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90 6
2011-04-26

对于“菜价怪圈”的几点思考

【菜价怪圈:菜价低到菜农自杀,高到市民“吃不起”】济南菜农因“8分钱一斤卷心菜”自杀,山东菜农因大白菜2分钱一斤雇人铲,大葱便宜到论亩买,北京菜农因油菜价跌到5分钱而铲掉。同时,北京市民买1根葱1块钱,一斤油菜1.5到2 元。当前机制下,农产品价再高,农民仍和消费者一样,都是受害者。

——财经网新浪微博

2010年4月16日,山东济南市王镇菜农韩进自杀身亡。一个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原因非常复杂。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自家种植的6亩卷心菜卖价大幅下跌无疑是导致韩进自杀的导火索。
蔬菜收购价已经低到超过了农户的承受范围?!作为一个享受学校伙食补贴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宅小叔,洒家倍感羞愧。然,死者已矣,哀痛农家生计多艰,也让人们(包括洒家)再次盯上了这样一个“菜价怪圈”,正同财经网的新浪微博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农民种菜赚钱难,但城里买菜不便宜?
想到了高中在34团拾棉花经历,想到了曾在老爸办公室看到的那份《关于严厉打击私贩棉花行为的通知》,想到07年复读时候听宋兴安说的那个种辣椒而大发的29团······
洒家觉得,不妨试着用点经济学常识来分析分析。
先来看一个最直观也是最解气的解释。你看供给:化肥、农药、运费都在涨价,导致种菜、收购的成本上涨;再看需求:**为稳定物价,打压中间供应商,控制城市菜价,不让其上涨。如此违背市场规律的行政干预才会造成这个“菜价怪圈”。陈志武老师应该是持这种观点。他的微博上在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中转载了一位网友这样的发言:
“这正是我之前担心的,中央演戏调控,地方自保,超市听话,乘风屠宰供应商,整合供应链,官商勾结灭了不听话的小市场,城管再多点,城市的菜价跟农民就没多大关系了,菜农只有自杀的份。”
接着陈老师自己也说道:
“这就是为什么限制涨价的结果是:供给会大跌,导致供需不平衡恶化,使今后价格上涨压力更大,牺牲老百姓。”
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骂骂**说说党,好像怎么讲都有点道理。但,这事儿不能说太细,所以就谈不上什么“理性的批判和建设性意见”。
如果非要挑点刺,也不是没有。比如,这解答不了洒家的一个疑惑:为什么现在城里的菜价并不低于往年正常市场价反而不断升高?或者换一个说法:为什么蔬菜的管制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时候,超市没有发生缺货现象?我感觉,陈老师的这个解释有点高看了咱们工商、城管部门的执政能力,也小瞧了市场经济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即使做到了每天执勤扫荡,制服超市经理和城中小贩。但他们也斗不过市场的伟力。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缺货断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是可以想见避免亏本的方式。在广袤的二三线城市,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想象会让监管部门战栗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请注意,起码到现在,这种吊诡的经济现象还不明显。因为,菜价仍可维持在高位。
第二个解释来自薛兆丰老师。他在微博中解释道:
“只要运费大增,就只有相对高档的菜才值得运输,而相对低档的菜就只能烂在地里。同理,对香烟征收高税,市场就只会剩下高档烟。同理,由于运费很高,从美国运到中国的,只会是酒,而不会是自来水。著名的 Allen & Alchian 定理。”
这个观点承认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同时也很好说明了为什么超市的菜还那么贵——全是贴有绿色食品标识的高级货呗!
按照薛老师的观点往下推,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位受不了自杀的可怜农民,是因为家里的卷心菜质量太差?新闻报道里似乎可以找到这样的影子,如新华网在《“要命”的菜价》里写道:
“韩进之妻韩立霞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家中养殖的羊遭遇瘟疫死亡,投入的本钱无法收回。今年种卷心菜,由于土壤翻整等田间作业投入不足,卷心菜成色、质量均不如人,每斤只能卖8分钱。相比每斤约0.2元的当地市场价还要低不少,家中已欠下2万多元债务。”
大河报的报道《河南中牟县芹菜滞销 几分钱一斤仍少人问津》中也有对类似处境农户描述:
“冉老汉等待一上午后,等来了一个菜贩。他忙起身凑上前替买家扒开篷布。而菜贩则不动声色,随手掂起一捆芹菜看品相。“你的芹菜有些粗,5分也不要!”撂下这句生硬的话,菜贩转身离去。望着辛苦半年种出的芹菜,冉老汉脸憋得通红,眼泪直在眼眶打转。”
好吧,似乎是被薛老师言中了,还不止一两家。可Allen & Alchian 定理能解释“菜价怪圈”的全部吗?也就是说,在河北、河南、山东和陕西的田间地头,质检人员都能鉴定出运去城里的都是好的卷心菜,而卖不掉的都是烂卷心菜?
还有一个疑问,品相差的蔬菜因为不值得卖到城里,所以被铲,被扔进河里可以说得通;那品相好的绿色蔬菜为什么收购价也这么低呢?
这恐怕还是得看供求关系。
依洒家看,菜价怪圈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在供给领域和需求领域都发生了外在冲击从而导致蔬菜收购价的下降。
一,供给冲击。首先,今年蔬菜大省普遍丰收。且因为北方天气异常而导致的蔬菜供给异常,部分地区的本地、外地蔬菜上市期重叠。以中国广播网的报道《陕西洋县近2000吨菜花滞销 每斤5分钱无人问津》为例:
“洋县农业局农业科的干部介绍,洋县全县菜花种植面积为1.3万亩至1.5万亩,亩产平均4000斤,分不同时间生长期的菜花,前期生长期较短的菜花菜农还能每斤买到7、8毛钱。由于去年冬天气严寒,加上今年又遭遇春旱,生长期在240天至260天的晚熟品推迟了10天才成熟,又遇到外地菜花也到了上市期,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收购价格也从5角钱急跌到目前的5分钱,然而就是每斤5分钱的菜花也难寻客商来收购。”
其次,受2009年冬季菜价高涨影响,今年菜农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其中不乏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现象。这也反映了生产者(农户)根据上一期的价格决定本期产量,本期的价格决定下期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产量这一经济现象。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对这一问题作了不错的解释。
二,需求冲击。日本地震并造成核泄漏后,“大叶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辐射”的传言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近日来媒体频频爆出的诸如“染色馒头”、“学生奶中毒”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更是加剧了这一冲击对需求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超市的菜价还没下跌呢?
洒家以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时滞。因为生产、运输和采购存在环节上的时差,蔬菜收购价下跌这一现象要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真正传导到老百姓的菜篮子得过一段时间。。实际上,从全国范围来看,菜价已经出现了下跌。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新华网山西站的这一报道也可以印证:
“随着山东、河北等地新菜上市,山西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第四周出现下跌,十九种重点监测的蔬菜中油菜和莴苣跌幅较大,分别达到22.76%和32.74%。预计随着未来几天山西本地菜的陆续上市,土豆、大白菜、芹菜等蔬菜的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2、油价。蔬菜上市的主要成本不在对菜农的收购价,而在于中间流通环节。特别放到结合现在通胀压力增大的经济背景下去考虑,也难怪咱们老百姓觉得菜价没跌反升。新华社的这篇报道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充分:
“首先,农民一大早把菜从地里刨出来,卖给菜贩子,好的两毛一二,差的一毛四五,平均在0.2元/斤。菜贩子通过汽车把菜运到济南的蔬菜批发市场,再出售其价格就到了3毛钱。“现在油价每升7块多,司机工钱每月上涨到近3000元,我还要跟车、装卸货,车子要保养、维修,什么都得花钱,每斤毛利没有一毛钱肯定不行。”长期从济南郊区向济南匡山蔬菜批发市场送货的李永方说。菜到了蔬菜批发市场后还要再批发给各个菜市场的小商贩,这中间又加上摊位费、蔬菜损耗成本、人工费、装卸费,卷心菜每斤的价格至少要再涨5分钱。之后小商贩最终出售给消费者还要再加0.15元的利钱,菜价也就到了0.5元/斤。”
以上就是洒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路整理。欢迎批评指正。但,留言别骂咧。

