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364 25
2011-05-01
分工有两种,分工未必节约劳动
黄佶

  针对笔者的观点:“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降低成本)”,近日又有读者提了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和回复整理如下,和大家交流。

  问:“分工和节约劳动是谁决定谁呢?”

  首先应该认识到:存在两种分工,一种是生产者(集体)内部的分工(如亚当斯密描述的制针工厂内部的分工),另外一种是社会分工,例如渔夫专门打渔,猎人专门打猎,工人专门做针。

  生产者内部分工能够节约劳动,并非因为分工必然能够节约劳动,而是不能节约劳动的分工都被取消了。例如张三专门拧螺丝,旁边安排一个李四专门递螺丝给他,实践下来这种分工反而不方便,于是被取消了,由张三自己从身边的盒子里取螺丝。

  所以不要迷信“分工”,认为分工必然节约劳动。

  笔者在《资本异论》里写过这样几段话:

  “为了正确认识一个现象的本质,我们必须研究一切可能的情况,即使这些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过。

  “通过研究某一事物全部可能状态中哪些状态出现了,哪些状态没有出现,某些状态为什么出现,某些状态为什么很少出现,或者根本不出现,可以使我们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果因为某些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就拒绝加以考虑和分析、不和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就会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不仅无法了解事物的本质,反而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研究分工时,“不能节约劳动的分工”就是一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可能状态”。如果因为其从来没有发生过(实际上发生过,但很快又消失了),就不加以考虑,那么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与之有关的事物,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问:“分工 → 节约劳动 → 交换,所以‘分工’才是‘交换’的根本原因。”

  首先,这个过程在生产者的内部分工中不存在,因为一厂内部的工人并不相互交换各自的产品(实际上是半成品)。

  这个过程在社会范围内存在。但是第一个箭头并非必然成立。因为社会分工未必节约劳动。如果社会分工不能节约劳动,就不会发生交换;分工只有在能够节约劳动时,才能导致交换。所以,交换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因为交换能够节约劳动,而不是(社会)分工。

  假设你是电脑软件工程师,你和饭店厨师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但你还是自己烹制日常饭菜,你并不和厨师们交换;你也不和专业的打字员交换,你总是自己打字;你也不必然和专业的公交车或出租车司机交换,你步行或骑自行车去上班。

  只有在和他们交换能够节约劳动时,你才会利用这些社会分工,和他们进行交换。

  例如你的收入很高,自己烹饪、打字、步行耗费的时间,用来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编程序)赚的钱显著高于付给饭店、打字店、出租车的钱,扣除掉找他们、和他们交易的所有麻烦之后,仍然有利,你才会选择和他们交换。所以,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而不是社会分工。

  企业和国家也这样。有些大工厂,自己利用余热发电,而不和发电厂交换,因为自己发电的成本很低。虽然美国的大飞机生产已经很成熟,中国生产鞋子也驾轻就熟了,但中国仍然要自己来生产大飞机,而不是选择交换,用中国生产的鞋子去交换美国的大飞机。

  问:“未进行分工的人是如何得知分工能节省劳动时间的?”

  作为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只要看一眼产品,或粗略地估计一下,就能知道社会分工能不能节约劳动了。我们需要亲自炼一炉铁,才知道自己炼铁的成本高于钢铁厂吗?

  当然,对于简单的物品,人们仍然会稍稍盘算一下,例如风筝,是自己制作合算还是购买(交换)合算,因为自己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做出一只风筝来。

  生产能力强的人(能干的人、有所需技艺的人、企业、国家),也会仔细盘算复杂产品的生产成本,例如炼钢厂需要大量使用铁水,它会仔细研究是自己炼铁合算,还是购买别的工厂生产的铁锭合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 07:10:45
分工是否节约劳动问题不大,只要能够在交换中相关产品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 07:38:17
节约劳动时间是目的,分工是手段,节约劳动时间决定着分工。任何不节约劳动时间的分工都是错误的分工,都必将被取消,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常态的不节约劳动的分工。楼主的题目有歧义,还不如说,分工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分工,一种是错误的分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 09:06:35
“能够节约劳动的分工”、“不能节约劳动的分工”,是客观的划分。

而“错误的分工”、“正确的分工”,就带有主观判断色彩了。

为了提高就业率,有时不得不选择“不节约劳动的分工”(“一个人的活两个人干”),此时就不能说这种分工是错误的。或者是不是错误,就会有不同的意见。

科学理论应该避免主观色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 09:12:31
这种废话的唯一价值就是把主帖顶了上来。
hhj 发表于 2011-5-2 07:10
分工是否节约劳动问题不大,只要能够在交换中相关产品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 09:45:56
1分工要适度才有意义,而且对规模不同的企业分工的程度也不同,市场经济会自动调节分工的程度而节省劳动
2分工之间要有密切的协作,光分工不协作,分工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3“一个人的活两个人干”,不属于分工问题,因为两个人干的工作可能完全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