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是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答案1:肯定是。
因为央行降准补充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而商行通过释放信贷并派生增加存款是需要缴纳法定准备金的,而缴纳法定准备金是通过超额准备金来进行清算的。假如央行不降准,一旦逼近满足监管下的信贷释放极限,那么银行的信贷就放不出来了。即没有所谓的信贷额度了。
因此,央行降准是商行在货币乘数效应极限化后继续宽松信贷(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基础。这里要注意一个条件,就是货币乘数极限化运行后才能得出这个结论。怎么判断货币乘数极限化了?很简单,用商业银行总的实际准备金率减去法定准备金率再减去超额准备金率监管约束条件,所得的值接近0,就是货币乘数极限化释放了。
答案2.不一定是。
我国商行目前借了央行约13万亿再贷款,假如当前商行实在货币乘数极限化状态下运行,那么假如一旦商行借的MLF等再贷款到期,那么商行就没有足够的超额准备金用来偿还央行的再贷款,那么央行就通过降准,释放超额准备金,然后商行用超额准备金对冲清算掉央行的再贷款。那么这个情况下,假如足量和等额冲销掉央行再贷款的话,那么这个降准就不是货币宽松政策,同时央行降准用法准冲销MLF等再贷款,反而会导致央行缩表,因此,这个情况下的央行降准,不但不是货币宽松政策,甚至还有货币紧缩的趋势和意图,因为这个情况下,降准冲销MLF等再贷款反而会导致央行缩表。
答案3。肯定不是。
假如某个时期内,资本规模化外流,社会用银行存款购汇外流,商业银行必须用超额准备金进行清算,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商行超额准备金大规模减少,不但不能再满足监管要求,甚至资金外流规模较大时连清算要求都无法满足,那么这个时候,央行就必须要频繁,大幅度降准,来补充商行的超额准备金,满足资金购汇外流的清算需求,否则就会引发人民币主权货币信用危机。
一般情况下,降准是不影响央行和商行的资产负债表的,但是这种应对资本购汇外流下的降准,反而会导致央行外占萎缩和资产负债表缩表,降准在逻辑上是肯定不会导致央行缩表的,导致央行缩表的是资本外流外占萎缩导致的缩表。
这个情况下,央行降准则是被动的,被迫的,受外部因素影响很大的,这种情况下,降准肯定不是货币宽松政策,而是避免银行被挤兑而不得已而采取的金融货币暂时维稳政策。
因此,别简单地来看待央行降准现象了,更加也不能胡乱解读央行降准为利好政策。
因为,降准是银行破产的脚步,MLF等再贷款也是这种脚步声,现在或许可以明白我国大量金融类银行机构即使获益丰厚,银行股每股收益无股可敌,但是很多银行股的价格却能跌破净资产。上面的这个逻辑,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