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5-4 16:26:27
rr3068 发表于 2011-5-4 16:1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4 16:09

那好,那么你认为,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与供求有关系没有呢?
我的理解是,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就是一个边际社会效用,因而本身就是一种供求关系。
参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77145-1-1.html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与天、周计算,这通常是工资支付的时间周期,边际效用涉及的是支付代价下选择次序的问题,代表的是“可供选择的条件”,并不直接涉及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28:39
作为资源配置的理论,效用论是对的。但硬要说成是市场上的这种货币价格,那么这种相对价格理论,就不包含任何货币原子了。完全没有一个与总“量”与增量等“量”相关的联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3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33:1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4 16:23
rr3068 发表于 2011-5-4 16:18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4 16:16
我不是要你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解,而要你回答说,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供求有没有关系.简单说是或不是即可.
不是请你参见帖子了吗?
你认为从该帖所引的二段话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我看出什么意思,与你明确说你认为马克思是什么意思是两回事.请直接回答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45: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50:16
rr3068 发表于 2011-5-4 16:3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4 16:23
我看出什么意思,与你明确说你认为马克思是什么意思是两回事.请直接回答好了.
引文中的“按比例应当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一个以生产货币(黄金)的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社会需要比例量,简言之,是一个需求。“产品总量”是一个供给。
“单位商品的价值(价格)等于产品的总价值除以产品总量”——表明价值即为供求之比。


