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04.17市场日记
周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继4月5日上调基准存贷款利率之后,中国**为继续抑制严峻的通货膨胀,在2011年内第四次(前三次上调日期分别是3月25日、2月24日、1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分别达到20.5%和17%的历史高位。据估算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0.5个百分点之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市场资金3600多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对周五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的解读。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升9.7%,3月份CPI同比上涨5.4%。从一季度GDP与CPI的数据看,中国经济处在“高增长高通胀”状态。经济的稳健增长缓解了滞涨的担忧,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也可以使中国**更放手去采取紧缩措施来控制通胀。
市场流动性的过多仍然是目前推动通胀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据央行的周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75.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比2月末高0.9个百分点。3月份M2同比增幅16.6%预示着目前国内的通胀压力没有根本的缓解。首次发布的社会融资总量也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另外,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约为9000亿元。尽管央行已通过发行央票和正回购协议来回收流动性,但毕竟难以完全回笼全部资金。3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反弹至4079亿元的高位(1月分别为5016亿元、2月为2145亿元),这意味着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超过1万亿元,央行对冲压力加大。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较大、外汇占款增势不减,外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在上升通道,央行利用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必然了。
在通胀还未看见见顶的曙光之际,预计紧缩政策还将持续。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周五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总体上中国的CPI偏高,高出**工作报告提出的控制目标,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克服其偏高的问题,其中一定要消除通胀走高的货币因素,这是货币政策适当收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高增长高通胀的背景下,在**还将继续推行紧缩政策的阴霾下,A股市场风格是延续前期的作风还是会发生转化?也许,还要看基本面和政策面是否会发生倒转。一季度,在政策面紧缩,但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大盘蓝筹股因估值优势而具备防御价值,随后在资金积极配置下而上涨。然而,随着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叠加效应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渐显现,一旦二季度基本面与政策面发生逆转,即经济基本面出现担忧,而政策面开始放松,那时,中小盘股和题材股也许会重新吸引投资者目光,成为资金积极追捧的对象。那时,也许市场风格才会转换。现在大盘蓝筹股是“曲未终,筵未散”还是即将“旗将偃,鼓将息”,拭目以待。
生活感悟:拿起是一种勇气,放下是一种魄力!拿得起,放得下!
04.17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