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美元
总的来说弱势美元对美国经济利益不利。由于美元是最大的储备货币与计价货币,美元长期弱势会动摇投资者,迫使美元维持较高的利率。在国际结算中,各国会要求用本币、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结算,促使美元进入弱循环,各国央行也会逐步调整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美元弱势会使大宗商品的价格频繁波动,不利于全球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再者如果全球市场波动过大也会迫使那些选择自由汇率的国家通过央行干预,盯住美日欧元等少数经济比较健康的国家,这会在一定的范围内阻止美元走弱的趋势。
欧元是唯一可以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这并非人们简单预测的那样。最近欧元区希腊等国的危机使欧元短期内贬值了20%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欧元要与美元抗衡需具备:其一欧洲央行能超越各国政权,对经济政策具有绝对权力,这在短期内行不通。其二各国政权具有同质性,能够高效协调,然而各国在经济政策、财政收支、政体设计、文化习俗、人口规划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差异大,短时间内很难融合。其三决策有效性,欧元区是一个共同体,无论欧元采用什么样的经济政策都会使收益与损失在各国分布不均,经济政策是各国博弈的结果,决策程序、决策结果、执行方案以及效果都不是最优的,行动缓慢往往会错过最好时机。其四欧元区没有高效协调统一的金融市场。相对独立的市场会阻止资金的自由高效的流动,也没有像美国标准普尔等有声望的评级公司,对所有或重要资产进行评级,所以欧元长期强势于美元并不现实,欧元区将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观念以及军事上的协调与统一。一种可行的办法是欧元走势的决策会过多的参考美元。
虽然日本是第三大经济体,但从本质上来讲,日元并不是投资者的最优选择,投资者投资日元要么是为了短期收益,要么是将日元作为临时避风港。这是因为:其一日本本土资源少而人口众多,这使得日本严重依赖进出口,因而经济更易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其二日本在政治上对外并不具备美、欧、英、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家的独立性。特别是美国可以间接改变日本的经济政治决策。在国内,由于**官僚气太重,腐败以及执政党的决策并不深入人心,首相更换频繁,投资者很难看到利好。其三**债务超过GDP的两倍以上,它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减轻债务。其四资本市场不够大,很难吸收大量游资,并不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英澳的经济总量较小不必考虑。印度经济发展很快,但印度从本质上来讲,人口密度比中国高,经济越是向深度发展越要将更多的精力用来解决内部矛盾。巴西墨西哥并不具备大国的气质。俄罗斯想通过能源战略来提升自己的影响,问题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形成,俄罗斯会感觉很被动。
从上可以看出,美元长期弱势的可能性比较小,短期内弱势是正常现象,而且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会直接间接的盯住美元。如果美元果真长期处于弱势呢?其一有利于美国的出口。其二美国会经历输入性通货膨胀。其三对外投资的资产升值,国内的个人债务繁重,消费受阻,贫富差距将被拉大。其四美元真正贬值,可能迫使其他国家干预外汇市场强行贬值本币。其五就业压力严峻。综上所述,强势美元任然是美联储的长期目标。
分析国际形势是制定货币路线图的主要决策依据,人民币国际化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阶段美元为主导,欧元日元人民币为辅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阶段日元欧元与英镑是人民币的主要竞争者,日本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欧元区是第二大经济体,但反应缓慢,欧元区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是欧元区对外贸易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第二阶段美元主导或美元与欧元对抗时期,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大大提高,超过日元成为第三大货币。第三阶段美元主导,人民币向上挑战美元向下挑战欧元,这一阶段是三大货币鼎立阶段。第四阶段美元与人民币的时代,欧元成为第三大货币或绝对被削弱。第五阶段人民币的时代,美元欧元以及其他货币为辅助的货币体系。人民币要成为第一大货币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这需要央行有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需要国家逐步将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为国家经济战略乃至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