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488 4
2011-05-07
1我们知道,在会计核算上,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所以投资等于储蓄。但是书里面又说,这个是会计上的,不是实际上的。是事后的相等       但是我想知道,如果事前不等,那么后来是怎么给弄成相等的呢?差距在那一部分呀请问?
2 说道人口老龄化,如果老人太多,那么社会生产就难,因为老年人一般纯消费。但边际消费倾向会升高。若青壮年过多,生产问题很好解决,但是消费倾向不高,生产出来卖不出去。    我一个老师说以后中国老龄化会越发严重,所以要趁这二十年发展经济,但是这也是问题啊,你生产那么多又卖不出去,那不是后果很严重吗?这个老龄化,也是有利有弊吧。
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7 03:43:13
我谈谈我的理解。
1,投资与储蓄都有计划与实际两种。你所说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实际值,是均衡的相等。投资与储蓄其实是事物的两面,投资来源于储蓄(你要特别注意这里说的“投资”与现实一般说的概念的差异,这也是你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
另外,事前不相等,是计划与实际的不等我们讲的很多结果都是建立在均衡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均衡就相等了。计算收入Y的时候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即计划等于实际。
2,对于老龄化,这是一个人口结构的说法。你要记住的是:生产与消费是一个过程,生产可以调整,但是老龄化一旦来临,他就会延续下去。因为人均寿命延长,而工作时间在缩短,每个年轻人就要承担更多老人的费用,如果效率不能提高,经济就会出现危机。老人的退休福利来源于当时的国家经济。
具体就不多说了, 你可以参照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看看(人大出的好像),通俗易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7 04:41:00
1。理论上讲,财务会计记账一定要收支平衡,也许这是传统经济的管理模式或是过去初阶的非大型或宏观的经济模式。但是,随着现在经济规模的大型化和多样化,特别是投资和股市的出现,我认为:用过去那种小型化,小规模的传统财会记账的具体理论已经无法来解释现在的国民投资必然要等于储蓄这一宏观大趋势。而且,现在经济模式的规模之大,让一些所谓的经济人士(如华尔街之流)钻了空子,为了他们那些少数人的个人的利益,急功近利,一些大到可以国难不倒的银行为了个人的利益所得,不顾他人,全民及整体经济的效益,蓄意抛卖烂账,利用甚至蓄意制造各种多变又很诡异的理论“现在的投资必然要等于甚至大于将来的储蓄”甚至众多的衍生产品来混淆视听,欺骗愚弄一大批完全不懂,也根本不内行的众多盲目的追随者,从而掩盖和逃避投资和股市本应可以监控运作真正的内在具体机制,来达到他们个人唯利是图的合法化目的。你可以想象在企业生产的利润或股市的总效益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人为制造低价多买,高价抛出,那谁赚钱,谁发财,谁亏本,谁蒸发,不过就是一种钱币或数字再分布问题,有亏的,必有人赚!我不相信什么“股市蒸发”什么之类的无稽之谈。换句话说:就是财大气粗的人玩弄股市短期的一升一降把穷老百姓那一点点需要靠长期积累才可得到的那一点点的利润(相对那些财大气粗的人所发的大财来说)一下子卷走了,“合法化”了。所以,从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我们看到了什么?真正的富人不但没有亏本,反而更富了,而穷人想靠股票发财,投机不成,反而更穷了。看一看巴菲特投资高盛50亿美元为当时的高盛财务救急,事先讲好(或提出的救急条件是)5年之内固定回报率10%,那在这5年之内竟赚37亿,纯利润37/50=74%,我们就可以知道,明白或想象得出:“股市蒸发”那些钱到底都去哪里了?股市真的蒸发了吗?像这些人以及欧洲一些银行家其实就是在世界以及各国发生经济危机时发的国难财。我不知道:这种发财方式是否值得我们来提倡和效仿,崇拜和赞扬?
2。我认为:老龄化问题既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化问题。原因就出现在当那些年轻人还没进到老龄化时,没人意识和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年轻人是从不会想到要为自己年老时如何安排,而当社会上还没出现这么多老年人时,谁也不会认真来考虑如何预防和解决的问题。不光是在中国,其他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而中国人口众多,这个问题也就越发显得严重。现在问题开始出现了,老年人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再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自食其力了,那这个问题究竟最后该由谁来解决呢?我想大家也会心知肚明:如果中国的经济真的是年年呈上涨的势头发展,而不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数字的话,我认为:中国的老龄化还是可以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努力来最终得到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7 15:37:14
感谢您。您在括号里面说到这个投资和我理解投资是不一样的。其实我理解的投资就是企业从银行借钱(当然,也有可能使用他自己积攒的钱)然后用于购买机器厂房设备等等扩大生产。那么我理解的是不是显示中的投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会计上面的投资和现实中的投资的差额差在哪里呢?您的回答对我起了很大的作用,实在特别感谢,就是这个地方还有一点点不是很明白。 2# hbtmmx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8 02:50:19
4# 丽都威尼斯

现实的投资与储蓄的发生都是一个过程。我之前说过,经济学喜欢谈均衡,就是I和S二者不断变化,最后趋于相等,这还只是一个初级的思想。
我们知道,会计做账是记录发生的账目,也就是现实中的I和S,算是一个静态的量。你说的那个差额其实是计划和实际的差额,是处在过程中的一个差额。简单的说,当I>S,利率R下降,当I<S,R上升,这样通过R的调整来实现I和S的一种均衡。

这个好像在高鸿业的国民收入一张中有个用计划等于实际来得到Y的图,你可以找找,对比一下。
你说的“投资”的概念,是经济学上的分类,我是指这个与日常中说的“房产投资”等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