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审稿人关于控制时间固定效应的要求,确实需要谨慎处理。以下是对您的困惑和疑问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1. **个体固定效应 vs 双固定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或称为实体固定)旨在控制因不同个体而异的、未观测到的时间不变变量的影响。双固定模型进一步增加了时间维度的控制,即时间固定效应,这样可以同时处理由于时间变化引起的系统性变异。在面板数据中使用双固定模型,特别是在研究问题涉及到跨时期政策或环境变化对结果影响的情景下,尤其重要。
2. **何时使用时间固定效应**:一般而言,如果研究假设中预期到结果变量受宏观层面、随时间改变的因素(如经济周期、政策变动等)的影响较大,则应考虑加入时间固定效应。这有助于分离出这些时间趋势对结果的贡献,从而更准确地估计核心解释变量的影响。
3. **市场分割指数与时间固定效应**:您的理解有其合理之处,“市场分割指数”可能确实具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而时间固定效应的引入可能会“吸收”部分这部分变异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时间固定效应是不必要的。相反,它帮助我们识别出在剔除了宏观时间趋势影响后的变量净效果。
4. **显著性降低的问题**:核心解释变量在控制时间固定后显著性下降,并非一定意味着应该去除时间固定。这种情况可能表明“市场分割指数”的作用确实与时间背景相关联。一个可能的策略是尝试报告两种模型的结果,即仅含个体固定的和双固定的,同时解释为何在特定情境下(如您的案例)时间效应如此重要。
5. **回复审稿人**:您可以在修改说明中详细阐述上述逻辑,并强调即使核心解释变量显著性下降,其经济意义仍值得解读。可以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分割指数”与宏观环境的动态变化紧密相关,而双固定模型更准确地反映了这一点。
最后,考虑进行敏感性分析或使用其他稳健性检验方法(如随机效应模型、混合效应回归等),以进一步验证核心解释变量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增强您文章的方法论部分,也可能帮助审稿人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在回复中保持礼貌和专业,并展示出对批评的开放态度,将有助于获得更积极的结果。
希望这些思考能为您的论文修改提供一些方向!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