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1-4 14:59:57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4 13:02
是啊,以前有个人天天问我说“剩余价值论”我也是这样回答他的,三言两语哪里讲得明白。最后我还是讲到那 ...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第二版跋里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那绝不是定义的表达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4 15:08:46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4 11:10
1、哦,否定一因一果。但就一因必然引起一果而言,您认为是错误的么?
2、哦,是啊,的确我逻辑不好,又 ...
“一因必然引起一果”就叫宿命论。由于它忽略了其余原因条件,因此是逻辑错误。如果明知有错而刻意为之,那就是骗术。

任一结果背后都不止一个原因条件,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完整罗列这些原因条件而无一疏漏(请记住,我不想重复三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4 22:23:3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4 14:59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第二版跋里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那绝不是定义的表达 ...
这里没有要与您讨论剩余价值论,只是想和您说,您应该像我一样,虽然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什么宿命论,但也应该积极地去说明,循序渐进地去说明。三句话不够咱就用五句话,五句话不够写十句。而不是试图将自己的理解带进棺材。那样就真的是谁也不理解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4 22:38:5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4 15:08
“一因必然引起一果”就叫宿命论。由于它忽略了其余原因条件,因此是逻辑错误。如果明知有错而刻意为之, ...
我说“一因必然引起一果”,您的理解可能和我的不一样。此处的因和果都没有具体的指向。而您的因果中,应当是有明确的指向的。就是说,您在此处的理解是“什么因,必然引起什么果。”而我讲“一因必然引起一果”只是极为抽象地说每件事都必然引起其它事情的发生。
关于是否是一因一果,或者是一因多果,或者是多因多果,还是必须相对地,立于一个狭隘的界限内看。也就是说,必须使因和果本身具体化为某一具体事件。那样它就变成了一个具体事件分析。如果只是分析具体事件,那么对于一个时间,我们是的确能够找出所有的充分必要条件,来明确使其实现的。

至于您说的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完整罗列原因条件,应当是从最宏观角度,即从不能穷尽究极因的角度来说明的。您没发现当您立在最宏观之处,其实本身就是站在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么?因为假使您要说明不明穷尽,就必须说明无穷,您说明无穷时,不就是立于最大的全面了么?尽管这个全面是不能表述的。
然后您有没有发觉,当您站在这个不能究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提出没有究极因时,这难道不是恩格斯提出的当我们站在更广阔的领域,就会发现一切事物,都不像我们当初在片面、狭隘、的角度,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那样真实么?逻辑只能证伪,不能证真的道理,难道不是因为片面的逻辑放在更为全面的角度看便会失真的阐述么?这些难道都不是恩格斯在他关于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别中试图告诉我们的东西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4 22:55:2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4 14:57
大众能够讲的就是形而下的常理,但形而上的难题就讲不上来了,那就要去请教道理学家。现在写书人读书人满 ...
我依然坚持逻辑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的东西,它只是一项知识,而不是什么天赋。
您一直都很夸大阴暗面,甚至所有的著作者都被您笼上了一个“挖坑大师”的名号,我不知道您怎么理解挖坑这个词汇,但就我的理解来讲,挖坑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恶意的的做法,如果他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采取的必要表达手法那没有什么,但如果只是为了打脸,我觉得这是不道德的作为,即使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建树,我也看不起这种人人格。
您一直在讲说哲学是道理学,但您所看的那些,被您解释做“挖坑”的学问,在我看来,就不符合道理的基本解释。“挖坑”绝对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做法,“打脸”也不是讲道理的做法。那么,这些哲学家,或者您说的道理家,是非要使用如此不道理的手段,去讲道理么?您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您所理解的道理家在它的著作中处处采用不讲道理的手段讲道理。那么究竟是道理家讲的道理错了,还是您没有真正理解道理家的道理,这您需要好好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4 23:07:4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3 12:06
“一因一果”就是因果不分,这样就混淆了“因、果”这对概念,这就叫荒谬。

