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37 8
2011-04-27

前几天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大家都不甚熟悉,于是不免逐个自我介绍。

发现个趣事,但并不意外,就是大家自我介绍时都是清一色的用英文名,偶尔也许有人在介绍过英文名后,才说中文名聊作补充,一时间什么JenniferPeterAndy之类的纯正欧美人人名遍布坐席之间。更夸张的是,一桌子本来就没有多少人,还竟然出现了两个Jason、两个Suzie,尴尬的要命,想要准确的都记下来谁是谁,头大的要命。

事件发生地点是在香港,在座的本都是内地人。忽然想起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的系列视频中有一次兴泱泱的说,讲英文的华人是最的,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原因是这些地方的崇洋媚外色彩最严重。当然,袁老师的话有些言重了,打击面也扯的太宽。

香港人倒是喜欢平常互相称呼英文名,当然这和历史上的殖民文化传统有关,习惯既已形成便已无可厚非。不过内地人有没有必要赶这个时髦,入这个乡、随这个俗,还真是有些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7 12:24:46
不光是在香港的一些内地人总喜欢把英文名挂在嘴边,就是在内地,也不排除自认为是时尚先锋或是时代精英的学生、白领们以为起个英文名字就可以和“国际接轨”了。当然,不管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白领们任职外企,工作环境中老外不少,起个英文名当属工作需要的一部分,其情其景倒是还可以理解。只不过,既如此,中国人之间的吃喝聚会,就不需要再“假模假样”的起个洋名伪装自己了吧?
有一次,我在香港一家中资公司面试,和人事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公司门口处见过之后,她便领我去人事部门面试,路上免不了聊几句。
我先问,“您怎么称呼?”
“Judy,你呢?
“我叫Muhui。”
“你不用英文名么,你不是刚从美国毕业回来么?”估计是心里在想,这人真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7 12:25:33
我告诉她,在美国的中国人,至少在哈佛的中国学生几乎都不用英文名的,大家都是用中文名字。原因是如果你用英文名字和美国人交谈,美国人就会第一印象中记住你的英文名,之后他就很难再记住你真正的中文名字。初到美国,前辈留学生们都会告诉初来乍到的新人们这个“生活窍门”。然后心中暗想,其实你才“土”……
事情就是这样,不要以为起个洋名就能“洋”,更不要以为在国际场合下用汉语拼音名字就是“土”。
在美国确实如此,不少留学生到美国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和美国同学打交道,而有关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的这个窍门就在其中。坚持使用中文名字的汉语拼音读法,也几乎是中国学生之间所公认的一条准则。
可能有人会说,用英文名字无非是入乡随俗,不值得小题大做。再说有的人的汉语拼音读法对老美来说可能会有些难度,所以起个英文名字只是方便生活而已。其实非也,不客气的说,不是“入乡随俗”,而是有“崇洋媚外”之嫌,是国人的老毛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7 12:26:18
做个横向对比就知道了。在国际化程度很高的美国大学校园,可以见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和千奇百怪的名字。在英语系之外的国家中,首先是法国、德国和讲西班牙语的南美国家没有必要使用英文名字,当然同为西方世界的这些国家在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似度也更高。
其次是名字最为“复杂”的三个地方:印度、东南亚和非洲学生,这些国家学生的名字“长的要命”,他们的通用做法是选取名字的一个部分,让大家称呼即可。比如一个印度人,名叫Venkatesan,为了让别人好记,那一般他就会自称Ven或者Venka。再比如一个泰国人,名叫Chaovichith Vilasone,也许他就会自称是Vila,诸如此类。
同在亚洲汉字文化圈的日本人也是很少起英文名的,这一点尤为明显,日本人似乎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度非常高,对本国名字的“忠诚度”也是最高。在美国的几年里,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日本人自称英文名字的,除非他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日本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7 12:27:13
总体来说,除了华人以外,唯一见过有另起英文名字习惯的是韩国人。当然,这也是部分性的,远远没有华人这么热衷。
这里提到的华人,不只包括中国大陆,还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乃至新加坡。不比不知道,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比较之下,不得不说,使用英文名的习惯似乎只有在华人世界最有市场,这可能隐隐的反映出华人社会的某种文化禀性。而除去“崇洋媚外”之外,似乎很难找到第二个可以解释的理由。
得体的介绍自己姓名,正确的称呼对方姓名,都是对交谈双方的一种尊重,这不仅仅体现于东方文明,也体现在西方文明。其实美国社会开放包容,更是国际化的很。在中国,如果一个老美不起个中文名字的话,中国人可能很难记住他;而在美国,美国人根本就已经习惯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名字的人接触。使用本国的真名,丝毫不会影响和美国人的接触交流,实际上就有不少在美国出生、长大、受教育的亚裔学生都是坚持用中文名字的拼音写法。何况不少美国人起中文名,是看中了汉字的表意色彩,而中国人到了美国,忙不迭的把自己改成Tom、Mary,真有些俗不可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7 12:27:40
现在国内不少海归或是外企的白领,自认为拥有国际视野,高人一头,动辄英文名相称。更有不少人彼此之间的邮件、短信竟然要用英文进行。周末一起吃个饭聚个餐之类的生活琐事,一定要写三五行的英文不可。否则便不足以示其与众不同,高屋建瓴。
大家都是中国人,何必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