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两层含义:(1)已经进入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阶段。
2、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力、有利于提供生活水平。
3、集体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的经济。
4、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同所有制经济组合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二、简述: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消灭商品生产,实现计划调节。
(5)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含义及意义。
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要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以此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我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各种所有制都有自己的特点、独特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情况下,各种所有制都有其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所以应根据其各自特点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实现功能上的相互补充。同时,多种所有制之间相互竞争,有利于提供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论述:
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实社会主义经济学就这些内容,其他章节只是细化扩展发散结合时事)
答: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6)对外开放的理论。
(7)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具体而言:
(1)公有制为主体,既要有量的优势,还要更注重质的提高,不断提供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作用。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发展国有经济的总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供整体素质。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而且同市场经济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很多竞争性领域,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有特点,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以及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都有适合其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各自特点合理配置,实现功能上的相互互补。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竞争,有利于提供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