“第一因”也是同样的荒 ...
不懂你在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1:24:43
曹国奇 发表于 2021-11-4 23:07
不懂你在说什么。
任一结果都不止一个原因条件。这样说能够理解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4:01:24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4 22:23
这里没有要与您讨论剩余价值论,只是想和您说,您应该像我一样,虽然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什么宿命论,但也应 ...
黑格尔和马克思其实都已经讲清楚了,“这不是用来理解的”。理由就在黑格尔概念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4:06:48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4 22:38
我说“一因必然引起一果”,您的理解可能和我的不一样。此处的因和果都没有具体的指向。而您的因果中,应 ...
“一因”其实就是忽略了其余因,这样就不能够用“必然”这个词语了,否则就是语文不及格。严谨的语文表达应该是“很高概率导致某个结果”。这是语文水平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4:09:03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4 22:55
我依然坚持逻辑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的东西,它只是一项知识,而不是什么天赋。
您一直都很夸大阴暗面,甚 ...
挖痛大师,我只点了黑格尔、马克思、鲁迅,就这三位。
黑格尔之前还有谁,这我真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6:14:3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4:06
“一因”其实就是忽略了其余因,这样就不能够用“必然”这个词语了,否则就是语文不及格。严谨的语文表达 ...
这个说法倒是很辩证。
所以您还是不明白,您的因是具体因,我的因是一般因。所以我可以用“必然”这个词,因为我没有指明是什么果,只是说明事物必然有所发展。而不会停滞。而事物的发展必然有其历史前提。我这里并不是“很高概率导致某个结果”,而是说“必然有一个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6:18:3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4:01
黑格尔和马克思其实都已经讲清楚了,“这不是用来理解的”。理由就在黑格尔概念论。
所以佛曰,不可说。那就只能自悟了。您已经进入看书无用论了。

我不知道黑格尔说了什么引起您这样的误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6:20:0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4:09
挖痛大师,我只点了黑格尔、马克思、鲁迅,就这三位。
黑格尔之前还有谁,这我真不知道。
哦,我一度以为您是这样理解每一位先哲的。我也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看来其它的先哲应该是正常写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6:32:35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5 16:14
这个说法倒是很辩证。
所以您还是不明白,您的因是具体因,我的因是一般因。所以我可以用“必然”这个词 ...
“原因”就是形成“结果”的条件。人类没有能力逐一罗列条件,因此但凡罗列原因都是不完整条件。以不完整条件为依据,那么结论就只能是概率性的,而不是言之凿凿的(否则就是宿命论)。我已经把理由说清楚了,如果你仍然要刻意运用决然性词语来连接原因与结果(包括一因一果),那就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人品的问题,就是骗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6:35:25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5 16:18
所以佛曰,不可说。那就只能自悟了。您已经进入看书无用论了。

