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135032 782
2011-04-19
国家现在在改革事业单位,五道口其实是央行的一个大包袱,五道口这样的下属厅级单位肯定是要被裁减掉的 ,五道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是可以直接分配进入中央银行的,堪称黄埔军校,但现在的环境大不如从前了!毕业生都的自己找工作了,反倒是五道口毕业考到中央银行的人数没上海财大多了,真是讽刺!

1,五道口的生源比清华大学差了1个档次还不止。  !!有木有!!!!有木有!!

2,五道口在学术上基本没有任何地位, !!有木有!!!!有木有!!,五道口没有发过一篇高端学术论文,世界的顶尖杂志也没有。清华大学最近的顶级海归的高端论文数量仅次于北大。  !!有木有!!!!有木有!!

3,五道口的师资:五道口的全职教师基本上都没有博士学位, !!有木有!!!!有木有!!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人员,倒是兼职教师比较牛,都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的著名教授。

4,校友实力:五道口的校友相对于其他大学还是不错的,但是和清华比起来那就是不值一提了。五道口最自豪的兼职牛导,周小川和胡祖六,都是清华毕业的。

5,五道口的就业:现在的国外投行主要去北清复交招聘,五道口在这一方面一般般。 就是进人民银行公务员,五道口也没有任何的优势! !!有木有!!!!有木有!!

6,五道口的前途,现在国家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不属于央行核心部门的五道口注定是要下放的,也就是甩包袱。  !!有木有!!!!有木有!!

总结,清华并了五道口后,1+1<1 所有实力将会下降,精华将被稀释。 对清华发展现代经济金融学,是个不小的阻碍!

个人认为,清华绝对不会傻到合并一个没有任何好处的没落事业单位。

而且,五道口是中央银行下属的厅级事业单位,并到清华后就成了教育部下属清华大学下属处级事业单位,待遇将会大大下降,所以,五道口的教师将是强烈反对合并的。

也就是说:清华合并五道口没有任何好处,清华不愿意合并。五道口并入清华待遇将会大大下降,坏处多多。所以合并最终可能就是个谣言![cry]


以下是香港科大系主任对五道口的评价:
“五道口以前是人行的培训中心,在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打开门缝的时候,是个独霸。我在八十年代去给过几次演讲,也在杜兰及香港科大收过五道口毕业的研究生,素质极佳,超过北大、清华。现在已经不行,光辉时代翛然而去。这对中国是好事,人行办教育的优势,不在教育而在特权,这对社会是不公平,对效率是个伤害。随着国家体制改革,人行成为政策单位,不直接介入金融操作,五道口未来地位还要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9 10:45:21
以下是香港科大系主任对五道口的评价:

A. 清华经管

B. 复旦、上交、 北大光华 、北大汇丰商学院

C. CCER、北大经院

D. 上财、中山 、厦大

E. 南开、 中财、 人大、外经贸

F. 南大、 浙大

G. 暨南大学、 武大、 西南财、中南财、
东北财、西交、五道口


十年前上交、西交、与浙大的管理学院都是工科怪胎,体制变革的过渡转型。现在,上交刚刚有巨大的变化,西交在变革中挣扎,而浙大的经管教授们还在睡觉。

这几年,上交的经管领域进步很快,工科思维在消失,新任院长周林,很有可能将上交大从工科怪胎中解救出来。王江主持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的十一位兼职教授中,如果有一个人留下来好好干,上交金融领域就要抬头,如果全留下来,就成了世界金融重镇。上交有可能短期内,赶超清华、北大。但是上交商学有四个单位,经、管、上高金融、中欧,各有强大势力背景,虽然经管已经整合,后面就是三国演义,如何成为一个没有内乱的整体,会是个大难题。北大也是经济、光华、CCER、汇丰四头怪兽。而清华经管在朱镕基的亲自参与下,是科系整合最成功的商学院。整合优势,是全国其他学校不敢梦想的。清华之外,复旦内斗是最轻的,复旦管理在老院长郑绍濂的苦心经营下,根基极好,虽然金融没有大将,也只是时间问题。


