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芜湖市领导“约饭”破圈,累计回应和推动解决涉企诉求150余项,促进近300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落地……
“畅聊早餐会”是2021年芜湖创新推出的政企沟通新方式、新场景。早餐会邀请企业家与芜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话发展、提建议,在家常小吃的“烟火味”里碰撞真知灼见,聊出发展之路。
从阳春三月到炎炎仲夏,再到料峭凛冬,早餐会以每周一场的频次举办,至今共举办了36场,共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商务、文化教育等行业的190多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海螺创业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郭景彬,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旷视科技CEO印奇、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本土网红“芜湖大司马”等都是早餐会的座上客。
▲畅聊早餐会现场早餐会的最大特色不在于“会”,而在“畅聊”,不设主题、不安排主持人,不准备讲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倾听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意见,了解企业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最大化碰撞出解决问题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企业发展最缺什么”“对政府的服务有什么要求”是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常常对企业家的提问;企业所反馈的建议和提问,单向前都在现场给予回应、协调。目前早餐会已建立形成问题收集、办理、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机制,从第一场早餐会以来,共汇总建档涉企事项153个,由芜湖市督查办逐一交办、督办,闭环管理,市经信局全程汇总建档、跟踪进展,截至目前已解决112个,37个问题已初见成效,其余问题诉求均一一落实解决措施。
不仅如此,早餐会还催生了一批项目在芜湖落地。中联重机已启动实施的投资12亿元智能化改造和下一步拟投资的新材料板块项目,美的已动工的投资50亿元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等项目,都是通过早餐会畅聊谋划产生的。一批建议也正在落到实处。譬如有企业家建议开通湾沚区至芜宣机场、芜湖经开区美的园区的轨道交通,已被纳入芜湖市“十四五”专项规划。
▲在2021年12月31日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盛赞芜湖畅聊早餐会。
“畅聊早餐会”创办至今已成为一项为企业服务的重要载体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芜湖品牌”。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充分肯定了畅聊早餐会这个服务企业家的平台,它既体现了对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的充分尊重,又能汇聚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的智慧。正如芜湖“共读计划”的领读人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提到,早餐会具有政企之间的“接口”功能,从形式内容到建议问题的推进落实无不体现“天也阳光,心也阳光”,彰显了亲、清政商关系。
目前,“畅聊早餐会”创新模式已走出了芜湖,复制到了全国其他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继芜湖“畅聊早餐会”之后,安徽阜阳、亳州、河南南阳、上海普陀区、河北易县等地也相继开办了政企早餐会。
以“紫云英”之名: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城市比拼中,除了有为政府的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崛起归根到底还要靠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吸引、引进、留住、用好人才,是必须放在重要位置考虑的问题。
过去一年,芜湖走在安徽省前列,强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频频释放求贤若渴的最大诚意,创新性地打出系列“组合拳”,让芜湖成为招才引智的鲜活样本。
▲2021年7月30日,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挂牌成立,这是安徽省组建的首个人才发展集团。
2021年7月底,安徽省首个人才发展集团率先在芜湖挂牌成立,以国有独资公司形式组建,在业务板块设置了人才招引猎聘、人才项目投资、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数字大脑建设、人才公寓管理服务等7项核心业务,探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打造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和芜湖“城市HR”。
8月启动“紫云英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更具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引进行动。该计划擘画了“十四五”期间人才引进的目标任务,即启动“3113”人才工程,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0个,领军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计引进30万名大学生。
以“紫云英人才计划”为纲,涉及芜湖市直13个部门和10个载体单位的21项政策兑现服务由人才发展集团全面承接,实现了人才政策“当天申请,当天审批,半个月资金发放到卡”,“让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2021年12月30日,“紫云英人才计划”首批政策资金集中兑付,658名青年英才领到兑现资金。
▲2021年9月29日,芜湖市委书记在安师大“开讲” 。
芜湖高校资源丰富,拥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10所高校,在校生近20万名,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0多家。为打通当地人才资源的“任督二脉”,2021年,芜湖5位主要领导先后带头走进安徽高校,向20万大学生介绍芜湖的人才政策。此后,以“紫云英花开、芜湖等你来”为名,芜湖市领导分别带队前往天津、重庆、南京、上海等地知名高校开展“百校大宣讲”,进行现场招聘活动。
在创新创业方面,“紫云英人才计划”设计了相关政策给予引导激励,对建设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创业社区等人才创业孵化载体最高给予200万元奖补。2022年初芜湖设立总规模达5亿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出台9项奖补政策助力芜湖大学生创新创业。
2021年,芜湖市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4个、领军人才150人、高端人才1500人,吸纳31013名大学生就业创业;去年1-11月份,共兑付各类人才资金3.46亿元。
▲鸟瞰鸠兹广场和镜湖在“双招双引”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2021年的芜湖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加速跑,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643个,增长56%,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86个,增长37%。
”双招双引”成绩单的背后,是芜湖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创新了一整套战术打法,缔造出多个“首创”和“独创”。
聚焦“十四五”,芜湖步入黄金机遇期和集中发力期,瞄准长三角第一方阵,经济总量进入全国50强的目标,芜湖将从顶层设计上推动创新思想、体制、创新项目和创新管理服务;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建设,共建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带;建设产业、创新、金融、政策等“八个平台”,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5家千亿级企业、15家百亿级企业;打造“政府母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联动发展的“基金丛林”;2022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0家、上市企业3家,探索实施政府财务顾问、统计管家、上市管家等工作机制,与深交所与深交所签订合作共建备忘录,引导更多芜湖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1%工作法、畅聊早参会、紫云英人才计划等创新打法也融入了芜湖未来发展的“作战地图”,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的蝶变巨幕即将拉开。
展望2022,“进击的芜湖”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