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795 1
2021-11-28

1.  垄断企业生产质量为z的产品的成本函数为C(z,q)=(z^2)q,该产品的逆需求函数可以定义为P(z,q)=z(1-q)。

(1)   垄断企业将选择什么样的价格和质量来销售产品?

(2)   什么样的价格和质量能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3)   比较(1)和(2)中得出的结果。相对于有效率的质量选择,垄断企业选择的质量是过高,还是过低?垄断价格在社会最优价格之上,还是之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1-29 09:35:49
(1)、产品数量和品质相对关系为,产品数量增产到一定程度,其品质会下跌,即,稳定在最高品质的产量有一个拐点,而品质下跌也有一个拐点。这两个拐点的重合之处是一家企业产量和品质的最优产量。

(2)、这里的成本函数表达:C(z,q)=(z^2)q是有问题的。q定义为什么?单位产品的品质二维化,应该就是成本和数量,所以,这个表达式基本没有更多的意义,就是一般文字的同义反复。


(3)、从C(z,q)=(z^2)q中推不出社会福利最大化。你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以个别推一般。“C(z,q)=(z^2)q”是社会中某一家企业的品控经济表达,但这个抽象表达是不同品控程度的抽象而非社会福利最优的抽象表达。
如果你假设所有的企业都达到最优品控就是社会福利最大化,那么只需要回到(1)。


(4)垄断企业的需求P是刚性的,所以其品质决定于产品的可用度临界点,其产品品质z可以一直下跌,跌到该产品按照技术标准定义为不可用(譬如:面包是否发霉是产品仓储品质的标准),较为复杂的产品,诸如汽车,则有一个行驶安全或者行业规范。建议你转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因为庸俗的纯经济学基本不解决这个问题而只堆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