北大CCER“出国读博多,但不代表就业好,从学习侧重点、生源质量和实习机会比,CCER比北大光华差一些是正常的”(注:引用),相当中肯。

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清华的师资与学生都是别的大学无法比的,让清华成了独霸。我每次见到厉以宁、张维迎,都能听到无数的抱怨。他们的大声疾呼,尖声鬼叫,很有点像我在浙大的处境。官本位下,有太多不按公平、效率的怪牌。

五道口以前是人行的培训中心,在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打开门缝的时候,是个独霸。我在八十年代去给过几次演讲,也在杜兰及香港科大收过五道口毕业的研究生,素质极佳,超过北大、清华。现在已经不行,光辉时代翛然而去。这对中国是好事,人行办教育的优势,不在教育而在特权,这对社会是不公平,对效率是个伤害。随着国家体制改革,人行成为政策单位,不直接介入金融操作,五道口未来地位还要下降。

人大在 80年代也独霸一方,就在当时我也深深感到官僚办学的邪气。人大有些极好的学者,就是在延安窑洞里,也有风骨嶙峋的念书人。多年来,人大一直在党的干扰、名利的挣扎、及寻觅学术灵魂中徘徊.人大在教育部排名第一,官本位的排名,市场是不认的,但是对糊弄农村子弟还是有点效果。
人大的优势在官办金融机构中,校友如云、盘根错节。金融这灵活玩意,是官员玩不动的,我对国有银行不看好,因此我对人大也不看好,他的未来不如位居上海,远离中央的上海财大。人大金融实验班,没有稳定性,未来不可知,故在我的表中略之。一般来说实验班是试点,资源多些,办得要好些。


外经贸、上财为什么比央财好?其实它们就业一直比央财好,一个强在英语,一个强在地理位置,央财的“中央”两字在中央集权的中国,对糊弄农村子弟颇有效果。而且在中央集权下,全国金融活动集中北京,金融行业的利润不在效率与创新,而在跑**关系。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在快速的市场化、自由化,市场为了避免干扰,要远离政治中心的。我对中财不看好。

由于中央金融政策与各大银行金融总部在北京,南开就业比中山好些。当中央集权慢慢消退,市场功能逐渐抬头,中山与厦大这两个华南双霸会有超过人大、中财、南开的可能。中山、厦大的学术精神,是人大、中财、外经贸无法比拟的。中国特有的内斗文化,中山、厦大也有,中山好像好比厦大好一些。
[size=4>上交、西交、浙大是经管领域的工科三怪。老师个个努力上进、诚恳向学,做出来的东西荒腔走调,有时候让人觉得滑稽。工科的“严谨”与服从领导,让这三家学校做出的东西,匠气十足,缺乏灵气。位居上海,占足地利的上交已经转型,上海**再与北京较点劲,上交就有可能一鹤冲天。当年上交能挖在复旦不得志的捣蛋鬼XXX做常务副院长,现在又挖复旦的校友周林做院长,加上地利,只要做好内部统一工作,就有可能与北方的清华分庭抗礼。</FONT]


[size=4>浙大经管领域的校友几乎无法在北美一流大学找到影子,这个解放前的人文荟萃之地,在新中国颇为凋零。浙江宋明以降的人文传统,加上民营经济的蓬勃,造成浙大本科生的整体素质非常好,不是内地农民悬梁刺股的高分考生能比的。]李志文
班的孩子与清华学生相比,毫不逊色。


南京大学虽然有点六十年前中央大学的老底,都已经半个世纪以上了,师资虽然马马虎虎,学风不错,南大、浙大是难兄难弟,但是南大的人文底蕴比浙大好,南大商学院没有浙大那么严重的工科病。工科病最重的是中科大,地点也偏僻,中科大的经管学院大概就是聋子的耳朵,做为一个工科大学的装饰品,进不了英雄榜。

武大有很好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是商学的根本,就如同物理学是工程的根本。武大是委屈了,武汉缺乏金融市场,武大的经济类学生历来为深圳做的贡献倒是不少,整体就业看,武大略强于同城的中南财,但不至于高一个档次。