64楼是什么意思?
还是请你直接回答:那么你认为,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与供求有关系没有呢?
可必舍近求远,直接说有或没有即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5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6:58:35
44# 天涯诗客
1、如果说市场当中再也没有因素变化,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市场达到了“均衡”,价格也不再发生变化。想必你所说的“供给与需求恰当”,即是指此意。
但显然地,上述是假想而非事实。现实中,总在不停地“变”,一切都在流变中。因而,事实是,供给与需求永远都不会“恰当”,因而,价格永远在变,虽然对于不同的商品,价格变动之频率不会是一样。
但是,自然科学则不同。如果说,水分子与铜原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如供给与需求一样,不断地变动着自身的体积与重量,那么,自然科学所得出的种种结论,恐怕就十分堪忧了。
重点是,“衡量”,在于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标准,没有这样的标准,何来“衡量”?
2、再说这个标准。正如你所指出,现实中,人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标准来“衡量”演讲者的水平、模特的美貌,然而,大家都清楚,这样的一些所谓“科学”制定的标准与我们所说的“长度的单位”标准它们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你不是也提到,那是些“至少是比较公认的标准”么?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在有关“人”的这一领域,恐怕没有“公认的一致的”标准。即便“实践着”一些经过“科学”制定的“较公认”的标准,那也一定只是一个人、抑或一部分人的标准,而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标准。再简单一点说,这类标准,一定是武断的。
3、最后说说女孩子的选择问题。你或许是通过给一组女孩子分别“打分”,而最终选择了其一而非其他。但,这仍是你用你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做“取舍”,而不是在“衡量”。因为毫无疑问的是,你打出的那一组分数,不会适合其他每个人。同时,基本也可以确认,在你有生之年,甚或仅是十年,你对同一组女孩子打的分数不会维持不变。因而,那个“分数”,显然不会像水的体积或铜的重量,尽管水会蒸发,铜会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7:08:25
45# 天涯诗客
1、我不反对你考虑心理问题。但是,就科学而言,你在考虑心理问题时,那是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而不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经济学,有其经济学研究之范围。同时,部分基于前述原因,对经济学之所谓定量分析,不得不保留判断。
2、如果说“他的理论基于人的行为”,我倒会基本同意。至于说“他的假设是基于人的行为”这一说法,一来我从没有见到,二来我也不明其意。
3、正如前面提到,但凡称之为“科学”的东东,其必有一范围。自然科学同样如此,一旦问及事物的变动的最后动因,即原动力,自然科学也会哑口无言。经济学,在“追本溯源”的时候,也会碰到其无法逾越的壁垒,那就是“人的行为”,即曾经说到的“极据”。虽然有种种心理学理论试图解释人的行为,但毫无疑问,这种所谓“追本溯源”解释远远不能称之为充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31:08
lwzxy 发表于 2011-5-4 17:08
45# 天涯诗客
1、我不反对你考虑心理问题。但是,就科学而言,你在考虑心理问题时,那是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而不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经济学,有其经济学研究之范围。同时,部分基于前述原因,对经济学之所谓定量分析,不得不保留判断。
2、如果说“他的理论基于人的行为”,我倒会基本同意。至于说“他的假设是基于人的行为”这一说法,一来我从没有见到,二来我也不明其意。
3、正如前面提到,但凡称之为“科学”的东东,其必有一范围。自然科学同样如此,一旦问及事物的变动的最后动因,即原动力,自然科学也会哑口无言。经济学,在“追本溯源”的时候,也会碰到其无法逾越的壁垒,那就是“人的行为”,即曾经说到的“极据”。虽然有种种心理学理论试图解释人的行为,但毫无疑问,这种所谓“追本溯源”解释远远不能称之为充分。
一和三,我们制作一个东西,是需要工具的,经济学是我们要研究的东西,但是,研究这个东西却需要各种可用的工具,比之数学,那么心理学同样也可成为一个工具.存在是一回事,我们在什么程度上了解这个存在是另一回事,而我们是否去试图了解就更是另一回事了.既然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那么量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只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好的方法,而不在于能不能找到这个量.
对二,书目前不在手中,明天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35:51
lwzxy 发表于 2011-5-4 16:58
44# 天涯诗客
1、如果说市场当中再也没有因素变化,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市场达到了“均衡”,价格也不再发生变化。想必你所说的“供给与需求恰当”,即是指此意。
但显然地,上述是假想而非事实。现实中,总在不停地“变”,一切都在流变中。因而,事实是,供给与需求永远都不会“恰当”,因而,价格永远在变,虽然对于不同的商品,价格变动之频率不会是一样。
但是,自然科学则不同。如果说,水分子与铜原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如供给与需求一样,不断地变动着自身的体积与重量,那么,自然科学所得出的种种结论,恐怕就十分堪忧了。
重点是,“衡量”,在于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标准,没有这样的标准,何来“衡量”?
2、再说这个标准。正如你所指出,现实中,人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标准来“衡量”演讲者的水平、模特的美貌,然而,大家都清楚,这样的一些所谓“科学”制定的标准与我们所说的“长度的单位”标准它们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你不是也提到,那是些“至少是比较公认的标准”么?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在有关“人”的这一领域,恐怕没有“公认的一致的”标准。即便“实践着”一些经过“科学”制定的“较公认”的标准,那也一定只是一个人、抑或一部分人的标准,而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标准。再简单一点说,这类标准,一定是武断的。
3、最后说说女孩子的选择问题。你或许是通过给一组女孩子分别“打分”,而最终选择了其一而非其他。但,这仍是你用你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做“取舍”,而不是在“衡量”。因为毫无疑问的是,你打出的那一组分数,不会适合其他每个人。同时,基本也可以确认,在你有生之年,甚或仅是十年,你对同一组女孩子打的分数不会维持不变。因而,那个“分数”,显然不会像水的体积或铜的重量,尽管水会蒸发,铜会氧化。
    一,不错,是在变。然而,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内外条件的变,才会引起其效用判断的变。个人的内在条件以及外在条件即社会过程的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因此,我们们首先不必诉求绝对地把握这种变,而可以相对地把握这种变。即把握一定幅度的变。更不要说,既然这种变是经济生活的特点,那么我们对其把握准确性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正是其应有之义。
    比如说,我们今天喜欢某一品牌的牛奶,明天依旧还会喜欢,后天也是如此。我们一般不会很快地放弃对某种商品的既定评价,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效用判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至少这种评价会相对地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们目前当然无法如自然科学那样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但这并不等于我们不可以努力在一定模糊界限之内进行这种分析,更不要说,各个模糊界限之间还可以是清晰的。
    二,至于说标准,这正是一个之前提到过的操作性定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验心理学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就拿你说的长度来说,这个长度标准本身就是在变的。至今,有时我们还用到过去的那种标准。比如英尺这一长度单位。这是英约翰王脚的长度。现在我们多用米为长度的基本单位。而这个米也是在变的。过去是以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后来又改为某种元素好像是铯的波长的多少倍(详记不住,资料放在家中,现不在手),当然,这个标准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稳定了。同时,我们要注意,事实上,被衡量的事物,至少在微观上也是在变的。不要忘记,热胀冷缩这一原理。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标准与被衡量的事物,不过只是相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具有相对的准确性相稳定性,而很难说具有绝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不能因社会科学的某些模糊性,而放弃了定量分析。
    关于标准的公认性问题。一,是不是所有人接受的问题,这需要经济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沟通和共同努力。比如这个长度,也是人为的一种规定。世界各国原也不是统一使用米制的。更不要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故事知道吧?这是不是一种武断呢?问题不在于谁来规定和如何规定,而在于最终大家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即可以了。二,更不要说,目前我们所要作的,不是给每一个人规定一个标准,而是要研究个体的效用判断问题,因此,受试者尽可以以其内在的标准来进行效用判断,而我们做为研究者,则以之同我们的操作性定义进行比照。三,比如模特大赛的评分标准,只要参赛者接受这个标准,并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正性,那么一切就OK了。更不要说,历年来争议的,往往不是这个标准本身,而是其公正性(比如暗箱操作和潜规则)。而对于那些较为权威性的比赛,比如世界小姐比赛,客观地说,世界冠军也较为普遍地为人们所认可(如2004年世界小姐冠军秘鲁的玛莉亚。至少我身边的人,就当时所有参赛的小姐们相比而言,一致认为她是实至名归,见照片)
    三,效用判断本来就是个人的,我们也不要求个人的标准适用于别人。我提供的那两个评分标准,正是一种衡量,各个分值是可以相加的。你看那些项目,是多么的主观的或者说似乎是难以把握的,但却为参与者所认可。
至于你说给女孩子打分的长期来看变与不变,这不要紧,因为我们根本就不要求它不变。

1406096_689743.jpg 1406098_945415.jpg 1406097_236600.jpg 1406099_785018.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39:17
rr3068 发表于 2011-5-4 16:53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4 16:50
还是请你直接回答:那么你认为,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与供求有关系没有呢?
可必舍近求远,直接说有或没有即可了.
早就回答了!你哪里看出没有呀?
实在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你哪里直接回答了我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49: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50:39
rr3068 发表于 2011-5-4 19:49
72# 天涯诗客

当然有!
哪一楼?我实在没有看到,有打这多字的工夫,直接回答已经可以N遍了.
很遗憾,我看不出来63楼算是直接回答.

