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须或”现象----------写在美元加息之前
譬如非洲草原上的角马群,在狮子追来的时候,一般总有一只会被狮子扑倒吃掉,然后角马群就安全了。至于是哪一只被扑倒,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一只倒下。
这里面,一只角马倒下是必须的,就用“须”表示;而究竟是哪一只倒下则是都可以的,无所谓的,用“或”表示。这就是“须或”。
“须或”现象在经济中很常见。比如央行发行货币,这是“须”,因为社会需要货币;然后货币投放,这时,总得有单位来领出这些货币到社会中去流通,至于谁去领,无所谓,既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财政,或是其它途径,因而投放方式就是“或”。
在经济衰退或危机时,“须或”现象尤为重要且凸出,但又常被忽视。此时,衰退或危机就是狮群,经济单位就是角马,而且这个角马常以国家形式出现。比如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时的阿根廷,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的泰国和牵连受累的巴西等……
但问题是:经济中的狮群是如何养成的?角马为什么必须有至少1只倒下?而且,如果倒下的那只足够大,狮群够吃了,就不会再追,如果太小,则狮群就会准备再次追击。这是为什么?
为了说明白这个道理,需要将常用的经济学参数改一下。就是用“支出”代替“投资”,用商品量代替GDP,用“买与卖”代替“投资与消费”……,于是很容易就会观察到“买卖差”。也就是说,社会时时刻刻都存在“过剩”,或说“需求不足”(然而,这后两个词只说现象,而说错原因,“买卖差”则指明根源)……。详细就不展开了,有不清楚的请浏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519241-1-1.html。
上面这个链接中描述,买卖差是会累积增大的,它可以以债务或商品过剩的形式表现。这就是狮群的养成。
要想狮群不至于太大,则需要纠正买卖差,阻止买卖差的累积。
要纠正买卖差,则需要有主动亏损的单位。但现实中,经济单位都是逐利的,哪有“逐损”的道理?
其实这里的“逐损”指的是货币层面上必须有亏损单位出现,比如顺差。详见上面那个链接。
如果没有足够的亏损,则买卖差只能累积增大,表现为债务或是库存增加,直至债务难以再继续扩大了,于是真实的亏损就出现,也就是某个企业或国家出现经济坍塌。这个坍塌的作用会被流通速度n放大。这个亏损的作用则会增大n倍,从而整个社会或全球就能得救。因而不难理解,一只角马倒下,则整个角马群就会安全。“须或”的成立是因为有流通速度在起作用。
那么回到主题,关于美元加息。
众所周知,美元放水则会刺激经济上行,那么,美元加息为什么M国也不会经济倒退?这是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放水时,美元流向全世界,刺激全球股市向上等……,而加息或缩表时,则美元将在世界范围内回流M国,于是股市下跌。这样势必会有某个经济状况差的角马率先倒下,至于这是哪只角马,则是“须或”的。而且,如果这只角马不够肥,则可能需要第二只和第三只,然后狮群才会停止追击。
但是,这次的狮群太庞大,有人说堪比1929年。那么,需要哪只角马才够吃?
屈指算来,ZG这只角马最肥,但是脚力最好,身手敏捷,所以ZG不会倒下。但是,TEQ则难说了,当然,BX也难说。更为有甚,在某只角马摇摇欲坠之时,会有人悄悄向它射击,使之尽早倒地,比如大家总听说过狙击某某货币吧。
当某只角马倒下,则整个角马群也就安全了。所以,美元加息或缩表,对M国的经济在谋划时还是会向好的。除非此次狮群庞大的超出预期。
危言耸听:为了保证那只角马足够肥硕,那么战争极有可能伴随加息出现。战争是为了争夺经济利益。战端一起,某只角马就会迅速倒地。比如,科索沃战争就打残了欧元,而这只角马当时大家都没曾想到。
那么,此次的危险则在于西方的乌克兰,东方的台海、朝鲜半岛,中东局部地区等。究竟哪个可能性大,就看它所连带的利益链是否会亏损的足够大,也就是倒下的那只角马是否足够肥硕。
以上只是一己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