我不知道黑格尔说了什么引起您这样的误 ...
黑格尔概念论就摆在那,谁都可以读,但我没见过谁有能力打问号。你也没有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6:36:46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5 16:20
哦,我一度以为您是这样理解每一位先哲的。我也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看来其它的先哲应该是正常写书的。
形而上学是什么样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7:06:0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6:35
黑格尔概念论就摆在那,谁都可以读,但我没见过谁有能力打问号。你也没有能力。
我解读了一段,我认为在这段论述里,黑格尔是正确的,那我为什么要打问号?打问号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求答案么?我得到答案了,那我需要什么问号?
倒是您,您老说您能打问号,那问号是什么?
也没见您就我上面描述的内容进行具体反驳过。您还是只能说我不了解什么是因果,您也还是只能说我没有能力。您应该逐字逐句地反驳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7:09:0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6:36
形而上学是什么样的错误?
您只是片面地在说两三位先哲,而我却把两三位先哲扩大化到所有的先哲。这就是以片面来理解全面。因为没有在先哲这个全面中,把这两三位先哲与所有先哲区别开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9:28:39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5 17:09
您只是片面地在说两三位先哲,而我却把两三位先哲扩大化到所有的先哲。这就是以片面来理解全面。因为没有 ...
形而上学是学科分类,是所有学科的最基础学科,物理学和“事理学”共同的基础学科。这个学科怎么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5 19:31:31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5 17:06
我解读了一段,我认为在这段论述里,黑格尔是正确的,那我为什么要打问号?打问号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 ...
黑格尔这么写概念论,之后也申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他,黑格尔是诚实的。相反,不是用来理解的东西也自诩能够理解,这就是自欺欺人,黑格尔洋洋洒洒一辈子就为打脸这种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2:27:5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9:28
形而上学是学科分类,是所有学科的最基础学科,物理学和“事理学”共同的基础学科。这个学科怎么就是错误 ...
形而上学是学科分类,但它是哲学,也就是您说的道理学的一个分支,在道理学的分支中,不确定所有的分支都是正确的。作为基础学科是它的学科性质,但不代表它本身内容的正确性。而是它作为方法论的本身性质。即使是现有的所有哲学,马克思也只能说自己的辩证法是科学,因为它能实证,而绝不说它是正确的。这点其实和您从无第一因的观点中推出的无绝对正确,是一致的。
这里又有了一个“事理学”。这次比较先进了,是一个新词汇,不会引起误解。您给解释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2:34:0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5 16:32
“原因”就是形成“结果”的条件。人类没有能力逐一罗列条件,因此但凡罗列原因都是不完整条件。以不完整 ...
我此处的因果舍象了具体内容,从而只是单纯从形式而论。您只知道原因和结果,不懂内容与形式,所以就不懂得此处为何有必然性,更加不会懂得,为何必然性不等同宿命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4:57:36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6 12:27
形而上学是学科分类,但它是哲学,也就是您说的道理学的一个分支,在道理学的分支中,不确定所有的分支都 ...
形而上学是道理学的奠基学科,一切道理的最根本道理,因此就叫“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不是道理学的分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5:00:50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6 12:34
我此处的因果舍象了具体内容,从而只是单纯从形式而论。您只知道原因和结果,不懂内容与形式,所以就不懂 ...
必然,必然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决然的,后者是概然的,不要混淆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5:29:1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6 15:00
必然,必然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决然的,后者是概然的,不要混淆概念。
您大概必须得把“决然”和“概然”两个词语解释一下了,我又有点看不懂了。
您说必然和必然性有不同,绝对地说是有不同,二者在语言上的运用上是有不同,词性不同。但绝不是在“必然”两个字的释义上有所不同。
但您说必然是“决然的”,必然性是“概然的”,这又是什么?我不懂。
大概相当您在讲,一个是一定会发生的?一个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所以必然是必然?必然性是大概率的偶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6:02:56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6 15:29
您大概必须得把“决然”和“概然”两个词语解释一下了,我又有点看不懂了。
您说必然和必然性有不同,绝 ...
决然就是言之凿凿的,概然就是概率性的。比如说科学理论的结论,全部都是概率性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6:05:28
A不等于B,但又说A决定B,这就是“决然”的结论,即宿命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6:08:34
A不等于B,因此只说A很可能导致B,这就是“概然性”结论,合乎逻辑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6:14:59
中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教育要教前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6 16:31:1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6 14:57
形而上学是道理学的奠基学科,一切道理的最根本道理,因此就叫“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不是道理学的分支。
您这个话在哲学圈喊出去只有被批的份。您非要说,必须讲说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不然您采用“第一哲学”也比“形而上学”好。您还是困于形式。被象形文字本身具有的表意形式给困住了。现在人读书已经完全不看文字的形义了。而且每个字其实都有超出它形义的用法。您这时拒绝接受文化积淀,就像应该要把“非常道”扔进垃圾堆一样。如果您有黑历史,想必您想做的不是承认,而是掩盖。这是对待历史不正确的态度。

