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看过那期节目,记得他的饭票、邮票、还有那个帆布包。
这样的外国人在中国还有几个,好像有两个女生做希望工程,也是清苦而执著的为自己的信念奋斗。
这期节目我也看过,这个人真的是很感动人,现在有人可能会追逐理想甚至甘于贫困,但是往往又会表现的比较疯癫。
这样的平静的伟大追求,我几乎没见过。因此感动。
我不同意7楼网友的看法。相反,我认为国人的信仰不足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唯利是图或贪欲甚至小康社会似乎都不能与韦伯所说的信仰相比拟。中国社会似乎一直缺乏一种“资本主义精神”那样的东西。
没有动力,中国的市场经济怎么会最发达呢? 愿闻高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6 1:24:50编辑过]
当我们在赚钱的时候,别人已经在赚感情了,在进行感情的升华了。
我们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得看我们自己
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每天都在搞,但很多都是唯经济利益至上,我们的奉献精神哪去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中国需要象大卫这样的大学生和党员.
这文章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些平时我们忽视了的东西。他有颜回的味道,而现在社会导向出了问题,这种古人和外人有的我们不要了,结果可想而知。物质可能会“文明”,精神有否就不重要了。
很早就看过这篇文章,当时就感动死了,后来奇迹般的活了过来,为了现在我再看一遍。看后一样的感动,不仅是为丁大卫,同样的为那些千千万万善良付出、勤恳劳作的人们,所以不想冒险去死而复生,就想一直关注着他(她)们,看下去。可能的话,帮助他(她)们,加入他(她)们!
1。一个美国人对自己信仰的执着真的令人感动,想象我们其实很多都为名利所累;可能等到若干年后就会有更多的人能有此君的感觉了吧。
2。前面有一个同学问这种人能有几个。我想这样的人只要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就够了。并希望不要再质问善良了,因为她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