注:
1.艾伦—艾智仁”定理(Allen & Alchian theorem),又称为“好苹果”定律(shipping the good apples out theorem)或者第三需求定律(third law of demand)。该定理说明,同类但不同品级的两种出口商品,当诸如类似定额税、运费等因素而双双涨价后——高品质商品的相对价格会降低——消费者因此会偏向于高品质出口商品。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用于出口苹果的品质高于内销的苹果。
2.蛛网理论(cobwebtheorem),多用于农产品市场分析。 农产品本属于生产周期较长的非耐用品,其生产周期长,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中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但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往往大于需求价格弹性。在经济动态运行中,市场受外力干扰偏离均衡状态的市场价格在对下期供给量变动影响下,使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大,远离均衡点,使均衡无法恢复,这种情也被形称为“发散型蛛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6 21:49:42
钱都被垄断部门转走了(含征夫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6 21:57:35
个人偏向陈志武老师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6 22:46:32
再这样子下去,农民要闹起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7 15:16:49
楼主在什么地方看见了5毛一斤的菜?既然是联系实际就要看市场实际的售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7 21:37:08
5# honterice 不好意思。我确实是没有看到“五毛一斤的菜“,平时吃食堂,所以没注意过现实中的菜价。文章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引子网络上新闻报道。如果是说我纸上谈兵,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