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22-2-13 14:35 
不提高社会收入,不代表啥也不生产,只不过自己生产的东西被自己消耗了而已。
难道农夫不节俭,就说明 ...
节俭问题仅仅是说明一个生产性劳动不能取决于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有生产大过于消耗的劳动,才认为是生产的。”,结婚生子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这一点,就是一个生产仅仅等于消耗(生二孩)的劳动,虽然比一个生产大于消耗的劳动(生三孩)更不具生产性,但也不能因此说它是非生产性的。两边的例子都在说明一个内在逻辑,即纯粹的量的规定性不能成为判定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限。
从这些内容去推断,很容易就看到,斯密对于非生产性劳动的判断,绝不是生产等于消耗,或者生产小于消耗的劳动,而是什么都不生产的劳动。斯密如果不认为一个生二孩的婚姻是非生产的,他同样也不会认为一个生一孩的婚姻是非生产的,只能是没有生孩子的婚姻是非生产的。所以才有这句话“然而,前一个生产阶级生产较多,不会使后一个阶级变成无益的或非生产性的。”
况且,斯密还对非生产阶级的消耗的价值来源作了解释,即生产阶级因避免非生产性劳动而能够创造出的更多的价值部分。也就是说,非生产阶级因自身消耗而得到补充的价值,不是它自己生产的价值,而是生产阶级生产的价值。(本帖最后两段。虽是重农主义的观点,但斯密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除反对农产品是唯一价值的思想外,斯密基本认可重农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