所以您看,我在讲形而上学时,您不承认我说的是现代语义的形而上学。所以我说有错,您说没错,那就不是在一个语义框架内的判断。
但当您在全中国讲形而上学时,如果您没标注是“第一哲学”,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在讲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定义的形而上学。大家首先就会反对您的形而上学,而且一反对就要列出形而上学是“片面、静止、孤立的”,然后,您最后不是还是得解释?
这就很必然形成鸡同鸭讲,两边懵的局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完的东西一般懒得删,但下文我要谈谈不一样的观点。关于形而上学的。
1、形而上学有两个定义,这个毋庸置疑,您使用其中一个,我使用的是另一个定义。所以您问我说形而上学的什么错误,我是根据我使用的定义来回答的。在那里它是错误。
2、您使用的是自形而上学提出以来,以对亚里士多德原文翻译衍生的最早的那个定义。在那个定义里,如果您要把它视为一切学科的基础,那么您就只是在学科名的基础上使用它,而不是具体内容够指向的定义上使用它。也就是,您说形而上学,可能也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只是学科名。
3、就第二点来说,其实这种用法超出了《形而上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书籍的这一个狭隘的概念。而使它代替哲学这一用语,成为哲学的代称。【这同时也使形而上学具有超过2个以上的定义。】
4、就“形而上学”而言,有特定的逻辑观点么?是有的,所以它其实有超过学科名的用法,用于指明一个特定的哲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它就不是哲学本身,而是哲学的一个门类,它也不是基础科学本身,而是基础科学的一个分支。
这个观点自何而来呢??
我阅读了百度关于“形而上学”的词条,在词条中,列举了许多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发展和反对。既然有哲学家反对形而上学,那绝不是反对这门学科,而是反对形而上学所指向的特定内容,也就是说,观点。这种反对也构成理论界对形而上学事实上一直没有确定定义的缘由。
第一,对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问题的反对。
第二,对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的早期观点的反对。
黑格尔与恩格斯的反对,其实属于第二种反对,这种反对也决定它们的观点是:不把形而上学作为学科名,而是作为一种具体观点体系来反对。这种具体的观点时什么呢?也就是说,在他们的那个时代往上,所有研究形而上学的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观点,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实际描述。
————————————
“《形而上学》全书共14卷,142章。
全书的第1、2卷回顾了以前的哲学家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看法,指出探究事物存在和发展原因的重要性。第3、4、6卷主要讨论哲学研究的方向以及科学分类的原则,提出了关于哲学研究的问题。第5卷对30个哲学术语分别列出了定义及内容。
第7卷解释了实体学说。第8、9卷提出了实体的意义,讨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范畴及其辩证关系。第10卷介绍整体、连接、同一以及相关概念。第11卷对该书的前部分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第12卷讲了宇宙的总因,提出了神学思想。第13、14卷集中批评了数论派和理念论。 [4]”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主要考虑了两个问题:其一,一门最高的形而上学是可能的吗?其二,是不是正像有可感觉的实体一样也有不可感觉的实体呢?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两条证明的基础原则,即矛盾律和排中律。……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所有本体都具有变化性,那么所有事物都具有变化性。但是,时间和运动是不能既存在又停止存在的,这说明,存在某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因此,他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不变的推动者,也就是上帝或神。

————————————以上同引自百度
也就是说,当亚里士多德研究出关于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之后,他就基本逻辑的规则向整个世界本源体系推广的结果,就是“时间和运动不能既存在又停止存在”,所以必然有不变性。进而引申出绝对静止的观念。这就是马克思批判“形而上学”是“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的缘由了。

【如果就形而上学作为学科名称而言,吉林大学哲学教授孙正聿是把辩证法称作后形而上学的。这也正是许多哲学论述最后发现自己仍然必须回归到形而上学来的根本原因,因为形而上学作为学科名,是被它的研究命题规范着的,而哲学家们不能绕开这些命题,也就必然看似回归到“形而上学”了。但是它们只是回归学科,而不是回归观点体系。如果不能区分内容与形式,也就不能区分这种回归以及反驳的真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