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113 3
2011-04-19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2,但是我没搞懂。。。
在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中,他所提及的生产四要素中的资本有两种形态——实物形态或者货币形态。其中实物形态就是指的厂房、设备、燃料、原材料(就是这个原材料让我很迷惑)。货币形态就是指的货币资本。
我想请教各位,既然原材料是生产要素资本中的一部分,那么在生产函数Y=F(K,L)中在资本量K保持不变(是不是也意味着原材料也不变呢??)的情况下,劳动量L 增加时,产量为什么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0 17:48:26
老大,你发错板块了,这个明显应该在微观板块里发。

微观中书本里的通用模式是:F(K,L)中的资本和劳动是部分可替代关系。

而你描述的含有原材料的情况明显不符合这个前提,你描述的情况是:要素不可替代。

符合这种情况的生产函数是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1 01:42:11
应该喊你一声老大。。。呵呵呵。。。我是刚刚注册的,对这里面的东西还不是太了解,还请多多指教。
对于你的解释,其实我还是不太明白,你能否做进一步的解释呢?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了。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完全建立在各种严格假设之上的学问,我经常想着用现实中的思路去理解,你能否给出点建议呢?如何学才能不至于在学习中钻牛角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1 04:46:58
比如你看这个函数,F(K,L)=K½×L½ (½是二分之一次方),当L变化的时候 F显然变化对吧,而且是单调递增的变化。你所说的原材料不变,L的增加不会导致F的增加,指的是L的边际产出已经为0或者为负,也就是说原材料已经完全得到利用了,但是显然,在L较低时,原材料是不会完全得到利用的,比如20吨铁矿石,就2工人,增加工人当然会增加产出了,但是有20万工人的时候,在增加工人就不一定会增加产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