我的问题是:那么你认为,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与供求有关系没有呢?
直接回答有或没有即可----至多需要二个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51:34
今天就这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19:5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21:58:05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2 15:34
你如何定义计划经济,都不会等同于市场自由定价.由市场决定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生产什么.这就足够了.
市场是什么?市场有定义吗?不要糊弄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经济学里许多概念都是和效用一样的约定。你说的话更没有说是一样的。神话毕竟是神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4 22:04:10
市场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尽管它存在,也只是存在而已。如同财产的占有一样,只是个事实的确认。真正了解市场,必然是一种历史的看法,而不是那种大而化之的伪概念,什么大量买者卖者的交易组织,这个概念买者卖者和交易不独立,和组织不独立,整个一个胡说八道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5 20:35:39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4 19:31
一和三,我们制作一个东西,是需要工具的,经济学是我们要研究的东西,但是,研究这个东西却需要各种可用的工具,比之数学,那么心理学同样也可成为一个工具.存在是一回事,我们在什么程度上了解这个存在是另一回事,而我们是否去试图了解就更是另一回事了.既然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那么量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只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好的方法,而不在于能不能找到这个量.
对二,书目前不在手中,明天再说.
我想是你将那个要研究的“现实”与“理论”给弄混淆了。在我们要研究某一“现实”问题之时,我们当然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我们观察同一复杂“现实”之不同的视角,以助于我们认知现实。然而,在构建一个称之为“经济学”的理论之时,却容不得这种情形的发生:心理学也是经济学,经济学也是心理学。将两者混为一谈。
关于数学在经济学之运用问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经济学认识论问题。我曾在其它发的帖子中涉及到,在此不再多谈。但是,只想提醒一点:“数学是一个工具,因而便可作为经济学之研究方法”,这一论断是靠不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5 20:58:00
71# 天涯诗客

1、关于一和二:变是一事实。但此中的问题是,对于人们试图以货币单位来作所谓“衡量”时,这个“货币单位”本身不是不变的。而长度的单位,无论我们将其设定为“米”,还是“丈”,其一经确立,我们便不得不假定其是不变的。虽然从微观物理学的发展上看,似乎那个稳固的“单位的不变性”的假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2、关于三:效用判断是个人的,很正确。可是,你自己打的“分”,是否可作为不变的“标准”呢?如果不是,又如何“衡量”呢?正如前面所言,所谓“衡量”,得先有确定不变的(尽管是我们认为的)“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09:28:13
借一步 发表于 2011-5-4 21:58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2 15:34
你如何定义计划经济,都不会等同于市场自由定价.由市场决定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生产什么.这就足够了.
市场是什么?市场有定义吗?不要糊弄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经济学里许多概念都是和效用一样的约定。你说的话更没有说是一样的。神话毕竟是神话。
真是笑话,对于没有定义的东西,你用它能够说明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09:48:24
79#和80楼,看来多说无益,徒费功夫,那就到此为止吧,,不过,解决一下之前的问题:

"2、如果说“他的理论基于人的行为”,我倒会基本同意。至于说“他的假设是基于人的行为”这一说法,一来我从没有见到,二来我也不明其意。"
米塞斯:"这是从我们的假设得到的必然结论,我们的假设是:'人是有行为的(有选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1:20:01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6 09:48
79#和80楼,看来多说无益,徒费功夫,那就到此为止吧,,不过,解决一下之前的问题:

"2、如果说“他的理论基于人的行为”,我倒会基本同意。至于说“他的假设是基于人的行为”这一说法,一来我从没有见到,二来我也不明其意。"
米塞斯:"这是从我们的假设得到的必然结论,我们的假设是:'人是有行为的(有选择的)'"
还是之前提到的,如果非得说是“假设”,那也是公理假设,正如“两点之间划一直线”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3:44:4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4:45:41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6 13:44
推荐一篇文章,杨恒均的.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7397608
澳大利亚籍自封中国公民杨恒均的文章。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独特视角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4:59:07
借一步 发表于 2011-5-6 14:45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5-6 13:44
推荐一篇文章,杨恒均的.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7397608
澳大利亚籍自封中国公民杨恒均的文章。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独特视角啊!
他爱哪国哪国的,反正你们要解放全人类世界大同,都是地求的.
再说了,你明天加入的朝鲜籍,马上就会变成泡菜思维了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