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6607 64
2006-09-19

    在奥运会上,参赛选手被禁止使用兴奋剂,因为使用兴奋剂参加比赛违悖了奥运精神——最起码,兴奋剂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可是,在比赛之前,运动员所接受的高强度训练,也是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很大伤害的。这种行为为什么不被禁止?
    兴奋剂的遭禁,对于(现对来说)适合使用兴奋剂的选手,或是兴奋剂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也是不利的。
    运动衣、运动鞋等用品可以为每一位选手量身订造,兴奋剂却不行,综合太不“公平”了。
    问题姑且提炼如下:一项(某项)规则是怎样被确立的?它何以成为众所认同的行为标准?

已奖励楼主金钱320,魅力32,经验32。楼主可以对跟帖评价,申请奖励。

[此贴子已经被随机漫步于2006-9-26 17:14: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19 13:19:00
如果我没有想错的话,这里面有很多潜在的规则还需要研究,也就是默认契约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如果回答楼主提炼的问题的话,偶也试着提炼回答:规则的建立(也就是契约的确定)是因为这个规则能够给大家带来收益或者降低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19:05:00

强度训练、运动服饰与兴奋剂是不是一回事?奥运会的规则制定需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体力、技巧、个人悟性、教练水平的高低评价。前两者无论如何不可能改变这个目标,而兴奋剂会改变这个目标——奥运会将变成兴奋剂研制、试验、功效比赛。因为其也许会改变选手选拔标准和范围,由原来单一的具备体育天赋人群变为或具备体育天赋,或身体非常适合某种兴奋剂人群。我不是学医的,但直观感受是制造兴奋剂挑选适合该兴奋剂的人群可能比量身度造的制造兴奋剂成本要低。即使不出现选拔人群范围的改变,这种制度也会对兴奋剂研制激励的程度超过对其他行为的激励。毕竟锻炼是辛苦的,冲破纪录是越来越难了,而吃药不辛苦,研制好像也不怎么困难,兴奋剂层出不穷、名目繁多。(个人主观感受)

游戏需要规则,其中最基本的规则也许是:先得制定这个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然后才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样的制度能够降低玩游戏的成本,提高玩游戏的收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9 20:07: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20:40:00

兴奋剂对健康的损害也是很大的。

国际体坛有案可查的一则“经典问答”,则向世人揭露出了高水平竞技体育残酷的一面: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加拿大反对滥用药物组织主席、类固醇专家鲍勃·戈德曼曾经向198名世界优秀运动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有一种神奇的药物,它能使你们五年之内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所有比赛中战无不胜,但你们吃了这种药,五年之后就会死去,你们愿意吃吗?”结果出人意料,竟有103名运动员(52%)回答说愿意吃。不难看出,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获胜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竟然压倒了对死亡的恐惧!http://www.cocadc.cn/chinese/sanji/sj01.php?id=234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9 20:45: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0 01:19:00
以下是引用青雪叮当在2006-9-19 19:05:00的发言:

游戏需要规则,其中最基本的规则也许是:先得制定这个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然后才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样的制度能够降低玩游戏的成本,提高玩游戏的收益。


甚是甚是!收益的内容是目的的实现程度。规则是为了保证目的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1 09:29:00

既然运动的成本可以被兴奋剂降低,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要认为地提高运动的成本?运动衣、运动鞋的出现不正是为了减少运动员的负荷,提高运动的效率吗?何况,使用和制造兴奋剂都需要一定的代价,不能因为“不辛苦”就不承认这种代价。

另外,难说兴奋剂永远都会对人体有危害,仅以现在有危害(仅指个人的、不影响到社会的危害)为由就禁止,似乎太过武断?

抽烟、酗酒、长时间地工作、学习有危害,前两者还是慢性自杀,其吸引力也可以压倒人对死亡的恐惧,为什么没有被禁止?

规则的作用是帮组确定胜出者。如果规则不能被确定,竞争(比赛)的手段就得不到控制,增加结果的不确定性,最终将会提高确定胜出者的费用。

据说(我无法证实)在撑杆跳比赛中,最初有某国家的队员在沙地上插好竹竿,再慢慢爬上去,然后跳过横杆;主办方只好规定,在起杆之前必须有一段助跑,该队员便跑一段再重复刚才的动作,主办方因此第二次规定,选手双手在助跑后不得离开竹竿(或是改变抓取得位置,大致如此)。

田径比赛的目的是比速度;举重比赛的目的是比力量;我出卖商品是为了换得更大的收益。有人向我下跪、向我哭,求我把东西送给你,在一定程度上我愿意满足自己的同情心。但是程度是有限的。我不会同意谁把东西偷走,更不愿意东西被抢走,只有付出让我觉得满意的代价,我才会把我的东西交给他。由于各种原因,规则形成,大家同意不偷不抢,但可以赠送,谁违犯这个规则就惩罚他。竞争的规则被确定,这样每个人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得以确定。

历史上也许允许过其它的(或偷或抢或排队的)竞争方式,但是由于其确定产权的功能较弱,造成社会效率的低下,这样的社会机制就逐渐被淘汰了。

运动比赛的规则也是以确定胜出者为目的。运动衣、运动鞋会影响胜出者,但如果不是其生产销售商对比赛的举办有较大的支持作用(例如资金的赞助),花样百出的运动器材被选手们任意选用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感冒了吃白加黑行不行?口渴了喝咖啡行不行?什么样的药品算兴奋剂?

兴奋剂被禁止,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上对毒品的态度吧!

吸食毒品会使人们囊中羞涩,还会刺激神经,使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偷窃、抢劫、凶杀等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价高者得”(或权重者得等)的竞争规则。吸毒的行为因此不能被社会肯定。毒品如此,兴奋剂就难以大行其道了(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

在这样的条件下,兴奋剂就不具有衣袜鞋子、冰箱彩电那样的生产渠道和销售途径,比较难以在大众面前抛头露脸,更不要说成为奥运会或其他体育运动的赞助商了。

兴奋剂的死穴即露,接下来只须一招:是它对比赛的结果产生太大影响。

冰棒糖果虽然对体育比赛的举办没有过帮助,不曾替奥运会降低过多少举办的成本,但人家也没有像兴奋剂这样来捣乱过——不破坏比赛的规则,也没有提高挑选胜出者的判断成本,自然就不在禁止之列了。

耐克当然没有赞助人大的校运会,但人大校运会参考搬用奥运会的规则,或做少许修改,其成本远比重新制定相关的规则要低得多。因此,上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下至人大校运会都允许你穿耐克,我穿回力;却不允许任何人使用兴奋剂。

又:我没看明白 “制造兴奋剂挑选适合该兴奋剂的人群可能比量身度造的制造兴奋剂成本要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否劳烦青雪叮当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