈判过程中竟然形成了微妙的共振作用。
  • 笔者的这般评说,或许会令读者得到某种暗示,认为是美国在操纵舆论。可是当我们展开对泡沫经济崩溃过程的验证时,却很难全面否认美国操纵舆论。
  • 看一看美国气势逼人的日本异质论者的观点,再回顾一下当时以标榜“日本可以说不”的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为特点的日美关系,可以看出,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巅峰时期,美国的对日经济战略已经出现了超越通商派、资本市场派之争的明显变化。
  • 泡沫经济的产生及崩溃,是80年代以后日美经济不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的集大成。比起幸免于难得前联邦德国,忠实于协调的日本反而受害更深。
  • 日本对外民间资产的贬值,成为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 在日元对外资产至今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坚挺的日元”造成的生产成本的提高,不仅严重打击了动态的生产活动,在静态方面也造成了以对外净资产汇率差损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停滞现象和通货紧缩现象的发生。
  • 持续背负世界最大经常收支赤字的国家美国,靠着日本自杀般的低利率政策的帮助,吸引来了远远大于自身赤字的外国资金,并以此作为其大规模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美国重新登上“帝国”宝座,成为世界资金周转的中心。
  • 由于亚洲经济实际是处于美元圈,所以,日本对亚洲国家的投资反而使日本的经济更深地陷入了美元圈中。
  • 实际上,政治与经济相互深深地交织着,从而形成了现代的国家间关系。其中货币问题直接左右着该国的霸权,因此经常被作为政治手段。
  • 日元资本的输出以及日元贸易体系的建立,往往是尚未进入经济操作的过程时,就已经成为国际政治问题,而不得不放弃经济操作。
  • 其(指大藏省)短期政策失误,应该说是由于日本过于忠实美国的华尔街,以致使日本经济形成泡沫,而后又在处理措施上失误。
  • 日美经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日本成为债权国时未能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经济的构架。”
  • 尽管改革严格的外汇管理体制、取消金融的闭关自守不失为长期有效的国策,但却意味着日本的金融机构因此丧失既得利益,日本的大藏省则会因此丧失在金融业中的影响力。对于他们而言,与其因“日元小世界”的形成丧失既得利益,不如留在“美元世界”吃嗟来之食。这种选择,最终阻碍了日元获得正当的国际地位。
  • 维护世界货币美元的特权,确保美元下浮的自由,这就是美国的意图。加之美国经济患有慢性经常收支赤字病,总是经常感受到货币贬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将日元的稳定寄托于日元与美元的关系的,这也是日本经济20年来的教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5 20:52:40
看过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5 21:01:33
很不错,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