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24 2
2006-09-18

21世纪与19世纪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21世纪的《和谐意识形态》与19世纪的《资本论》存在一些相辩证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必然性,但是《和谐意识形态》的属性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这样说不仅因为无论是理论构架上,还是理论的基调和色彩上,甚至是讨论的选题上,《和谐意识形态》都受到了马克思作品的强烈感染和启迪,还因为本书采用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继承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如果有读者借此评价它已经落伍,那不会使作者感到任何不快,若一个学术问题被学者们争论久了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就可以将之定义为落伍的话。

《资本论》的精华在于唯物的辩证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资本论》的结构上。由于《和谐意识形态》继承了这一方法,它的结构与《资本论》相比,必然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本书的第二、五、三章与《资本论》的第一、二、三卷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认真地审视这些对应,会发现作者曾经深入精研马克思体系的一些痕迹,体味到《和谐意识形态》怎样地维护、扬越、调动了《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参见本书与马克思主要著作对应关系图

当然,除了马克思,斯拉法、凯恩斯、马歇尔、瓦尔拉斯、德布鲁等学术前辈的作品也对本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并不直接表现在文字上,表现在对他们的理论赞成或反对上。它们以某种方式进入了作者的潜意识当中。没有这些东西,超越马克思缔造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好像是不可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8 8:36: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18 15:04:00

建议老兄把同类内容,放在一个贴子里,分成主贴和跟贴,这样一来,也能经常顶起来,让更多的网友看到。 而不是分成多个主贴。

建议老兄侧重于阐述,而不是评价,侧重于和有关观点的比较,而不是评价,侧重于对现象、事实的分析与应用,而不是评价。兄弟觉着,这样一来,会有更多网友去阅读老兄的文章,和开展进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17:15:00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凡涉及到本书的性质的地方,我意在介绍,而不在讨论,这样令人生厌但不得不做的帖子,大约还有十几个,然后情况就会好起来了。在这样的的枯燥阶段,我会同我的网友兄弟们讨论一些较为热点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后面都应该是有理论的。一旦进入讨论阶段,我会按你的想法来试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9 8:51: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