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政府工作,总觉得应该学点经济学。选了萨谬尔森的经济学,看完了前四章,有些问题,可能逻辑不清,问题幼稚,无奈智止于此。看在我好学致知,恳请帮助:
1、在概述中,有一幅经济活动的流程图,讲述的是市场经济的运行,主要就是说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和企业的供给决策决定生产什么,然后企业对投入品的需求与公众对投入品的供给决定要素价格。
不过根据常理,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消费取决于其收入,其收入又取决于企业对其需求,而企业需求又受企业供给影响,企业共给又受消费者需求影响,是否有点循环?
2、在市场上价格是在供给和需求均衡时决定的,也就是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不过书上又说价格是引导共给和需求加以配置资源的信号,怎么感觉冲突了?而且我感觉引导企业供给的是利润啊,怎么是价格啊?
3、消费者将需求体现在各种物品的货币支出上,这种需求和供给决定了均衡产量,这个产量就表示着社会对这一产业投入的资源吧?从理论上看,供需矛盾会必然使经济运行趋于均衡,不过在现实中是不是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另外,为什么这种产量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呢?假如现在有很多的穷人吃不上面包,政府补贴面包行业,转移一部分资源给此行业用以向下推进共给曲线,增加产量怎么就损失效率
了呢?
我看到这队矛盾的供需曲线时就有点不自在,只有愿买愿卖时效率才最高,那就是说你要是买不起,再怎么需要也没有用。因为一旦你得到了就损害了效率,讲白了似乎就是把资源配置给有钱人才是有效率的,然后剩余的才能轮到穷苦大众?
4、书中讲到弹性和收益的关系时举了航空公司定价增加收益的例子。我有一点不懂,航空公司面临的不光是一条需求曲线吧?价格不是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吗?怎么可以随便定价啊?航空公司是改变供给影响价格?象农业中是由于某种原因影响共给,进而影响价格,再通过需求曲线的弹性分析收益才对呀?总不能根据需求曲线提价降价把?
5、政府制定价格上限、下限在长期不会影响共给吗?就象劳工市场,制定最低工资后,事业人口不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吗?
6、这个问题有些弱智,供需曲线是现实中存在的,不过总可以推倒证明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4 13:28: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