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6644 66
2021-03-30

金融危机问题-----抑制通货膨胀的正确解法


以下我所说的都可以用数学来验证。为得出最后的结论策略,前面需要讲解一下原理。通过原理解说,才能明白债务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各国为什么都无法去杠杆?然后才能得出解决债务问题的正确方法。为节省篇幅,简述如下:


1.     “买卖差”导致剩余或债务累积

社会内部有多个企业。假设有一个企业a。a一年支出的货币为x(包括自有资金的支出以及借贷支出)。产出商品y。那么,y>x。

社会中有无数个a,相应支出各自的x和产出各自的y。

统计上合并:

总体上企业为∑a(后文用A表示),全年产出商品为∑y(后面用Y表示),全年企业支出为∑x(后面用大写X表示),那么Y>X。

纵观全局,X就是用来购买Y的。也就是说,Y是企业放上货架的商品量,而X是从货架上拿下商品的。但是,X并不能全额用于拿下商品,因为X中含有工资,工资中有储蓄,最终,假设X中只有B用于拿下商品,那么,B<X<Y。

结果一年之中,货架上会有Y–B的商品成为当年净增加。Y是卖,B是买。也就是说Y与B之间买、卖不等,称之为“买卖差”。(这里的分析都是粗略的,详细展开篇幅过大。如果您感兴趣,我当然渴望详细述说)


买卖差D=Y–B


这表明A在一年之中,向货架上放上的商品Y多于其支出X所拿下的。这意味着货架上的商品每年会有净增加,或说是剩余。

(此意味着凯恩斯说的需求不足,其实是时时存在的,任意组成封闭环境,立刻就能观察到。大家不妨检验)


再看X支出的组成。对于企业在全年的支出。应包括纳税、分红、投资、自己消费和捐赠等。其中纳税的部分给了政府,在用于购买时,叫做政府采购。投资的货币得用于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工资再购买就叫做消费。其它还有分红、捐赠、企业自己消费等。总之,这几项支出分别在统计时被并入投资、消费或政府采购。因此,X包含了正常的投资、消费和政府采购(非正常的还包括借贷发生的消费和政府采购),但肯定无法完成对Y的购买。最后货架上会遗留D。


有剩余,企业就不能完全获利,以至于来年不能顺利进行扩大再生产。不得已,来年企业必须借贷D,以保证生产的有效扩大。于是在第二年开始时的时候,货架上就已存在上一年的遗留D。而第二年还会有第二年的买卖差,到年底,二者累积大约为2D。于是,买卖差D逐年累积增大。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包含企业的借贷,但未包含非企业单位的借贷。比如财政赤字。


下面就以财政赤字为例进行讲解。假若财政赤字达到D,那么,货架被清空,但是,社会上会遗留D的账单。结果,绝对剩余就由商品剩余而转化为账单并留存。此二者实质一样,都是购买力欠缺D,而并非消除D。


有了账单D,到了第二年,企业可以顺利进行扩大再生产而支出X1。但是,X1在纳税后,财政需要先偿还上一年的债务D,然后再政府采购。于是,第二年X1在一开始,购买力就下降了D。结果到第二年底,商品遗留在货架上的情况与企业去借贷的结果一样,都有大约2D的滚存。于是第二年底,社会相应需要新的2D的赤字。这个2D就是债务的滚存。究其原因是买卖差没有纠正。到此可以看到货币政策或调杠杆结构于事无补。



这种买卖差导致商品剩余或账单留存的现象每年都会出现,年复一年,社会经济要增长,就必须用账单消费掉剩余。结果,账单就会越来越大,以至于金融危机要发生。如图:

剩余逐年累积图.jpg


年复一年,D累积公示:


∑Dn = X0(R+r) [(1+R)n+1 – 1]/R                     (n>=0)


但是在企业或非企业借贷时,毕竟,剩余D得到过暂时的解决,于是,社会能否不断发生扩大的债务就成了经济上升的动力首选,尽管这个动力最终靠不住。在此情况下,降息就变得顺理成章……。再以后,就出现零利率和负利率。降息可以扩大债务而促进经济增长,加息则相反。于是,部分经济学家就错误地认为经济周期是利率波动导致。


以上是以财政赤字为例进行的解说,事实上,非企业单位的借贷包括了财政赤字和民间借贷,无论谁成为债务人,结果都一样,都可以将剩余转化为账单。



2.     顺差可以很好的解决买卖差问题

假如环境不封闭,还应考虑进出口。进口是向货架上放上商品,而出口则是拿下。顺差则是从货架上净拿下商品的值。假若社会发生顺差D,则社会无需借贷,企业就能获利并顺利进入下一年。同时,社会也不需要非企业的账单。

