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析政治共同体之帝国主义关系演变类型的纲要
2022.1.10
政治共同体是在一定时空上实现了有机组织的一群人。其帝国主义关系就是强势方对弱势方的索取方式。帝国主义的本质是掠夺与剥削、是非公平非正义。
其演变类型按要人要物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而有不同分类。要(索取)的不同内容即:
物:地、物品(含知识产品)、硬通货、要别人接受其信用货币;
人:肉体、体力、脑力、情趣。
要与不要的不同方式本文不多阐述,下面特别的地方用括号内容注释了。
1.原始采集时期掠夺关系:
不要地,不要人(屠杀俘虏以及被征服人口),只要地上的自然产物与人工物品。
2.游牧期掠夺关系Ⅰ型:
要地、要物品,不要人(屠杀或驱赶被征服人口)。
3.游牧期掠夺关系Ⅱ型(蒙古帝国早期未接受汉文明、伊斯兰与东正教文明之前的行为类似):
要地、要物品、要女人、不大要男人。
4.奴隶制自给经济帝国主义关系(侵略雅典的斯巴达帝国主义有点类似):
要地、要物品、不以硬通货为目的、要人的体力或脑力,基本不要男人的情趣。
5、奴隶、封建制商品经济帝国主义关系(罗马帝国主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类似):
要地、要物品、要硬通货、要人的体力与脑力。
6.中世纪后期到奴隶贸易废止期的殖民掠夺主义(西班牙葡萄牙对中美洲南美洲的殖民掠夺最典型、俄罗斯帝国的东扩也类似):
要地、要物品、要硬通货、要人(体力、脑力)、要少量有情趣的人。
7.商业帝国主义关系(以20世纪初后的英国为例):
不要地、要物品、要硬通货、开始要别的政治共同体被动接受其信用货币、不要一般人了(这一句话里的“不要”不是杀人了,而是不带走或不引走)、要卓越的人(体力脑力情趣都优秀的人)了。
8.金融帝国主义关系(以美国布林顿森林体系解散后为例):
不要地、要物品、不大要硬通货了、广泛促使别人接受其信用货币、只要卓越的人(拥有额度以上财产的人视同优秀)。
当然,上述分析不完全适合东方旧中国的帝国主义,汉唐明清帝国似乎更多的是要物品不要人、甚至物品都可以不要只要名义上的文化臣服即可。也许,中国古代的汉文化下的帝国主义是人类各种帝国主义里最文明友好的,因为不掠夺所以甚至不能叫帝国主义。甚至,可以说秦统一中国后,汉文化里已经消灭了帝国主义。儒家的天下大同思想是帝国主义的克星,我们应有文化文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