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当前的信用货币体系中的信用二字,理解是并不到位的。
很多人对当前由国家政府或央行发行的法币体系,理解也是不透彻的。
所谓的信用货币体系(法币体系),根据传统的,或者普遍的认识是:货币是一种债权凭证,是一张欠条,货币(法币)成为流通货币的同时,它也承载着一对债权与债务关系。
要看懂我到底说了些什么,可能需要举一个生活中十分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如社会中A养鸡,B养鸭,一只鸡换一只鸭。
现在假如A拿了自己的2只鸡与B交换了2只鸭,但是B对A所,我现在只需要吃1只鸡,还有一只鸡放你家替我养着,你写张欠条给我,我任意时候可以拿欠条去你家取回一只鸡。
那么这张欠条可以这么写:
”凭此票即付鸡一只,签名A",这就是凭票即付欠条成为社会中流通货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逻辑所在,去找一张港币看一看,其上面仍有“凭票即付”字样存在。
那么B可以用此票去跟C换一条鱼,然后C再用此票去找A取回一只鸡,这里,A写的鸡欠条就可以代替真实的一只鸡参与到社会的交换或交易活动中,A的鸡欠条就是社会流通货币的逻辑存在。
重点来了。
A家里到底有没有储备1只鸡?
两种情况,1.A家里真的储备由1只鸡,任意时候A都可以见欠条支付一只鸡。2.A家里的鸡都吃完了,并不是任意时候A都可以见欠条支付一只鸡的。
那么法币体系,到底是基于哪一种逻辑存在?搞懂了这个逻辑,才能真正理解现在的信用货币体系到底是根据一种怎样的逻辑和规则来运行的。
很显然,当前的法币体系是根据前面第1种逻辑而存在的,欠条的书写者,或者货币的发行方,其背后必然要储备相当的资产来替货币背书的。这才是信用货币体系赖以存在的基本逻辑。
现在很多人或许会谈到私有货币,或者历史上的货币学家谈到了货币的私有化发行的问题。
这个私有化货币发行的理论,其实是成功了的。
它就是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重点在于储备二字上。
美联储通过发行美元来购买社会中的黄金,因此,黄金是美元发行方美联储的储备资产,而美元纸钞就相当于美联储发行的一张欠黄金凭证,这个法币体系的逻辑是美元纸钞代替了黄金在社会上流通。
假如从严谨的逻辑上来说,金本位下的美元纸钞发行机制,并不是一种信用货币,而应该理解为美元是社会中黄金储备在美联储的一张取物凭证,正确理解为你持有的美元纸钞是你拥有的黄金是放在美联储储藏和保管的取物凭条,而不能理解为美联储欠着你的黄金。这里不存在债权和债务关系。因此金本位下的美元发行体系,不能理解为是一种信用货币体系。
但是,脱离金本位后,美联储也可以通过直接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来发行美元纸钞法币,而国债很显然其承载着一对债权和债务关系,这个时候,美联储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替美元纸钞背书了。
其实在逻辑上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复杂了。
1.社会上的交换是通过黄金来进行的,没有法币体系。
2.美联储发行美元纸钞法币来购买社会汇总的黄金并储备,美元纸钞代替黄金在社会中流通使用。
3.脱离金本位,美联储购买国家财政部的国债发行美元纸钞法币,法币得到了扩充。
4.社会需要纳税,国家财政部通过税收等财政收入,收取社会中的黄金,然后赎回其在美联储的国债,这个时候,社会上的美元供应不萎缩,财政部赎回国债的黄金与之前通过国债发行的法币对等,就相当于又重回了金本位货币体系了。
或者国家财政部税收不是通过黄金的方式纳税,而是通过美元纸钞的方式纳税,国家财政部用美元赎回在美联储的国债,美元货币供应萎缩,但美元纸钞又重新与黄金储备对称,也重回了金本位货币逻辑。
因此,私有化货币发行机构,通过储备黄金来发行纸钞货币,是可以实现的,其逻辑就是上述推演的整个过程,是无缺陷和漏洞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流通货币供应需要不断扩充,因此,美联储以及各国央行都大幅度通过直接购买国债来发行法币基础货币,且这个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受约束,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货币体系,就逐步演变到了信用货币体系,且也离金本位货币体系越来越远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货币体系的发展是一路颠簸的,但其内在的运行规则和逻辑,是始终颠扑不破的!!!
假如世界发生大规模军事战争,科技反噬下导致科技和生产力大倒退,那么就很有可能继续重回金本位货币体系。假如世界军事强国或金融势力有大规模储备黄金和白银,是值得警惕的。金本位货币体系是回不去了,但是假如一旦真回去了,则我们同时也会看到一场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