西南财大曾经是人民银行的子弟兵训练营,五道口的小兄弟。随着政企学分离,及人行成为政策单位,学生的出路受了影响。金融学的实验室是资本市场,西财离实验室这么远,不管怎么政策照顾,也无法成为主角。经济学是金融学的爸爸,会计学是金融学的妈妈,经济学与会计学不需要在资本市场旁边搞。
武大应该加强经济学,做好爸爸的角色,西财加强会计学,做好妈妈的角色。
由于武大有八十年代一流的经济学,在美国许多杰出中国金融学者中,可以找到武大的血统。不像工科挂帅的浙大,在美国一流金融、会计华人学者中,找不到一个子弟。

杭州的地理位置,就如同美国的费城,
离商业中心的上海只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浙大办金融学术的优势,就如同我教过的沃顿。这是我选中浙大做为我的事业基地的原因。浙大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的底子极为薄弱,我等于从零做起,辛苦异常。

其实浙大经管两院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而不是学术。浙大现有师资中,有许多人这辈子是不太可能谈学术的了。现代中国逐渐的步入知识型经济,没有学术,连教书都是件困难的事。
浙大的学生是不差的,我五年前,一来浙大就知道了。学生与老师的知识鸿沟会越来越大,我在美国的七十年代经历过这个鸿沟。连哈佛与沃顿在七十年代都被商学革命冲击得手忙脚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10:49:22
慎入体制内(zz)
发信人: BestCoder (BBS上啥动物都有,灌水就图一乐,认真就输了), 信区: EconForum
标  题: 慎入体制内(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18 02:12:35 2011),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k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ferguson0830 (飞机坦克), 信区: WorkLife
标  题: 慎入体制内(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17 18:48:07 2011), 站内

第一段:回顾历史
     先说几个例子:
     80年达大家忙着找后门进国企的时候,庆幸找个铁饭碗的时候,全国有几人会想到10年
后国企就大规模破产;
     90年代大家忙着往北电等外企跑的时候,觉得无比光荣有面子,全国有几人会想到10年
后北电挂了,华为的收入一骑绝尘;
     90年代末大家觉得运营商特别体面,收入特高的时候,有几人会想到过不了几年有个玩
意叫全员营销?每年离职的人越来越多?
     21世纪初大家觉得事业单位还不错的时候,觉得起码还算稳定,全国有几人会想到几年
后事业单位改制就愈演愈烈?编制逐步取消,退休制度改革,垄断收入逐步减少,市场竞争
压力逐步加大;
     2010左右大家疯了一般地考GWY,以为肯定必须是个金饭碗,全国有几人会注意到,
很多地方的GWY聘任制已经悄然开始了。
     很多事情,我们想起来可能都不太可能,但是他曾经发生过——80年代大批人辞去公职
下海,90年代初我国ZF财政濒临破产,GWY的工资是打白条,国务院都在裁员。曾经糖
烟酒公司比烟草公司高几个档次,曾经粮食局是很多地方ZF里为数不多的发得出工资的单
位。曾经大家觉得去了海关就可以到处捞黑钱,曾经大家觉得运营商是个让人眼红的金饭碗
……上述这些事情发生转变一般不超过10年
  
     中国数百年来的战略眼光第一人,太祖,在1945年的最大的奋斗目标就是能搞个联合政
府,让tg能参政就心满意足了。这逆天第一人都没想到4年之后他就成为本朝太祖了。所以
,我们不应该妄加判断未来会一定会怎样怎样,ZF一定不会对GWY等体制内动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10:55:19
中国经济目前最突出研究方面的成果是 宏观方面的, 五道口旨在 宏观调控,央一级一级的研究不是白费的,。。但其太注重对口,无微观方面研究,并入清华,正好。。。这是双方互利的改革。。。人行现在预算不够,加入清华,更有利其发展和学术气氛。。。同时上海金融城发展,使其注定要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的需要。。。君不见合并后,清华金融学上了一个档次。。。
有消息称,将在清华这个月百年校庆时当众宣布合并事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10:59:42
五道口是计划经济怪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11:17:56
正是因为五道口和清华不是一个档次的,清华才能兼并五道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