但是,顺差数额能否达到D是个问题?而且,世界上也不可能各个国家同时顺差。


因此,经济需要一种能起到顺差的作用又不举债的方法。

那么就研究一下顺差行为的实质。这个实质就是进口商在环境内部发生了一笔货币亏损。就是说,境外的企业到境内购买了D,然后拿到境外的货架上去卖。于是,在境内,该进口商发生了D的货币亏损。

有了这笔亏损,因此境内其它企业就可以获得盈利。经济循环就可以顺利而合理地完成。另外,贸易顺差也不需要与买卖差D完全对等。因为这里还有流通速度在起作用。假如流通速度是n。那么所需要的贸易顺差额,只需要D/n。

这很好理解,比如环境内部有众多的商品。在购买的时候,货币量并不需要与商品量足额对等,由于有流通速度的存在,那么货币量只需要是众多商品量价格的1/n。

因此,如果没有进口商,只要在境内新增一家企业,它发生D的亏损,那么,境内同样可以实现顺差D的作用。比如基建,由于基建往往数年后才能盈利,而在当年则是完全亏损的。因此在当年,基建就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只不过数年后,基建开始回本并盈利,于是经济这些年发展累积的剩余就会突然出现。到此,经济就要衰退。因此,靠投资拉动经济并不可靠,秋后是要算总账的。


那么,假设有一家新增企业真实亏损D呢?这样,经济就可以暂时拉动,只不过这家企业瞬间就倒闭了,来年又哪有新增的更大的亏损企业呢?


由于社会需要的是一笔货币亏损,到并不一定要求非有企业参与。因此,何不在货币投放上做文章。假设货币投放总量上有D/n的货币是亏损性投放,那么就不需要发生企业倒闭,而所有企业就可以顺利获利。

这是一种新的投放方式,故称“新投”



3.     新投才是正确方法

新投可以人为造成货币亏损,这是经济增长所需要的。

方法:可以直接用央行投放货币中取D/n的货币,用于扩大就业,但相应产出必须是社会共享品而不是商品。


这样,新投就合理了。

如此,一未产生债务,二未产生新的商品,而社会有了足额的货币亏损,从而消除了买卖差。同时,新就业者也没有不劳而获。

如果实施新投,则杠杆可去。由于不需要扩大债务,所以不必进行货币超发,也不会有通货膨胀。进而金融危机可以避免,经济周期不复存在。


以上是我的研究简述,里面有很多数学逻辑没有在这里展开。我用这个逻辑,在2016年、2017年均断言去杠杆不会成功,结果印证了预测。现在世界普遍进行降利率或发行国债,或者减税,促投资等,其实都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3-30 16:58: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3-30 17:32:32
承蒙朋友的邀请,荣幸之至。不敢说审阅,算是互相交流学习吧。不过最近忙着写一些东西,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等我将来出版之后,也许就有空余的时间了,到时候我们再互相印证彼此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3-30 20:33:02
1.     “买卖差”导致剩余或债务累积

社会内部有多个企业。假设有一个企业a。a一年支出的货币为x(包括自有资金的支出以及借贷支出)。产出商品y。那么,y>x。
兄弟抄写一下:任一社会有许多企业,其中任一企业为a。一定时期(例如一年)内,a的当期货币支出为x,当期产值(当期或跨期的预期货币收入)为y。y可能小于x,也可能等于x,也可能大于x。通常来说,或者就企业的经营目的来说,y>x,亦即:企业当期或跨期的预期货币收入>企业当期的货币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3-30 20:37:27
纵观全局,X就是用来购买Y的。
企业的当期货币支出,是购买全社会的当期总产品吗?

不一定。

可能是购买了往期的产品,可能是购买了当期的劳务(例如,挑夫的劳务。另,挑夫不属于企业,属于一个生产单位),可能是购买了当期的劳动力(劳动力不属于产品),可能是当期支付了利息,可能是缴税了,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3-30 20:45:16
1.     “买卖差”导致剩余或债务累积

社会内部有多个企业。假设有一个企业a。a一年支出的货币为x(包括自有资金的支出以及借贷支出)。产出商品y。那么,y>x。
兄弟修改一下上述:

任一社会,有提供产品(含劳务服务)的许许多多的各行各业的生产单位(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等等)。一定时期(例如一年)内,他们有当期的生产经营的货币支出,也有当期的生产经营的货币收入。总计来看,各个生产单位的当期总货币支出,小于当期总货币收入。

备注:

上述的总货币支出小于总货币收入,这个小于,这需要论证。

当期货币收入,是当期产出的当期销售收入,加上往期产出的库存部分在当期销售的收入。所以,当期货币收入是否小于当期产出,这个小于,也需要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